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台:走出一條「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路徑
「COP29應該給國際社會信心和希望,解決全球如何‘落實’雄心問題,證明國際社會具備實施手段和支持藍圖、能夠團結合作推動轉型。只有這樣氣候‘雄心’才不會淪為空談和實現其他目的的工具。」《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4年度報告》在闡述中國對COP29的基本立場和主張時指出。
11月11日至2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辦。當地時間11日,「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邊會」在中國角舉行。
作為唯一受邀參會分享典型案例的中國企業,茅台集團總經理王莉從「產區、產業、產品」三個維度分享了茅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路徑。
近年來,茅台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4年會、2024全球ESG領導者大會等多個國內外重要活動中,積極分享其在綠色生態和減排領域的實踐經驗,向全球展示了中國企業如何在生態優先戰略的背景下,把握機遇並應對挑戰的生動實踐。
保護「綠色產區」 共建美好格局
源自烏蒙山北麓的赤水河,四分之三流域都在大山中,是長江上遊唯一一條自然流淌的河流,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及較為完整的生態環境。由於山高穀深,赤水河中下遊存在一定幹熱河穀氣候影響,位於大婁山脈西段北側的茅台酒核心產區,活躍著富集千年的多樣性釀酒微生態,營造了釀酒的最佳環境。
好山好水釀好酒,好酒出自好產區。茅台酒之所以香飄世界,離不開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的良好生態。保護好產區生態,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更是茅台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茅台累計捐贈超過4億元人民幣,用於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累計投入20億餘元建設循環經濟;投資3.8億餘元進行冷卻水循環利用改造,實現冷卻水循環利用全覆蓋;持續推進廢水治理,高標準嚴要求規範處置;推動「煤改氣」技改,實現綠電100%覆蓋;推進大氣治理,區域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7%;編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積極履行企業責任……茅台一直積極倡導並維護赤水河流域生態系統的平衡,構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堅固生態防線,探索出一套可複製推廣的技術指南、運營規範以及標準體系,為赤水河流域保護輸出了「茅台方案」,做出了茅台貢獻。
同時,茅台正在籌備設立赤水河生態公益基金,與地方政府、白酒企業、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多樣化的有力措施也收穫了顯著成效。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和茅台等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赤水河的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正在加速推進。通過細緻入微的科學治理措施,赤水河再次見證了鰻鱺、鱤、異鰾鰍鮀和紅唇薄鰍等珍稀物種的回歸,這些物種已經消失超過20年,這無疑是赤水河生物多樣性恢復的有力證明。
「一直以來,茅台始終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保護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產區生態。」王莉在案例分享時表示,未來,茅台將統籌區域生態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因地製宜支持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碳彙開發以及生態旅遊,協同推進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
發展「可持續產業」 維護生命共同體
赤水河穀逶迤青山攔截了風雨,形成了特殊溫度、濕度、海拔等環境因素,催生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被譽為「黃金河穀」。微生態的平衡是中國名優酒企命脈的最根本所在。可以說,赤水河的生態系統平衡與茅台的醇香風味,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茅台深知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產力和競爭力。通過綜合利用酒糟、稻草等生產固廢,生產生物質沼氣、有機肥、飼料等產品,形成從資源到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從不能再取酒的酒糟,到食用菌培養基、燃料、飼料、肥料等資源化利用,既有效完成了經濟循環與產業幫扶,又在林下實現了「借綠興農」,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美好交彙,紮紮實實地讓「可持續產業」在茅台成為現實。
此外,在提升產業鏈綠色化水平方面,茅台積極研究運用高濃度低毒性廢水轉化為碳源、PHA等資源化技術,難降解小分子化合物的綠色處理方法,以及如何變「工程尾水」為「生態活水」的實現路徑,正在實驗二氧化碳熱泵和餘熱回收技術聯用降低釀造過程的碳排放,以期為行業的能源結構轉型,汙染物質治理和節能減排提供技術示範,進一步提高白酒產業綠色化水平。
王莉表示,於茅台而言,15.03平方公里核心產區內獨特的「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其中已發現的1946種微生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茅台始終堅持以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為基礎,推動產業可持續綠色化發展。
釀造「生態產品」 實現價值轉化
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共存一直是全球傳統製造業轉型與升級過程中的關鍵議題。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進程中,無數中國企業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茅台也不例外。
茅台酒源於獨一無二的自然釀造環境,加上具有自然混菌接種、開放式固態發酵、甑桶固態蒸餾,陶壇長期儲存,以酒勾酒等工藝特徵,是名副其實的生態產品。近年來,通過依託茅台酒地理標誌保護區,設立貴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標誌保護生態示範區,探索出了一條以茅台酒為產品媒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生態+文化」模式,總結出「點綠成金、護微提效、以文鑄綠、借綠興農、創製賦能」五個典型轉化經驗,實現了極大的價值轉化。
在王莉看來,這樣的價值轉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茅台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態,以高粱、小麥和水作為釀造原材料,充分發揮微生物的作用,釀造出茅台美酒,銷往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唯一千億人民幣級別的超級大單品,鑄就了「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地位。2024年前三季度,貴州茅台實現營收12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5%,「綠水青山」持續向「金山銀山」轉化。二是經濟價值向生態價值轉化。茅台始終感恩自然生態,將年度營收的1.5%作為環保專項資金,通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開展「雙碳」行動、實施節能減排等等,廠區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積極構建起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綠色低碳、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間」。
茅台在可持續發展的深耕與探索不止於此。2023年,茅台以爭創EFQM全球獎為契機,全面引入EFQM雷達模型,借助其前沿的理念和方法論,為企業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並榮獲EFQM全球獎(七鑽)暨「鼓舞人心的文化」傑出成就獎,成為EFQM全球獎採用新標準評審後,首家獲得七鑽的中國企業。此外,在榮獲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標誌保護生態示範區榮獲第七批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後,2024年,貴州茅台又先後獲得省級與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並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實現了從B級到BBB級的飛躍,其評分在國內外白酒行業中高居榜首。眾多榮譽的獲得,是對茅台在綠色製造方面成績的認可,也為白酒行業樹立了綠色發展的新典範。
當然,廣泛的價值轉換還在茅台持續深入,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正如王莉所言,茅台通過科學測算一瓶茅台酒的「碳足跡」和「水足跡」,明確重點環節,採取措施降碳減水。預計到2030年,每一瓶茅台酒全產業鏈的碳排放和水消耗將分別降低20%和30%以上,「金山銀山」將持續向「綠水青山」轉化。
正如茅台集團所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對自然生命力保持敬畏和尊重,同時順應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確保萬物得以生生不息。酒,誕生於洪荒,存續於邦國,繁榮於盛世,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意義的產品之一。茅台酒從農耕文明中走來,在工業文明中綻放,洋溢著中國人的性情與文化格調。百年茅台,以敬畏與感恩之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順應自然法則,守正創新,持之以恒,香飄世界。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