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珍珠球趣味性十足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餘佳琪 黃媛豔
場上攻守往複,銀球穿梭飛舞,4只「蛤蚌」急張忽合,一對抄網頻頻斬獲,過程緊張激烈。
近日,圍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競賽板塊第一次合成演練,海南代表隊進行了一場精彩的珍珠球比賽演練。
2023年11月27日,在三亞技師學院體育館,海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珍珠球項目有序進行。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無論是日常訓練、演練,或是交流賽,隊員們都全身心投入,不斷增強隊伍的默契。」運動會珍珠球項目海南代表隊有關負責人表示。
珍珠球,這個聽起來頗為玲瓏秀氣的競賽項目,實際上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美麗溫婉。比賽中,運動員需要不停地運用加速衝刺、急停、轉身、變向變速、突破過人等大強度身體動作來配合全場快節奏的攻防戰術,因此對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以及協調柔韌性等方面都要求極高,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和觀賞性。
古時,我國東北地區的採珠人為提高效率,在水中將採集的蛤蚌直接投入船上的籮筐里,這一勞作方式便是珍珠球運動的雛形。珍珠球運動具有場地、器材簡易性和遊戲形式大眾性等特點,曾在鬆花江、鴨綠江及渤海沿岸一帶較為流行,至民國初期失傳。
1980年後,經發掘整理並製定規則,珍珠球首次在1986年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亮相,並在1991年第四屆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如今,珍珠球已成為各民族共享共樂的運動,成為各民族美好幸福生活的縮影。
珍珠球形似排球,但比排球略小。球場分為5個區,其中的水區(內場區)、給蚌區(封鎖區)、威呼區(得分區)為球員活動區。運動員所持球拍形狀如蛤蚌。賽場上,雙方隊員先在水區對珍珠球進行一番爭奪,一方隊員瞄準機會,向自己隊的抄網隊員投球,另一方隊員則持球拍跳起攔截。賽時兩隊各上場7名隊員,其中各有4名隊員在水區爭搶,進攻方可通過傳、拍、運、投、滾等方式,將球傳遞給本隊得分區1名手持抄網的隊員。處於中間防守區的2名對方隊員,則雙手各持1只蛤蚌殼(球拍)進行封擋、攔截,球入本隊抄網即算得分。
2023年11月27日,在三亞技師學院體育館,海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珍珠球項目有序進行。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衝刺、急停、轉身、傳搶、運球……小小的珍珠球飛舞穿梭,最終被運動員迎進網內。在廣州體育學院,運動會珍珠球項目廣東代表隊也在積極訓練備戰。
「我們共有14名參賽運動員,其中少數民族運動員9名,漢族運動員5名。男女隊員主要由廣州體育學院青年教師、部分在讀籃球運動員,以及個別已畢業學生組成。」廣州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副院長、珍珠球項目廣東代表隊男隊教練李國興介紹,隊伍在訓練備戰的過程中,邀請多領域專家出謀劃策,製定方案和監測訓練效果,加強體能保障、技戰術分析和康復理療等,提升訓練效果。
黃文威是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三人籃球賽冠軍主力隊員,國家三人籃球隊教練。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我們會在賽場上展示水平和風采,並通過運動會與各地隊員交流切磋,相互提升。」廣東代表隊運動員黃文威說。
責任編輯:曾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