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控糖行為調查:近7成有控糖意願,對甜味劑接受度存在差異

近年來,隨著公眾對於營養健康關注度的大幅提升,「減糖」成為更多人邁向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一步。近期,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發佈《中國消費者糖認知狀況及控糖行為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七成消費者有控糖意願,近八成消費者認為控糖重點是食品及飲料,但其實廚房用糖才是我國城市居民攝入糖的第一大來源,應當從自家廚房開始,適應和培養清淡口味。

在代糖方面,報告顯示,消費者對甜味劑接受度存在差異。對於控糖行為,有專家表示,控糖不是要戒「糖」,飲食健康的關鍵是合理膳食、吃動平衡。

近七成消費者有控糖意願

報告顯示,68%的消費者有控糖意願,年青人、體重焦慮人群的控糖意願更加強烈。但《中國城市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指出,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攝入9.1克糖,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25克以內的建議。此外,居民攝入的糖僅佔膳食總能量的1.9%,最高為3歲—6歲組,佔總能量的3.4%,也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10%。

資料顯示,糖作為甜味物質,對滿足舌尖上的需求有重要功能。糖只提供能量而不提供其他營養素,糖攝入過多,會影響能量及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平衡,長遠來看,對健康不利。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表示,目前我國居民攝入的糖並不算多,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控糖不如控鹽、控油和控制總能量攝入重要。但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近20年來,我國食糖年生產量增加一倍多,13歲—17歲、3歲—6歲年齡組中,分別有4.1%、4.8%的個體糖攝入供能比超過10%,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而不能忽視。

糖主要攝入途徑是餐飲

報告顯示,78%的消費者認為應控制食品、飲料中的糖。但其實,廚房用糖才是我國城市居民攝入糖的第一大來源,其貢獻率是含糖飲料的2倍左右。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表示,人們普遍將「減鹽、減油、減糖」的焦點放在超市貨架上的食品和飲料,卻忽視了一日三餐的決定性意義。實際上,鹽油糖的主要攝入途徑都是餐飲,包括家裡做飯,這是當前中國人的膳食結構造成的,應當從自家廚房開始,培養和適應清淡口味。

不過,消費者卻不能精準識別「糖」,上述報告顯示,能準確識別含糖配料的消費者不足10%。如蔗糖的識別正確率僅有80%左右,常用的果葡糖漿、蜂蜜、濃縮果汁、果醬的識別正確率均不足50%。有趣的是,還有不少消費者將不提供能量或僅提供較少能量的甜味劑(代糖)識別為含糖配料。

甜味配料的識別錯誤率。 報告截圖甜味配料的識別錯誤率。 報告截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閱讀食品營養成分表有助於公眾更清晰地瞭解食品的糖含量,消費者要學會自主選擇和搭配出健康的膳食。

甜味劑接受度存在差異

近年來,代糖(甜味劑)愈發受到歡迎。數據顯示,有60%以上的消費者受健康驅動選擇無糖,但有38.5%的消費者對甜味劑的安全性心存疑慮。

陳君石指出,甜味劑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為深入的食品添加劑,其應用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檢驗。《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顯示,我國同其他國家、地區一樣,對包括甜味劑在內的食品添加劑實行嚴格的上市前審批制度,食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定,科學、合理地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對於不同的代糖,消費者的接受度也不同。上述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不同甜味物質的接受度存在差異,對糖醇類低倍甜味劑接受度明顯較高,其中木糖醇的接受度甚至超過蔗糖,這可能與相關行業長期持續的消費者教育有關。

事實上,各種甜味劑都是以同樣基準進行安全性評估,各國權威機構和管理部門都認為,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鍾凱認為,消費者對「人工合成」的誤解根深蒂固,未來加強科普的同時,可能需要繼續開發羅漢果、甜葉菊等公眾接受度較好的天然甜味物質。

改變嗜糖、嗜甜飲食習慣

《「科學三減智慧用糖」聯合提示》建議,公眾應改變嗜糖、嗜甜的飲食習慣,比如以果蔬、牛奶、原味堅果、飲用水和茶等代替甜味零食和飲料。鍾凱表示,飲食健康的關鍵是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包括主動控制對甜食的過度追求,而不能只是把希望寄託在甜味劑上。

陳君石指出,食物多樣、吃動平衡是飲食健康的核心,控制總能量攝入是防治超重、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的重要途徑。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長期偏高的人群、體重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等有控糖需求又喜歡甜味的人群,可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合理選擇以甜味劑替代糖的相關產品。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