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身邊的「NPD」越來越多?
最近《再見愛人》第四季熱播,楊子出場就被全網熱評為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並上了熱搜。
另一檔熱門綜藝《花兒與少年6》中,周雨彤因為言行也被「診斷為」NPD。
作為一位心理編輯,不禁感慨這些年的心理學科普確實有成效,心理學名詞已經出現在流行文化中,併成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詞彙。
但於此同時,不免又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兒。
這兩年,NPD 一詞出現在大眾眼中的頻率非常高。豆瓣「自戀型人格障礙」小組中,最多的帖子是描述一些特徵,讓大家幫忙鑒定是否為 NPD。
一時間,好像每個人身邊都圍繞著一些 NPD。
事實上,NPD 是一種人格障礙,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 1980 年就被納入《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
NPD 的診斷標準也是非常嚴格的,一般只有精神科醫生有診斷資格。一位精神科醫生告訴我:在臨床上,她們也會很謹慎使用人格障礙給患者下診斷,18 歲以下不允許給這類診斷。
Ethan Watters 是一位美國研究跨文化心理學的科普記者,他在《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中曾提到:「當一個民族文化在經歷社會上廣泛的焦慮和衝突時,特別容易被新的心理概念乘虛而入。我們對心理疾病的看法會反映我們自身重視什麼,恐懼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試著討論下 NPD 氾濫背後的痛苦與恐懼。
給人帶來痛苦的自戀者很多,但不一定都是 NPD
NPD 是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縮寫,全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核心概念就是「自戀」。
「自戀」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是評估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標準之一。
剛出生的嬰兒處在「全能自戀」的狀態中,一哭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喂奶、安撫),就像一個「國王」,他們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區別,認為「我」就是整個世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承受一些「恰到好處的挫折」(理想化父母的逐步、可容忍、階段性的幻滅),幼兒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同時發現自己以外的他者,並知道世界和他者並不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當然,需要養育者在初期給予嬰兒足夠的愛與關注(建立起好的客體關係),才能逐漸完成這個心理髮展過程,如果這個過程受阻,人們的心理可能就卡在了某個階段(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自戀)。
從健康的自戀到自戀型人格障礙間就像一道光譜,有巨大的跨度,不同的人按照心理健康程度分佈在不同的自戀區域(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有自戀傾向,只是嚴重程度不同罷了)。
比如,高自戀傾向的人,常常會有這樣一些特質:
-
認為自己是更特別的(這種特別往往來自於養育者的高期待);
-
缺少較為穩固的「自體」,常常在自大和自卑兩端搖擺;
-
可能將伴侶當作使自己感覺良好的「工具」,很難看到對方真實的情感和需求。
-
很難發自內心地表達感謝與道歉,對自己是有需求的人會感到羞恥;
-
習慣於認同人格當中自認為強大、獨立的部分,而拒絕承認脆弱、有情感需求的部分。
你可能發現了,大多數人都在其中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它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困擾,但並不嚴重妨礙我們的日常生活。
只有當自戀特徵發展為非適應性,阻礙了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嚴重損害了個體的健康心理能力及和他人的關係時(比如總是利用和操縱他人等等),它才會變成一種人格障礙。
並且需要同時滿足多種診斷標準中的表現,只有少部分人會患病(美國可參考的患病率估計在 0%到 6.2% 之間)。
因此,給人帶來痛苦的自戀者很多,但不一定都是 NPD。
為什麼 NPD 診斷變成了一種流行?
作為研究跨文化心理學的科普記者,Ethan Watters 很關注各個國家和地區某類心理學概念的流行。在他看來,「心理疾病的症狀,好像天空裡劃過的閃電,是某個特定地方、特定年代文化和信念的產物。」
而近年來 NPD 等心理標籤的盛行,可能和下面這些因素有關:
1. 集體文化中對「自我中心」的負面看法
中國社會有強調集體主義和謙遜美德的文化價值觀,在這種背景下,自我中心往往被視為負面的特質,自戀行為會顯得尤為刺眼。這導致了人們在遇到不符合社交期待、顯得過於「自我」的人時,更容易看不順眼,傾向於將他們的行為與人格障礙相聯繫。
因此,NPD 成為一種方便的標籤,用來批判那些在行為上偏離集體價值觀的人。
2. 標籤化與過度診斷
在現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心理學術語變得越來越普及,人們更頻繁地接觸到心理健康話題。然而,互聯網上心理學知識的傳播並不都是全面和準確的,容易產生誤解。NPD 等專業術語往往被簡化成一種「標籤」,人們用它來描述自己不喜歡的行為,尤其是在某人表現得過於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時。
這種現象也反映了人們在情感上對他人行為的一種反應:通過使用醫學化的標籤來表達負面感受,似乎能夠將複雜的人際問題簡單化、道德化,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將他人的行為解釋為「有問題」或者「病態」。
3. 誰需要這種概念來表達自己的痛苦,這種病就受到誰的歡迎
高自戀傾向的人往往會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給周圍的人帶來痛苦,尤其是和 ta 們有親密關係的家人、伴侶等。NPD 的出現可以幫助人們解釋在關係中遭遇的痛苦,這也是為什麼豆瓣小組中關於 NPD 的大多數帖子都是「受害者」用來求助鑒定的:
「如果 ta 是 NPD,那我的痛苦就有了命名;如果 ta 是NPD,這一切就不再是我的錯;如果 ta 是NPD,我就終於可以離開這段關繫了」。
所以在某個階段,心理疾病的出現和命名是有好處的,有時候,僅僅是被看見和被解釋就能緩解人們的痛苦。
但我們也需要警惕標籤化背後的過度濫用。從喊出口的那一刻,它就放棄了關注一個具體的人和一段真實的關係。
也容易讓人忽視「自戀」在每個人身上的存在。直至我們對「自戀」汙名化,甚至完全排斥、厭棄。
無論對方是不是 NPD,你在關係中的痛苦感都是真實的
在心理學中,概念和標籤常常是一把雙刃劍,它將我們模糊的感受命名,細膩地分解,幫我們更瞭解自己,這讓我們獲得一些確定感和力量感。比如抑鬱症的出現,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快樂不是「無病呻吟」。
但標籤化也可能變成一種暴力,是對一個人粗暴的「定性」,意味著隔絕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徹底地放棄理解和溝通的可能。
這背後則是長久地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當一個人不在我們的理解範圍內,當我們想表達最有力的攻擊,一句「你有精神病」就夠了(事實上,患者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當然,和高自戀傾向的人建立關係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但任何時候,你在關係中感受到的痛苦都是真實的。只要你感覺不被尊重、理解和看見,都可以為自己劃清界限,適時選擇離開。
這和對方是不是 NPD 無關(亦或是任何其他心理疾病)。
或許我們也需要重新定義並謹慎使用心理健康的語言。
畢竟,所有心理疾病概念出現的初衷,都是為了更好地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而不是為了孤立和攻擊他們。
參考文獻:
Gillian A. Russell.(1985),Narcissism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of Kernberg and Kohut Gillian A. Russell.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感謝實習生四月、 Liz Przybylinski 教授對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