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之後 門頭溝五條溝道征新名

穿越京西的群山,永定河在千百年中滋養北京這片沃土,沿著這條北京的母親河,一條條水系和溝道,組成密佈的水網。

在門頭溝城區周邊,五條溝道南北分列,從大山中發源,在永定河彙合。

這些溝道中,曾經有農耕的故鄉,也有工業的源頭,而隨著整個城市綠色生態發展的轉型,門頭溝生態立區戰略的推行,這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傳統的鄉村與礦山變成了現代都市,傳統的產業和工廠變成了高科技園區。而在這裏的人們,也因為生產方式和環境的變化,開啟了新的生活。他們搬進現代化的高樓,告別了灰塵滿面的時代。朝陽升起時,在綠樹成蔭的公園里鍛鍊,黃昏日暮時,在風景如畫的河道邊散步。

在持續不斷的生態治理和改善中,五條溝道重回水清岸綠的美景,生活在綠水青山中的人們也有了新的希望,為五條溝道尋找一個更符合它們氣質的名字。

為此,門頭溝區於近日啟動了新城五條核心溝道征名活動,中門寺溝、黑河溝、城子溝、馮村溝、西峰寺溝五條核心溝道向社會公眾公開徵集新名字。

8月28日,門頭溝區,俯瞰黑河溝。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8月28日,門頭溝區,俯瞰黑河溝。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從黑到綠 煤礦旁的河道澄清

一條溝道的變遷,是一個城市轉型的縮影,也是人們生活變化的見證。

住在西峰寺溝旁的王俊平,親眼見證了門前的河道,從雜亂的排洪溝,到風景秀麗的新河岸。

西峰寺溝位於門頭溝區西南部,與潭柘寺、戒台寺遙遙相望,沿著溝道,一條泄洪溝蜿蜒東去。河水渾濁的時候,漫過村里,留下一地黃泥,人們在渾水和黃泥中行走。河水清淺的時候,村里的孩子們會在河道上壘石成壩,聚起一彎小小的水塘,在裡面嬉戲、消暑,那是王俊平記憶中的童年。

而自西向北的黑河溝,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都是門頭溝最繁華的地方。黑河溝位於門頭溝煤礦旁邊,兩岸的山上礦區林立,岸邊人煙輻輳,最多的時候,數萬人生活在這條8.1公里的河道旁。

出生於黑河溝旁的師廷寶,還記得小時候河溝的樣子,那時候的黑河溝並不寬闊,也不通暢,兩側蓋滿了平房,有的人家甚至把房子延伸到河溝裡。

無論是王俊平,還是師廷寶,當初都沒有想過,他們從小生活的故鄉,有一天會變成花園一般的地方。

8月28日,市民在黑河溝遊玩。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8月28日,市民在黑河溝遊玩。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今年43歲的王俊平,偶爾會像小時候一樣,沿著西峰寺溝一路攀登,踏入山中,尋找兒時的記憶。只是如今的風景,早已經大不相同,尤其在秋天,山裡的花草樹木變得五彩斑斕,小巧的山間公園和高大茂密的樹木,點綴著整個溝道。

不只西峰寺溝,門頭溝城區的另外四條溝道,也都經歷了同樣的變化。如黑河溝,站在黑河溝旁,水清岸綠,河面寬闊整齊,兩岸樹木成蔭,秋高氣爽的季節,河道中淺淺的水流,在一段段台階式的河道中彙聚,又慢慢地流向下遊,彙進永定河中。河溝邊高樓林立,又有公園點綴,彷彿住在森林公園中。

「黑河溝不黑了,這個名字也很多年沒人用了。」師廷寶說,「新來這裏的居民,只知道門前的路叫門頭溝路,把河道叫做景觀河道。」

重建河道 尋回失去的生態圈

河道從黑水流淌,到水清岸綠,這場變遷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理念的普及,許多傳統的產業,逐漸被新的發展模式所替代,京西大山裡的礦業即是如此。

隨著門頭溝區煤礦逐步關停,位於黑河溝附近的門頭溝煤礦也正式關閉,黑水的來源少了很多,但在當時,並沒有完全根治,山溝裡的礦洞、煤矸石山依舊存在。

不只有黑河溝如此,距離不遠的城子溝也是如此。城子煤礦的開採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煤礦關停後,這裏依然有數千居民生活,大部分是原來煤礦的職工和家屬,他們依然住在礦區附近的平房中,延續著過去的生活。

自2010年起,門頭溝區陸續啟動黑河溝、城子溝、西峰寺溝、馮村溝、中門寺溝等五條溝道的治理工程。

門頭溝區河湖事務中心副主任劉佳還記得溝道治理前的模樣,黑河溝溝道狹窄,排水不暢,兩側都是民房建築;城子溝的河道和兩側的民房同樣雜亂;中門寺溝中,河道蜿蜒,但卻堵塞嚴重;西峰寺溝同樣水流不暢,雜草叢生……

治理中,通過挖掘河道、疏通水系,讓河道變得更深、更暢通,解決了溝道淤堵的問題,保障了汛期能夠暢通排洪,並用石塊砌築河堤,讓河道可以承受更大的水流衝刷。以石塊鋪墊的河底,水草在縫隙里紮根生長,為魚類、鳥類提供食物,這些植物和小動物,構成了最基礎的生態系統,「新河道的河床,經過多方考量,治理溝道的基礎目標是排水暢通,但同時更要恢復整個溝道的生態,所以採用了鋪石塊的方式。」劉佳說,「同時為了固定河床上的石塊,又在石塊上鋪設鐵絲網,避免水流帶走石塊,也避免了河底水土的流失。」

