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本本」換來「紅票票」
霜降前後,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崗底村的蘋果熟了,纍纍果實壓彎了樹枝。
「幺兩帕」家庭農場的牌子上,「楊增林夫婦果樹種植技術職稱」照片分外醒目。農場主楊增林兩口子在庫房裡忙著給新摘下來的蘋果分級裝箱。
「色澤鮮紅,果型周正,酸甜適口。」楊增林眼中的崗底蘋果,讓人聽著就直流口水。
「128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少」
為什麼崗底蘋果如此好?楊增林一語道破天機:它們是按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為崗底量身定做的128道標準工序生產出來的「科技果」。什麼時候疏花、什麼時候疏果、什麼時候整枝、什麼時候打杈……128道蘋果標準工序說得一清二楚,果農像工廠的工人按照工序生產標準件那樣管理果樹,生產出來的蘋果個頭、著色、口感像一個模子脫出來的。
「現在人們來我們崗底果園買蘋果,先看果農職稱,有技術的,質量肯定放心。」楊增林說著掏出手機,打開微信給記者看預定蘋果的客戶名單:邢台市王先生32箱,石家莊市李某某20箱,北京市張某22箱……
記者粗算了一下,楊增林家農場的蘋果還沒下樹,三分之二就都有主兒了。
「今年我的農場產量還算不錯。」楊增林掰著指頭算了筆賬:他的20畝蘋果,特級果和一級果達90%以上,手拿把攥就能收入30多萬元。
「不敢想啊,以前種蘋果不賠錢就不錯了。」楊增林感慨地說,「這都是沾了李老師的光,沾了技術的光。」
「有了證書,憑技術就能掙錢」
「需要申報專業技術職稱的村民注意啦!請趕快把個人的申報資料提交到崗底村委會!……」
這幾天一大早,村里的廣播就會喊一遍。其實不用喊,崗底人都知道。
村民梁山林早早就做起了準備。「去年評沒趕上,今年說什麼也不能錯過了。」
讓梁山林心心念的「證」是當地農民參評的「果樹種植專業技術職稱」。因為封皮是綠色的,當地人又叫「綠本本」。
都說種地靠經驗,崗底人為什麼願意考個「綠本本」呢?
蘋果種植有一整套的科學系統方法,李保國教授給崗底村量身定製了128道標準化工序,但要真正掌握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照貓畫虎」橫豎做不到位。在李保國教授的引領下,崗底村村民開始了果樹種植管理技能的系統學習。經過培訓,很快有191人獲得了原農業部頒發的職業(果樹工)技能證書。
有技術才能種好樹。崗底村提出一句響亮的口號:「有證好上崗,無證難下田。」
楊書海就是村里第一批「持證下田」的果農之一。當時,不少外地種植戶來崗底「取經」。原邢台縣馬河村村民馬二紅種了5畝蘋果,5年了都沒有開花結果,急得團團轉。後來請去了楊書海。有了楊書海的技術指導,馬二紅的果園第二年就獲得了大豐收。
崗底人會種蘋果,一傳十,十傳百,請崗底村「果樹專家」做技術指導的人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買蘋果的人知道崗底果農都有職稱,果農職稱成了蘋果質量的一張名片。採摘客到果園採摘蘋果好問果農有沒有職稱、是什麼職稱,職稱越高蘋果越搶手。」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說。
對村民來說,職稱證書不僅代表著自己掌握技術,還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沒有職稱證,出去幫人管果樹叫‘打工’,一天100塊錢。有了職稱證,就叫技術指導,一天得300多。」梁山林說。
越是嚐到科技的甜頭,越渴望有更多本領。自2013年以來,崗底村村民四次參加職稱評定,215戶的崗底村,已有169名村民獲得果樹種植專業技術職稱。其中,高級技師5名,技師117名,助理技師47名。
「職稱證書就是出去打工的‘金名片’。對方一看咱是有職稱的,都高看一眼。推廣新技術時,他們也更信服。」楊雙牛說。
「內丘富崗種果工,河北勞務新名片」
崗底人種蘋果種出了名堂,村里成立了富崗公司,註冊了「富崗」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富崗牌蘋果獲得「中華名果」稱號。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80元躍升到4萬多元,成了太行山區靠種植業發家的富裕村。
隨著崗底蘋果名氣越來越大,手持職稱證書的「富崗種果人」身價也水漲船高,被全國各地蘋果種植戶爭相聘請過去指導果樹管理。而他們也從沒讓人失望,贏得了「走一地富一地」的佳績,收穫了「崗底財神」的美譽。
這些年,上百位「富崗種果人」走遍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5省的30多個縣(區),累計培訓果農5萬多人次,推廣果樹管理技術20多項,示範推廣總面積20多萬畝,為各地果農增收5億多元。「富崗種果人」也因此每年獲得超過150萬元的技術服務收入。
2024年10月,「內丘富崗種果工」被河北省評為省級勞務品牌。
村里最早拿到職稱證的楊雙奎,早已評上了高級技師。李保國去世後,他牽頭成立了「李保國128科技服務小分隊」,農閑時去給別的村子授課,分文不取。
「收什麼錢?我的技術是李老師免費教給我的,我能問別人要錢?」楊雙奎瞪大眼睛說。
幾年下來,楊雙奎他們共培訓各地果農9000多人次,他們講過課的地方每畝地平均增收3000元。
崗底「土專家」們還出了不少科研成果。楊雙奎研究出5項新技術,其中針對樹齡較長老果樹開發的「老果園重茬大苗建園」技術,比過去傳統重茬小苗建園提前3年進入盛果期,一畝地能為果農增收3萬多元。這項技術已經在各地推廣了300多畝,共為果農增收上千萬元。
在崗底,沒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80後、90後、00後是蘋果產業的主力軍。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農戶辦起了農家樂,村集體建設了吃飯、住宿一條龍的「託夢溝」,建成了李保國先進事蹟教育基地、太行植物科技館。果品育苗、種植、農產品深加工、採摘、旅遊觀光、科普教育,一條果樹種植全產業鏈正在崗底形成。
「崗底的農民不是普通的農民,我們個個講科學、懂技術,在這兒能幹好了不比在大學當教授差。」楊雙牛說。
如今的崗底村,村美民富產業興。村民們堅信,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