光陰的對話|這雙大眼睛 照亮萬千孩子未來的路
這張照片,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手握鉛筆的小女孩蘇明娟抬著頭,一雙又大又亮的眼睛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20世紀90年代初,紀實攝影家解海龍拍攝了一組照片,其中這張「大眼睛」的照片尤其引人注目。
承載著蘇明娟渴望讀書眼神的照片引發社會各界對貧困失學少年兒童的廣泛關注,也讓捐助資金從四面八方彙聚而來。
這雙大眼睛,背後是千千萬萬渴望讀書的孩子們。這雙大眼睛,也照亮了千千萬萬的孩子們未來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80%的人口都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1989年10月30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基會發起了一項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使命的公益項目——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自發起以來,始終奔走在幫助貧困失學少年兒童重返校園的第一線。它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為大眾參與援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少年兒童搭建了公益慈善平台。
截至2023年底,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贈收入223.11億元,資助困難學生728.4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1064所。
如今,希望工程走過35年時光,始終堅守助學育人的使命,為祖國的下一代播種美好生活的希望。
策劃:桑治子節、肖聰聰、王一惟(實習)
資料來源:《希望工程「大眼睛」為什麼能夠牽動億萬人心?》(羅旭、何旭、鄒菁、羅瑞華、李昊洋、沈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