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吳承楊:生成式 AI 難以落地,缺少以 AI 為中心的應用開發架構是關鍵
作者 | 褚杏娟
「雲、人工智能和數據,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 Oracle 要做的事情。」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吳承楊說道。
在今年的全球雲大會上,Oracle 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重點方向,無疑也是當下最熱門的幾個技術領域。與此同時,Oracle 也有了落地案例,比如法國巴黎銀行正在 Oracle Exadata 私有雲上使用人工智能 (AI) 模型,發展業務的同時也加強了網絡安全等。
多雲,不完全是技術問題
「現今,並不是所有的雲供應商都願意在溝通當中首先談多雲。」吳承楊表示,多雲是用戶的根本需求,就像用戶願意選擇多個數據庫。而對於多雲的態度,更多是雲供應商的意願問題,而不完全是技術問題。
Oracle 在多雲上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Oracle 多雲戰略現在有兩種表現形式:
-
Oracle 數據庫服務可以在 Google Cloud、AWS 和微軟 Azure 中提供。很多企業的核心應用選擇 Oracle,但基礎設施選擇 AWS、GCP 等,以前需要網絡打通或要拉專線,而直接把 Oracle 數據庫的基礎設施放在客戶的 GCP 等數據中心就可以很好地解決網絡延遲等問題。另外,很多企業要開始嘗試 AI,其中繞不過去的是私有數據處理問題,無論用 AWS 的 AI 還是 GCP 的 AI,都需要獲得 Oracle 數據居里的數據。
-
Oracle Database@Azure 現已在 6 個 Azure 數據中心推出,還很快將在另外 15 個地區推出。Oracle Database@Google Cloud 已在美國和歐洲的 4 個 Google Cloud 區域中全面推出。現在,用戶可以在特定的 Google Cloud 數據中心內基於 OCI 運行 Oracle Exadata Database Service、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和 Oracle Database Zero Data Loss Autonomous Recovery Service。
「兩個數據中心的連接,像我們和Google GCP 的端口之間,它是免費提供的。這意味著,對於某一個應用,如果 Oracle 有價格優勢,用戶可以轉到 OCI 來,也可以用在 GCP 上。」吳承楊介紹。
「建立大型數據中心和算力的原因,根本來講是因為需求太大了。」吳承楊表示,客戶想去做各種各樣的 GPU 應用,從通用領域到專業領域,都需要大量的 GPU。建立數據中心首先需要 GPU 集群,其次需要網絡把多台機器連接起來,然後需要存儲,更重要的是發熱處理與電力來源。
目前,業內對數據中心的定位和理念,基本上是兩種思路:一是業界更為普遍的作答,在全球建立數量有限、但規模很大的數據中心;二是提供多種多樣的數據中心,既有超大型規模的,也有中型的和小型的。Oracle 的選擇是後者,讓數據中心整個的體量根據客戶的情況有所變化。
目前,Oracle 在全球已經建成和正在建的共有 162 個 OCI 區域,其中就包含可能只是為某一個客戶建立的公有雲。
甲骨文公司中國區技術諮詢部高級總監嵇小峰介紹,Oracle 和其他雲廠商的區別在於 OCI Dedicated Region,「我們從最早的二十多個 rack(服務器機架)到十多個 rack,再到目前的 3 個 rack。跟以前不一樣的是,以前的 rack 放在客戶的數據中心需要一個連續的空間,但現在 3 個 rack 可以不挨在一起,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性。」
「更重要的是,借助 Oracle Database@AWS、Oracle Database@Azure 和 Oracle Database@Google Cloud,客戶可以直接訪問在 OCI 上運行並直接部署在四大雲廠商的數據中心內的 Oracle Database 服務,這就是我們的技術優勢之一。」嵇小峰說道。
通用型大語言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有兩大挑戰,第一是供電,第二是冷卻,這對基礎設施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企業是無法負擔的。不過在某些專業領域,比如癌症篩查,還是有可能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的。
AI,圍繞企業應用
對於 AI,李珈表示 Oracle 的定位非常清楚:關注數據和 AI 生成式應用本身,而不是大語言模型。」總體看,Oracle 的策略是圍繞著企業使用 AI 的實際場景而製定,其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模式:基礎設施、模型和服務以及應用內服務。
「當下生成式 AI 的熱度很高,但是缺少了以 AI 為中心的企業級開發架構,因此無法真正落地,為企業提供價值,這是問題的根本。」吳承楊說道。
吳承楊提到,生成式 AI 有幾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是幻覺問題,二是非實時性的,三是沒辦法給到企業內部的數據。幻覺是企業普遍擔心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 RAG 技術,它支持企業把自己的實時數據灌進去,來達到大量的減少幻覺的目的。但這也不能完全杜絕幻覺的出現。
「Oracle 能做到更進一步,即與自己內部的核心關係數據進行交叉對比,以此減少大模型幻覺。總的來說,Oracle 可以讓客戶在同一個平台上,既能夠做向量數據庫,又能夠做關係型數據庫,還能夠做 RAG,這是 Oracle 的獨家優勢。」
而以 AI 為中心的基礎設施需要具備三個能力:第一,模塊可以組裝、互相獨立,可以各自發展;第二,整個應用要能夠用聲明式的語言簡單地翻譯,對它進行描述;第三,健壯性、高可用性、安全性、一致性這些都是底座,不需要開發人員關注這些問題。
李珈介紹,Oracle 的 AI 戰略覆蓋整個公司和產品組合。「要把生成式 AI 變成企業級應用,Oracle 有很多相關服務,比如在 OCI 上有許多可使用的 AI 服務,我們還有一些行業解決方案,比如說在 ERP 中就有幾十個可嵌入的 AI Agent,我們還有 AI 平台,讓客戶在整個技術堆棧中,可以在本地搭建 AI。」
Oracle 因此推出了一個新的理念,生成式開發基礎設施 GenDev,在 OracleDatabase23ai 中引入了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生成式開發基礎架構,開發人員可專注於構建應用功能,而非數據基礎設施需求。另外,Oracle 推出了生成式 AI RAG Agent 和增強型 AI 服務,來幫助企業解決業務問題,發佈了 Oracle Code Assist 測試版幫助提高開發人員的速度、OCI Kubernetes Engine 增強功能可幫助企業大規模訓練和部署 AI 模型等。
「Oracle 提到的以 AI 為中心的開發架構,並不是一個關於未來的時間表,已經成為現實。比如對於應用開發商 ISV 來講,採用 AI 為中心開發的架構可以實現更高效的開發。」吳承楊強調。
會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