打造景觀 大山裡的美麗家園

溝道生態的恢復,改變了沿途居民的生活環境,轉型發展的成果,還在不斷惠及整個區域中的人們。

在中門寺溝,常年流淌的河水,平均水質在2022年達到地表水Ⅲ類,提前3年實現「十四五」規劃既定目標。

當河道修整一新之後,治理仍未結束。河堤上,新的景觀被逐漸打造出來,如馮村溝,嶄新的河道上小橋林立,小型跌水等人工景觀與水生植物、水中魚類相映成趣,河堤上的漢白玉欄杆,一直延伸到永定河畔,讓人一眼之間,就能記住這裏的景色。

黑河溝河堤的浮雕展現了周邊的煤炭開採史。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黑河溝河堤的浮雕展現了周邊的煤炭開採史。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在黑河溝的河堤上,一條煤炭文化廊道,用浮雕的方式展現了黑河溝周邊上百年煤炭開採史,從煤炭起源的傳說,到煤炭的形成,再到現代社會中煤炭的作用。這條長長的廊道,彙聚歷史人文、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再現黑河溝兩岸文化,把滄桑的歷史展現在人們眼前,沿途的觀景台更成為居民休閑、親水的首選。

改變的不僅是河道景觀,兩岸的建設和美化也在同時進行。在黑河溝岸邊,除了新種植的樹木,還打造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園、公共空間,讓這裏的居民可以在閑暇時觀景、運動和休閑。而在中門寺溝、馮村溝等,河堤和兩岸的大片花木,從早春的迎春,到山桃,再到秋季的菊花,還有水中的蘆葦、岸邊的草地,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舊貌不再 山溝中的現代生活

從傳統產業到綠色產業,從村落民居到現代社區,河道的巨變,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提升,也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升。

馮村溝是現代化轉型最早的溝道之一。早年間的馮村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區域,馮村黨委副書記薛建忠介紹,馮村最早從事傳統農業,種大豆、玉米、穀子等,後來發展大棚蔬菜。馮村溝重新整理疏通、修復生態、打造景觀時,村里的產業也逐漸從農業轉為現代產業,結束了農耕生活。村民們更是搬入了樓房,原本的村莊也變成了現代社區。

8月28日,市民在馮村溝的沿河平台拍照。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8月28日,市民在馮村溝的沿河平台拍照。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馮村溝緊鄰城區,位於長安街西延線,從本世紀初就開始城市化的進程。如今沿著長安街西行,過了西六環,有一座現代科技園區,即中關村門頭溝園,這裏是長安街邊唯一的中關村產業園,也是門頭溝區轉型發展的中心地帶。

近年來,門頭溝區在轉型發展中,建立「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的戰略,這座科技園區,則兼具了生態與科技的力量,這裏彙聚了大量人工智能、超高清數字視聽和心血管領域醫療藥械的產業。尤其是人工智能產業,是門頭溝區科技轉型的重要領域,就在這條溝裡,一座名為「人工智能科技園」的園區,在2023年初啟動建設。近兩年中,這裏已經初具規模,建在其中的京西智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北京市最大的國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集群,鏈接了全國700多家企業和單位,為100多家企業提供普惠算力和模型遷移開發服務。

站在高處俯瞰馮村溝,一條清澈的河流,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兩岸綠樹成蔭,鮮花怒放,花樹之間,點綴著亭台樓閣、城市景觀。

新顏誕生 征名其實也是正名

一場歷經多年的環境整治和生態涵養,其實也是一個區域轉型發展的歷程。

改變的不只有馮村溝,五條溝道周邊的每一個村莊,幾乎都經歷了同樣的變化。位於西峰寺溝的小園村,在2013年整村搬遷上樓。44歲的謝根鬆是回遷中的一員,他經歷過永定河沿岸工廠林立的時代,也親曆了西峰寺溝的全部變化,「修整河道、建設居民社區的時候,我就在村里,很短的幾年,整個溝和溝裡的村子,就全部變樣了。」他說。

西峰寺溝每隔一段都有觀景平台。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西峰寺溝每隔一段都有觀景平台。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西峰寺溝,一個個現代社區旁邊,水清岸綠的河溝旁,沿途西峰寺、潭柘寺、戒台寺、古橋、古碑、古道等星羅棋布,古道綿延、古藤纏柏、古樹濃蔭,再加上亭廊、平台、園路等,成為居民最佳的居住和休閑區域。

謝根鬆所在社區周邊的公園,成為老人們每天清晨鍛鍊、遛鳥的去處,謝根鬆有時候也會去公園里坐一會兒,偶爾會想起小時候,沿著古道穿越山嶺和石橋的記憶。

在城子溝,整修的河道景觀以「鐵路文化」為主題,沿途打造鐵路文化浮雕廊道,設置了「九龍吐水正選站」「鐵路文化水岸浮雕牆」和「百姓火車終點站」3個特色景觀節點。

在中門寺溝,假山流水、觀賞花木,散佈在整個河道兩岸,每隔一段,都有突出的觀景台,尤其在河道筆直的地方,清澈的水流,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山腳下,彷彿從山裡突然湧出。

風景如畫的中門寺溝。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風景如畫的中門寺溝。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的景觀和每條溝道中的歷史文化、文物古蹟,共同構成了新的岸邊風景,讓古老的歷史與現代生活再無隔閡。

區域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居民生活的巨變。

在黑河溝,這個名字已經許多年沒人提起,甚至在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個溝道的名字。在馮村溝,鄉村和田野早已經消失不見,代之以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風貌。在城子溝,城子煤礦在數十年前就成為了歷史……

或許,真的應該有一個新的名字了。師廷寶覺得,水清岸綠的河道不應該再叫黑河溝,當然也不應該默默無名,被人們簡單地稱為「河道」「景觀河道」。它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每個愛它的人一唸到,都能會心一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