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京劇老電影遇上AI,北郵學生用新技術為京劇大師「換新顏」

學期過半,北京郵電大學選修「當京劇老電影遇上AI」這門「微課」的師生們,讓京劇大師程硯秋的電影作品「年輕了起來」。11月8日,在這門「微課」的結課現場,學生們分組上台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這部誕生於1956年的作品進行修復,讓原本52歲出演作品的程硯秋以青年時期的模樣出現在電影中。

新京報記者現場瞭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郵電大學啟動「前沿及交叉技術微課」,牽頭這門「微課」的老師、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郵智庫專家趙國君便有了「戲曲+AI」的想法。在過去的半個學期,來自該校經濟管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信息通信工程學院的5名老師共同參與,以複原老電影《荒山淚》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優勢,面向工科學生們開設了科藝結合的學科交叉「小課堂」。

課程開始前,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郵智庫專家趙國君介紹老電影《荒山淚》。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課程開始前,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郵智庫專家趙國君介紹老電影《荒山淚》。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嘗試用AI讓京劇大師「年輕起來」

這門微課共16個學時,每週2學時,在過去的這半個學期,每週二晚上7點到9點,來自北郵經濟管理學院、信息通信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多個學院的30名大學生齊聚在一間教室里,和5名交叉學科的老師們共同探討如何修復老電影。11月8日是他們的首次結課彙報,因為學生們課程安排不同,結課彙報分兩次進行。8日上午,四組同學分別上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大家要在課堂上解決的實際問題是,以京劇電影《荒山淚》中夜織一場為目標,用程硯秋年輕時的容顏再現此5分鐘影片片段。趙國君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拍攝了程硯秋此生唯一一部京劇電影《荒山淚》,於1956年發行上映。此時程硯秋已52歲,顏值身形已非巔峰。囿於時代技術,其舞台影像資料甚少留存,成為一大憾事。當下,技術不斷進步,AI在諸多領域取得卓越成效,她萌生了建立「微課」的想法,希望通過建立本科素質教育選修課「當京劇老電影遇上AI」,交叉師資團隊分工教學,讓學生們學習並利用專業技術,讓大師在這部電影中「年輕起來」。

學生們分組上台介紹自己的研究過程。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學生們分組上台介紹自己的研究過程。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彙報現場,學生分別播放自己利用專業技術修復的新版片段。老電影中,程硯秋的妝容難掩歲月痕跡,臃腫體態也與劇中人存在較大差距。同學們複原的電影片段面相年輕、身段纖細,角色也更顯清秀。「劇中主角張慧珠三十歲左右,恢復後才是合適的年齡段,和劇中人物的情況還是符合的。」「面相還不自然,需要再精細化一些。」「看著明顯年輕了,短時間內做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大師的神韻都在裡面了,探索的過程可以寫一篇論文。」老師們點評道。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現場學生們恢復程硯秋容貌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利用人工智能直接為大師換臉,通過大模型讀取20、30歲大師的面部特徵,利用人工智能替換到了電影作品中,而有的學生則利用美顏技術和AI相結合為大師「換新顏」。人工智能學院信息工程大三學生李響團隊生成的作品更穩定,他提到,在這幾節課中,他先後更換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大模型,有的清晰度提升但表情失真,有時情緒有了但面部出現了重影,多次嘗試之後才有了現在的作品。

探索多種解決方案,還原大師神韻

趙國君曾擔任過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秘書長,熱愛戲曲的她還在校內開設全校公共選修課《走進京劇藝術殿堂》《中國戲曲東方美學與智慧》等課程,而這門微課給她帶來了很多觸動,為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研究的主角,三個學院的5名老師每節課都會參與,師生一起討論課題。

「一開始學生們的方案一般,有的畫面很滑稽,有的還做出了卡通版的片段,有的甚至‘慘不忍睹’,大家邊笑邊思索如何能夠做出更好的作品,沒有人能夠‘摸魚’。」趙國君回憶道。這八節課,她負責介紹京劇知識並進行藝術點評,另外幾位人工智能老師、信息通信工程學院的老師負責講授專業知識,從技術上指導學生完成作品。

學生們展示優化前後的畫面。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學生們展示優化前後的畫面。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今天看到學生們的彙報成果還是很驚豔的,我負責技術方面的課程,因為擔心如果我提供一個技術,大家一致模仿後導致成果的趨同性,被我的上限所束縛,所以更偏向通識課,介紹了相關技術類型,讓學生根據需求自己設計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孟竹介紹了這堂課的設計。孟竹表示,學生們運用的超解像度重建、圖像增強、大模型生成等技術都是自己去搜索的,對他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每節課都能看到作品效果的迭代,每節課都有驚喜和進步。」

「我們為了保持程先生的儀態,沒有換臉,之前有失真的情況,後來又再次優化了,把‘鬼臉’的那塊重新‘跑了一下(用AI大模型單獨處理有問題的片段)’。」如此操作下,在特寫鏡頭中,為年輕版的程硯秋保留了眼神的韻味。「目前用的是免費模型,未來希望獨創並訓練屬於自己的模型。」國際學院電信工程及管理專業大四學生厲欣桐說道。

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對新技術的認知和運用能力

同學們有的是五人成組、有的三人成組,不僅學到了新技術,還收穫了「兄弟學院」的摯友。「‘京劇+AI’聽著就有意思,趕緊搶了這門微課。」李響回憶,一開始組內6個人彼此都不認識,但大家都主動把想法發進群裡,自覺分工,配合順暢。

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三學生張鑫介紹,學生們使用的軟件都來自代碼託管平台,小組成員的思路是先將老電影畫面變得清晰,再利用AI技術換臉。因為5分鐘的原影片里有大場景和特寫鏡頭,不同的場景使用的工具也不同,他們通過實踐發現了不同修復工具在不同場景中的優勢和劣勢。

採用不同的技術,學生們優化的效果不同。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採用不同的技術,學生們優化的效果不同。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對於新處理的畫面,大師靜態表演時狀態穩定,而有的作品在轉身、側首時,面部、眼角仍然會模糊、跳幀,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三學生臧雲賀介紹,人臉識別是對於臉部特徵的識別,包括三維臉部識別,基於大模型識別的局限性,轉臉時會出現本征偏移的現象。「我以前對人工智能的瞭解偏向於運用,不瞭解底層原理,上手操作後才發現大模型比較死板,只是教條的處理,瑕疵都需要人工調整。」國際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童語錚說道。經過這次學習實踐,學生們也對大模型袪魅。

「下一步可以考慮在一個學期內多開這類優質‘微課’,讓更多學生受益。」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錦繡也到現場觀看了學生的彙報。她表示,「金課」的標準是提倡「兩性一度」,即創新性、高階性以及挑戰度,這門課在標準之上還重點體現了學科的交叉性,學生「搶課」體現出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北郵今年首次設立「前沿與交叉技術」系列微課,在AI時代,希望將前沿的、交叉性的學科知識迅速融入課堂教學中。

張錦繡介紹,北京郵電大學在今年製訂2024版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中,重構素質教育課程體系,面向所有專業開設人工智能引論、計算機概論、信息通信概論、領導力與可持續發展、設計思維5門新生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識課,加強培養學生超越機器的審美能力、想像能力、共情能力等核心競爭力,此次「當京劇老電影遇上AI」前沿微課還融合了對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的內容,使同學們瞭解了AI技術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應用,提升了對新技術的認知和運用能力,「這樣的課堂效果讓我覺得很驚喜」。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