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落幕,用音符溝通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作為京城一年一度的音樂盛事,以「樂聚北京·悅聽世界」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於近日圓滿落幕。自10月開幕以來,音樂節通過9場音樂會和多場衍生活動,不僅為觀眾帶來了高水平的音樂享受,更在多元文化交流繁榮等議題上展現了中國音樂家的探索深度。
東西方音樂家聯袂呈現《九歌·恒愛》雙委約作品音樂會。
在此次音樂節中,中國音樂家們通過與國際頂尖音樂家的合作,展示了中華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不僅演奏了經典的中外曲目,還通過創新的方式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音樂元素相結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音樂演出。此外,音樂節還特別注重青年音樂家的培養和扶持。通過舉辦大師班、工作坊等活動,為青年音樂家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和藝術潛力。這些舉措不僅為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世界音樂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不僅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場文化交流的盛會。它通過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展現了中國音樂家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為推動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京報對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諸多值得回味的亮點進行了回顧和總結。
探索傳播中國聲音 繼續深耕「中國概念」
北京國際音樂節自1998年創立以來,其血脈之中始終湧動的是中國文化的基因,這意味著音樂節不僅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次對中國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特別是在本屆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上,在「百鳥朝鳳,中西齊鳴」的主題下,開幕音樂會彙聚了國內樂壇的頂尖力量。音樂會以中國作品為先聲,由譚盾指揮中國交響樂團,以《北京中軸龍脈之鍾》拉開序幕。趙聰的琵琶演奏與樂隊的「鍾聲」交織共鳴,迴蕩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接著,劉雯雯以兩支嗩呐演奏了家喻戶曉的《百鳥朝鳳》,作品氣勢磅礴,生命力旺盛,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開幕音樂會《百鳥朝鳳 中西齊鳴 譚盾執棒中國交響樂團特別音樂會》
北京國際音樂節通過一次次創新和突破,為中國音樂事業尋找新道路和新空間,用音樂溝通世界,溝通彼此的初心。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看來,越能提煉中國文化,越能走向世界。他認為,作曲家需要體現中國文化的身份認同和基因認同,簡單地複製沒有任何意義。因此,自2001年以來,音樂節在國內率先引入了「委約創作」的模式,為原創音樂提供了廣闊的舞台。2002年,音樂節首次提出了「中國概念」,明確了其獨特的藝術理念。此後,音樂節邀請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作曲家,如潘德列茨基、陳銀淑、侯活·肖、亞倫·薛基曼、譚盾、葉小綱、陳其鋼、郭文景、周龍等,他們的作品在這個平台上得到了演出和推廣。這些作品以音符為媒介,講述著中國故事,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具有連通世界的開闊視野。這些作品不斷翻開新的篇章,為北京國際音樂節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更加廣泛的影響力。
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繼續探索傳播中國聲音的道路,委約作品數量已增至27部。特別是在保利劇院的舞台上,一場以「中國概念」為主題的雙委約專場新作音樂會精彩上演。指揮家黃屹攜手廣州交響樂團,為觀眾呈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多家藝術機構委約創作的兩部作品:《恒愛》和《九歌》。這兩部作品都以11個章節為框架,前者通過鋼琴、大提琴與管絃樂隊的交織,展現了普世之「愛」,後者則在2013年交響史詩《九歌》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以胡琴的豐富人聲色彩描繪了華夏神話的神秘多姿。餘隆表示,「一部是西方的,一部是東方的,東西方的交相輝映是北京國際音樂節永恒的主題。」他強調,北京應該成為新作品走向世界的舞台,我們要把中國重要的作曲家推薦出去,向更多人展示中國的文化與歷史。
用音樂構建多元文化交流
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國際音樂節始終是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舞台,充滿了感動和創新的火花。在今年的音樂節上,主辦方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節目,全面展示了世界音樂文化的豐富多樣性,並創造了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世界音樂相互交融和對話的新場景。包括薩爾斯堡室內樂團、林肯中心爵士樂團、開普敦歌劇院合唱團,以及埃萊娜·格里莫、讓-伊夫·蒂博戴、戈蒂耶·卡普鬆、溫頓·馬莎利斯、安迪·秋保等大師級人物先後登台。尤其,來自非洲大陸的歌唱家們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其中,南非開普敦歌劇院作為首次與北京國際音樂節合作的非洲藝術機構,更是為這次音樂節增添了獨特的色彩。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在物理距離上,開普敦歌劇院刷新了我們合作夥伴的最遠紀錄。這不僅僅是一次跨地域的合作,更是一次文化的跨越。無論距離多麼遙遠,無論聲音多麼陌生,我們的使命都是將最好的音樂團體引入中國,創造與世界同步的共同語境。這不僅是對音樂的追求,更是對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也正是抱有著這樣的一種初心,觀眾才有幸在保利劇院的舞台上看到了本屆音樂節的重頭戲半舞台版格什溫歌劇《波姬與貝絲》這樣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個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製作的全新版本,在上海交響樂團的伴奏下,通過精心設計的舞台道具和燈光效果,將觀眾帶入了1920年代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鯰魚街的場景,逼真的道具和精心編排的表演相得益彰,為觀眾提供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前夕,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與藝術總監鄒爽向南非開普敦歌劇院合唱團頒發了「年度藝術家」榮譽,以表彰他們在傳播南非傳統音樂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
格什溫歌劇《波姬與貝絲》半舞台版劇照。
讓音樂響徹城市的每個角落
自1998年創立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北京觀眾心中的地位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音樂作品以及演出活動本身。它不僅是一場萬眾期待的音樂盛宴,更是一個藝術融合、情感共鳴、友誼永存、充滿無限感動的交流平台。在每一年的金秋,音樂節都為北京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成為北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音樂與城市的互動在這一年度盛事中顯得尤為緊密,它們共同編織了一個秋天的文化記憶。各大地標性演出場地如國家大劇院、保利劇院、中山音樂堂等相繼亮起了燈光,成為了音樂節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國際音樂節與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合作,推出「樂動名園」系列活動,將音樂帶入了天壇公園的神樂署,實現了非洲音樂與古老中國建築的奇妙對話,同時崑山丁善德合唱團在北海公園的快閃活動也為市民帶來了驚喜;在北京的中軸線上,音樂快閃活動彰顯了「古都之脊」「文脈之軸」的獨特魅力。此外,啟皓中心、華爾道夫酒店、中央音樂學院、景山公園、通州區文化館等特色空間也成為了藝術家們公開排練、大師面對面等互動活動的場所。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也將北京變成了一座露天的音樂殿堂,讓人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