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丨十年謀篇「水」文章 湖北丹江口叫響「中國水都」

  新華網武漢11月6日電(胡誠、張潘)秋陽下,漢江碧波蕩漾,丹江口水庫大壩巍然屹立,新建的丹江口第二座跨江大橋——水都二橋似彩虹臥波,臨江而建的水之源廣場上,休閑的市民和打卡拍照的遊客人潮湧動,共同構成一幅人、城與自然山水和諧相處的生動秋景圖。

  湖北丹江口,這座擁有46萬居民的縣級市,因為南水北調這一世紀工程而備受矚目。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通水十年來,丹江口市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扛牢守水護水使命,大力推進生態建設,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共融共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丹江口水庫。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丹江口水庫。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丹心護碧水

  深秋時節,湖北丹江口市丹趙路街道辦事處計家溝村同心橋附近,王照兵和2名護水隊員穿上救生衣,開動清漂船,開始巡護清漂。

  「現在我們用機械化清漂船,省時省力。」王照兵說,丹趙路街道辦有12名護水員,採用機械化設備後,巡護力量越來越強。

王照兵(左二)和護水隊員在丹江口水庫附近巡護。新華網 張潘 攝王照兵(左二)和護水隊員在丹江口水庫附近巡護。新華網 張潘 攝

  王照兵曾是漁民,高峰時有100多口網箱,還有1艘養殖船、3艘捕撈船,家庭年收入近20萬元。

  在那個年代,「百里萬箱下漢江」是丹江口市一大盛景,丹江口水庫一度被漁民稱為「聚寶盆」。然而,為了南水北調這一偉大工程,萬餘庫區漁民毅然告別網箱,「洗腳上岸」。

  長期習慣性靠水吃水,漁民內心雖有不捨,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並很快完成角色轉換,由捕魚人變成了護水人。

  王照兵說,退捕上岸後,他積極響應號召,當上了護水隊長。「主要工作是清漂、撿拾垃圾,看到有人釣魚要進行勸導。」如今,像王照兵一樣主動擔當護水員的漁民有1300多人。

  丹江口市還組建「小水滴」誌願服務聯合會,設立紅領巾、銀齡、巾幗等361個誌願服務組織,註冊誌願者20餘萬人,帶動全市群眾積極參與守水護水。

  63歲的蔣德新,是丹江口市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新港社區一名護水員,也是丹江口市「小水滴」誌願服務聯合會的一名「小水滴」,今年是他參加義務清漂工作的第4年。

  成為護水員後,蔣德新幾乎每天清早就出門,駕船沿著十幾公里長的責任水面巡查,清理漂浮物和沿岸垃圾。

  「汛期忙一些,一天下來要清理1噸多枯枝敗葉。」蔣德新說,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環境越來越好,感覺很值得,只要身體允許,他就會一直幹下去。

蔣德新在責任水面駕船清漂。新華網 張潘 攝蔣德新在責任水面駕船清漂。新華網 張潘 攝

  近年來,丹江口市將「小水滴」誌願服務與「五無鄉村」建設和「共同締造」行動及文明村鎮創建相結合,以改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為切入口和落腳點,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節水愛水護水行動中來,堅決把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落到實處。

小城煥新顏

  從空中俯瞰丹江口水庫,碧波浩蕩,水天一色,千島點綴,美不勝收。

  漫步丹江口沿江步道,青山遙相望,綠水繞城郭,滿目層林盡染,色彩斑斕,鋪展萬千畫卷。

  丹江口人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一庫碧水,換來了綠水青山,也煥新了城市容顏。

航拍丹江口水庫。新華網發航拍丹江口水庫。新華網發

  在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運用大數據AI算法能實時監測庫岸線安全、非法垂釣、危化品運輸等情況,全市重點排汙企業、污水處理廠情況也一目瞭然。

  通過構築系統化、體系化的「空、天、林、地、水」5道水質安全監管防線,丹江口市護水工作穩步邁入精準化、智能化時代。

  為保護好丹江口水庫良好水源,丹江口市還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整合多部門項目資金,大力開展重點行業治汙減排、城鄉污水垃圾處理提能等行動,小城面貌煥然一新。

  在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岩村,村里大力倡導農戶文明積分,鼓勵村民積極參與護水等文明行動。村民張緒春不僅帶頭響應村里號召,還影響帶動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到文明積分行列。如今,關門岩村的衛生環境明顯改善,文明風尚更加濃厚,張緒春也被評為丹江口市「最美守井人」。

  久久為功,丹江口水庫水質已常年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累計向北方調水超過66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線26座大中型城市1.08億人。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丹江口市先後獲評「國家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百佳幸福縣(市) 」「中國美麗山水城市」「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地區」等榮譽稱號。

轉型促發展

  水,是綠色之源。丹江口擁有1022平方千米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近三分之一。

  丹江口大壩建壩初期,當地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丹江口市堅定綠色轉型,以「水」為筆繪就美麗生態畫卷,「綠水青山」正加速成為「金山銀山」。

  走進丹江口經濟開發區水都工業園,獨特的水資源優勢,吸引了一大批頭部飲料企業先後在這裏投資建廠。

  農夫山泉已在丹江口建成3個工廠、26條生產線,日產能夠達到1600萬瓶。產業不斷髮展壯大,也帶動了一批上下遊企業在丹江口落戶,巨大的產品銷量,還帶動了丹江口物流運輸業發展。

  「北冰洋」汽水,暢銷全國的老字號品牌,去年在丹江口建設了全國第四個生產基地,覆蓋天然飲用水、果汁汽水、無菌茶飲料等多個品類,7條產線年產能可達30萬噸。

  本地企業丹江口武當山水飲料有限公司,2023年2月落戶園區,10月即實現投產,現在每月可生產近4萬箱天然水,銷往武漢、北京、天津等全國各地市場。

丹江口武當山水飲料有限公司倉庫。新華網發 王世霖 攝丹江口武當山水飲料有限公司倉庫。新華網發 王世霖 攝

  柑橘產業是丹江口市的主導產業之一。一輕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成立後,不僅有效解決了柑橘銷售問題,促進橘農增產增收,其生產的鮮橘汁、橘汁汽水等飲品,已成為電商平台上熱銷的健康果汁飲料,被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追捧為網紅產品。

  為更好服務企業,推動發展「水經濟」,丹江口市專門由政府牽頭成立「丹江口水源地供應鏈公司」,通過物流、集采、品宣、優質農產品、生產產線等資源整合,切實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完善產業生態,推動「水產業」全鏈條快速發展。華潤怡寶、燕京啤酒、馬迭爾精釀啤酒、康師傅華中天然水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紛紛落戶。

  如今,丹江口的「水經濟」已佔全市GDP近一半,預計「十四五」末產值將達到260億元。

  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丹江口市還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以水興旅,做優做活「山水+文旅」融合文章,擦亮全域旅遊亮麗名片。

  武當文化、滄浪文化、漢水文化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和武當山、水都大橋、滄浪洲濕地公園等特色景點,形成丹江口獨一無二的文旅特色。

  依託資源稟賦,丹江口市正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旅」的現代化生態濱江城市,以獨特的水域魅力和優秀文化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丹江口「中國水都」的名號越來越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