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話劇《正紅旗下》上海首演,促進京滬兩地文化交流與融合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11月7日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正紅旗下》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全新創排的《正紅旗下》在2023年初首演,此次是該劇第一次走出北京與外地觀眾見面。
演出合照。 攝影:李春光、王小寧
《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62年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以《小井胡同》等充滿京味兒的戲劇聞名遐邇的著名編劇李龍雲對這部作品進行了改編與續寫,使其成為一部完整的戲劇劇本,還原出一個具有時代印記的北京城。
全劇以老舍先生的自傳體形式呈現,如一幅歷史長卷般徐徐展開,娓娓道來。從「我」的第一視角將老捨出生前後、清王朝走向沒落時的北京城展現在舞台之上,猶如一面鏡子折射了當時社會的百態萬象。其中蘊含著對人性、家庭、民族等主題的深入探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劇中老北京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在亂世中家國情、民族情的表達,彰顯著作者的悲憫情懷和自我省察,讓觀眾得以穿越時空,窺探歷史的面容,感受時代變遷下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
演出現場。 攝影:李春光、王小寧
北京人藝選擇這部劇作為今年上海巡演最後亮相的一部大戲,原因何在?北京人藝院長、該劇導演馮遠征表示,「這樣的選擇和安排其實是對老舍先生的致敬。《茶館》作為開幕大戲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正紅旗下》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用兩部老舍先生的作品開幕和收官,既是對先生的致敬,也是北京人藝對話劇藝術、劇院精神傳承的最直接體現。」
該劇由院長馮遠征與青年導演閆銳共同執導,濮存昕、楊立新、梁丹妮、王茜華、於震、王剛、傅迦、吳珊珊等實力演員組成超強演出陣容。主創、主演團隊中既有成績斐然的藝術家,也有正值當打之年的中堅力量,更有初登舞台不久的青年演員。如此組合,不僅展現了強大的創作實力,更體現了北京人藝對話劇藝術的代代傳承。
鮮活立體的人物群像是這部作品的一大亮點,哪怕只有一場戲,也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導演馮遠征強調,「這是一部北京人藝建院70週年後上演的新戲,代表了人藝的全新面貌。不僅創作理念要新,也要有新的氣象。這部戲的演員梯隊年齡從20歲到70歲,充分體現了人藝的藝術傳承。」在談到對老舍先生形象塑造時馮遠征說,「老舍先生在舞台上穿梭,通過他的所聽所見所想所感聯結歷史和時間,多空間、多維度地去展現劇中情境。這種串聯的功能絕不是一個報幕員,而是參與者,始終強調老舍的‘在場感’。」
飾演老舍的濮存昕表示,「在上海的演出中會要求自己更‘穩’一些,希望帶給觀眾一個真誠、樸素的老舍形象。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不朽的,演好他的作品是自己更是文化傳承的責任。」楊立新在戲中飾演老舍先生的父親,他一來到排練廳就和大家研究表演細節,包括佈景的位置、演員之間的距離都一絲不苟,他說:「這部戲很難演,是一個要看人物的戲,需要演員有過硬的表演功力。這個戲集中了劇院各個年齡層次的演員,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後輩’不俗。」
作為劇中出場並不太多的女性角色,梁丹妮飾演的姑媽以可愛靈動讓人印象深刻,「在上海的演出,我會繼續深挖人物性格特徵,在細節多下功夫,姑媽是一個可愛的人物,是有女性靈動色彩的,我會加入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使人物 ‘出場就有彩兒’。」王茜華談到自己飾演的大姐婆婆時則表示,「這個人物是個極具特色且複雜的人物,她身上有劇本本身賦予的詼諧色彩,但是在表演的時候,我要格外認真地去演這個角色,這樣才能體現出她的獨特之處。」
在今場《正紅旗下》演出開始前,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副院長秦新春代表劇院向上音歌劇院贈送了錦旗,對本次北京人藝大規模駐演數週來對方提供的優質表演場地和駐場服務表示了感謝。
演出開始前,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副院長秦新春代表劇院向上音歌劇院贈送了錦旗。 攝影:李春光、王小寧
北京人藝話劇《正紅旗下》走進上海國際藝術節是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文化交流活動。它以深刻的主題、精湛的表演、精美的舞台設計和強烈的情感共鳴,為上海觀眾帶來了具有濃鬱北京特色的話劇作品,促進了京滬兩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據悉,上海的演出將持續到11月9日,之後《正紅旗下》還將於11月14至15日在南京江蘇大劇院歌劇廳、11月19至20日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