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和金牌之外的世界 這條「小魚」在乎

    殘奧會冠軍蔣裕燕(右二)參加「青春中國·擁Bao未來」之「青春Bao到」特別直播節目錄製。蔡家奇/攝    殘奧會冠軍蔣裕燕(右二)參加「青春中國·擁Bao未來」之「青春Bao到」特別直播節目錄製。蔡家奇/攝

    「魚有一條尾巴,而我有一條腿。」過去幾年,這句話幾乎成了蔣裕燕的標誌,伴隨她劈波斬浪的鏡頭震撼了很多人。

    今年巴黎殘奧會,在她成為殘疾人游泳選手的第12年,她用7枚金牌、破4項世界紀錄的優異成績證明了「飛魚」的實力。在成為「蔣裕燕」的第20年,她仍熱愛游泳,但目光已不限於金牌,她開始期待走更遠的路,去看更大的世界。

    「從巴黎歸來,我還有一些不真實感,不敢相信這過於完美的成績是我創造的,甚至覺得可能之後自己都很難超越自己了。」打小在游泳池里,蔣裕燕就開始接受掌控速度的訓練,「每趟估算成績誤差只能在0.5秒之內」,日積月累,她成了最瞭解自己的人,「我會評估自己的狀態,幾乎能在上場前就猜中結果」。可在殘奧會上狂攬7枚金牌仍超出她的預料,尤其第一金來自對她有著特殊意義的50米自由泳S6級。

    在享受巴黎拉德芳斯游泳館震耳欲聾的歡呼之前,蔣裕燕關於50米自由泳的奧運體驗是「第四名」。「在東京殘奧會上,我一上來就在這個項目上栽了,甚至沒有達到我的訓練水平。」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2020東京殘奧會延期,長達兩年的封閉訓練換來一個錯失獎牌的開局,讓她一時難以接受,「回去嗷嗷哭」,儘管,她最終在東京殘奧會上奪得了2金1銀1銅,並打破3項世界紀錄,但「第四名」始終紮在心裡,「準備好領獎服,卻上不了領獎台,很殘酷」。

    越看到自己的短板,蔣裕燕越想拓寬「舒適圈」,除了更熱衷於挑戰比自己成績優秀的運動員,她還在教練組和科技備戰的幫助下,從2022年起調整了訓練規劃,在保障水下訓練質量的同時,加強了陸地上的力量訓練,既保持著中長距離項目優勢,也在短距離項目上有了奪牌的實力。

    「50米太短,變數太大。」蔣裕燕在賽前給左手貼了一套長長的甲片,「多一點點抱水的距離也是好的。」她笑稱,這個細節在比賽中給了她心理優勢。可實際上,她已經用實力作好準備,35.59秒的成績不僅奪得冠軍,還打破了她在預賽創造的殘奧會紀錄。

    「回頭看,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如果沒有東京殘奧會的積累,沒有幾次大賽的挫折經歷,我未必能夠成就現在的自己。」拿下這枚金牌後,蔣裕燕卸下包袱,「比完就放,再專心投入下一項」,最終成就「七金王」。

    隱形的包袱,蔣裕燕背了3年。自東京殘奧會上作為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選手亮相併奪冠後,她常常能感受到來自外界的期望,「我也會給自己壓力,覺得做不好會對不起很多人」。加上訓練強度大、內容重覆且枯燥,她坦言,有一段時間,游泳池的味道變得令人反胃。但她篤信,「這不代表我不喜歡游泳了,相反,有一段時間沒下水,我會想念那種感覺,在水裡是我最放鬆的時候」。

    2004年,蔣裕燕出生在浙江紹興,3歲那年,一場車禍奪走了她的右臂和右腿。8歲時,媽媽為了避免她掉進水裡無法自救,給她報了暑假游泳興趣班。剛開始,因為肢體原因,她很難保持平衡,一直嗆水,在家人和教練的鼓勵下,才開始慢慢熟悉水性。為了讓她盡快形成水感,對游泳產生興趣,教練把一串鑰匙扔到水裡,讓她想辦法撿上來。5米、10米、15米……每次完成任務後,蔣裕燕的心都被成就感填滿,後來,她逐漸意識到,這把鑰匙能開啟通向「自由」的門。

    「如果訓練間隙有10秒,我的兩秒用來喘氣,8秒用來說話。」通過游泳,蔣裕燕變得堅強、自信,但那種只能聽見水在耳邊劃過的感覺,也讓她近距離感受了「孤獨」,這對渴望與人交流的她來說是一種挑戰。「在水裡,我們只能和自己交流,去展現自己的力量,而在生活中,無論健全人還是殘疾人,我們可以互相支持,幫助對方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

    金牌的力量在賽場外顯現出來。蔣裕燕的故事見諸報端、進入高校、傳入阡陌街巷,她也作為浙江省人大代表在兩會上為殘疾人發聲。在中國青年報社「青春中國·擁Bao未來」直播節目中,她談及科技助力無障礙社會建設時呼籲,科技發展不能忽視人的作用,例如,「無障礙設施做得好不好、能不能用,老年人、殘疾人等有無障礙需求的使用者最有發言權」。她希望無障礙工程在驗收前,能夠讓殘疾人親身去體驗一下,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它是合格的無障礙設施之後再予以驗收通過,「在人的使用下,這些設施會變得有意義,發揮出最大作用,而不會淪為擺設」。

    激勵人心的經歷、切中痛點的呼籲,蔣裕燕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但這成了20歲女孩新的困惑,當真實的自己和被外界視作「完美」的自己「有些差距」,該如何自處?

    她坦言,有時放鬆下來刷短影片、打遊戲,會突然有個聲音出現:「這樣好嗎?」甚至如果有機會向偶像張雨霏提問,蔣裕燕想到的也不是游泳技術問題,而是「私下的你和外界眼中的你也有差別嗎?怎麼面對中間的落差?」

    尤其巴黎殘奧會結束後,一系列的採訪和活動,讓蔣裕燕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和事,她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短板,就像當年東京殘奧會顯眼的「第四名」一樣,「我發現自己的圈子太窄,很多社會領域和話題都不夠瞭解。在殘奧會期間也感受到,想和其他國家選手交流,但英語太差,用翻譯軟件又差點兒意思。」她和自己對話,「我這輩子不能只會游泳,不能只是被保護得很好,我需要瞭解社會、融入社會」。

    「人工智能的課真的那麼高大上嗎?」「智能汽車真的能解決無障礙通勤問題嗎?」「遇到不愛說話的採訪對象怎麼辦?」好奇心幫蔣裕燕解了心結,「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敢主動發問,不會內耗、不怕尷尬」。她湧起小時候紮進游泳池深處撿鑰匙的勁頭,決心守在競技成績的高峰,同時眺望金牌以外的世界。

    守住戰績依然是蔣裕燕最重要的事。「對我來說,打破自己的紀錄比拿金牌更有成就感。」蔣裕燕坦言,巴黎殘奧會後,她對自己的競技生涯有過新的思考,「我會努力刷新更多的紀錄,放在那兒去讓別人挑戰,只要我足夠快,我的成績在賽場上就能放很久,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讓人家更難追上。」

    20歲那天,蔣裕燕穿上白色公主裙,在朋友圈寫下「每個年齡的我,都是恰到好處的我」。在水裡,她「不需要借助任何輔助工具,就能決定自己想去的方向」;在岸上,智能假肢已經可以讓她穿上高跟鞋,自信地擁有「一個女孩簡單的願望」。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璿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