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冰雪經濟活力 工信部將推動新技術與冰雪裝備融合

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向社會公開發佈了《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隨後,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有關政策措施。

此次意見在發展冰雪運動的同時,從促進冰雪經濟區域協調發展、傳承發展冰雪文化、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發展冰雪旅遊4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舉措,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產業鏈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郝立順表示,我國已經形成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相關銷售收入到2023年約為220億元。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新技術與冰雪裝備融合,進一步激發冰雪經濟活力。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劉健/攝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劉健/攝

我國冰雪裝備器材去年銷售收入約220億元

近年來,隨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入推廣,以及「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的不斷鞏固和擴大,我國優質冰雪「冷資源」向經濟發展的「熱動力」加速轉化。在人民群眾旺盛的冰雪消費需求推動下,像「爾濱熱」「滑雪熱」這些熱潮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發展冰雪經濟在社會上形成廣泛共識。

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向社會公開發佈了《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主要的產業鏈條實現高水平協調融合發展,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冰雪經濟總規模達1.5萬億元。

當前,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發展如何?郝立順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基本實現了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眾運動全產業鏈的冰雪裝備器材。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約300家增長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不到50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約220億元。

郝立順表示,大眾運動裝備產業化進程加速,冰刀、冰壺、雪橇、雪地電單車等裝備器材市場銷售增長迅速。競技訓練及維護保障裝備攻關成效顯著,雪車、雪蠟車、造雪機等一批高端裝備研製成功,滑雪板、短道速滑比賽服、高山滑雪鞋和高山滑雪服等一批產品馳騁北京冬奧會賽場,為奧運健兒勇奪佳績提供有力保障。場地設施裝備供給能力持續增強,製冰機、大型壓雪機加速應用。

「成立冰雪裝備行業標準化工作組,加強冰場、雪場用裝備標準研製,加快適用國際標準轉化,填補國內冰雪裝備器材標準空白。截至目前,我國冰雪裝備器材領域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6家,專精特新企業21家。支持河北張家口建設冰雪裝備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吉林、黑龍江、河北、福建、山東、廣東等地已經形成冰雪場地設施裝備、競賽裝備、大眾運動裝備、競技競賽服裝、冰雪休閑裝備等產業集群。」郝立順介紹。

推動新技術與冰雪裝備融合

以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成為推動冰雪裝備器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催生了很多新產品新模式,賦予冰雪運動愛好者更好的運動體驗,例如VR模擬滑雪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真實滑雪場景,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多彩、炫酷的滑雪體驗。智能滑雪鞋墊可以收集滑雪過程的雙腳壓力、運動加速度和滑行路徑等數據,成為滑雪愛好者的「私人教練」等。

近年來,冰雪裝備器材呈現越來越多科技元素,工信部在促進新技術與冰雪裝備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郝立順介紹,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大冰雪裝備器材供給對冰雪消費的帶動作用,推動新技術與冰雪裝備融合,助力冰雪運動蓬勃發展,進一步激發冰雪經濟活力。

郝立順提到,強化政策供給。認真落實此次意見,研究出台推動包括冰雪裝備在內的體育器械高質量發展有關舉措,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強化技術攻關。持續推動冰雪裝備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鼓勵企業緊扣人民群眾冰雪運動需求和競技比賽急需,聯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用戶單位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產品研發,提升冰雪裝備供給能力。

「豐富消費場景。持續推進冰雪裝備器材‘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推動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與冰雪裝備器材融合創新,打造智能裝備、智慧場館;鼓勵企業挖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具有中國元素的冰雪裝備器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冰雪消費需求,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郝立順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