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市民認種專屬果樹 昌平興壽鎮第二屆紅果節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田傑雄)11月初,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昌平蘋果迎來了豐收季。興壽鎮是地標蘋果的主要產區之一,11月2日,興壽鎮第二屆紅果節開幕,市民除了來採摘品嚐應季鮮果,還能認種認養果樹,收穫專屬於自己的一份清甜滋味。
桃林村是昌平興壽蘋果的主產區,興壽鎮紅果節的主辦地也已經連續兩年落地桃林村。活動當天,不少蘋果攤位就擺在桃林村主幹路邊,靠近攤位還能聞到隱隱約約的蘋果清香。
桃林村黨支部書記顧鳳新告訴記者,桃林村現有果樹面積1650餘畝,年產蘋果600萬斤左右,品種以紅富士、王林為主,還包括了紅星、金冠、黃元帥等。今年是蘋果小年,春季又遇凍害,所以村里蘋果的產量不及往年,但蘋果也更具風味。
王林清香,富士脆甜,興壽鎮位於山前暖帶,好山好水孕育下,蘋果更不容易被氧化。「蘋果切開後,糖心肉眼可見,而且放置四十分鐘到一小時,蘋果都不容易變色。」興壽鎮城鄉建設服務中心主任王達介紹,今年隨著興壽鎮文旅融合發展,前往周邊辛莊村、上苑村、下苑村的市民遊客增多,也為桃林村的蘋果打開了銷路。
「我們今年還繼續面向廣大市民和團體推出了果樹認種認養的活動。」王達說,市民可以家庭為單位,通過線上小程序、線下挑選兩種方式進行「認種認養」。市民可以給果樹取上專屬名稱,親身前往果園體驗、勞作、遊玩,果農也會提供種植技術的培訓和服務。如果工作繁忙,還可以「雲」參與果樹的生長,果農會在線上分享果樹的影片或照片,每年可保底收穫60斤蘋果。
這是桃林村第二年推出認種模式。「從第一年的經驗來看,效果不錯。」王達說,許多被認養認種的蘋果樹,長勢甚至比普通的蘋果樹更好,「平時果農會更花心思照顧它們,大家都覺得不能砸了興壽蘋果的‘招牌’,所以在養護上也更加精心。」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