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藥健康產業衝刺萬億級,產業規模增速達9.48%

11月13日,北京舉辦「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去年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已達9761億元,北京多項前沿突破性技術領跑國際。

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將在11月22日開幕。論壇採用「1+8+1+N」的模式,將舉辦20餘場活動,上百位頂尖專家將圍繞醫藥領域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生態構建等議題,共話開放創新,共謀發展機遇,為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昌平區供圖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昌平區供圖

北京多項前沿突破性技術領跑國際

記者獲悉,2018年起北京滾動實施醫藥健康三年「行動計劃」,前五年年均增速達7.9%。到2023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已達9761億元,較2022年8916億元增長9.48%,也為今年實現萬億級躍升奠定堅實基礎。

在醫藥健康領域,北京多項前沿突破性技術領跑國際。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龔維冪在會上舉例提到,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丹恩宏魁榮獲2024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化學重編程技術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成果正在加速轉化。

同時,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高彩霞團隊開發的大片段DNA精準定點插入的基因編輯新工具,入選英國自然雜誌「2024年值得關注的七項技術」。腦科所羅敏敏團隊開發的「北腦二號」在國際首次實現非人靈長類對二維運動目標的腦控攔截。北京大學高家紅團隊研發的新一代腦磁圖儀,實現國際首例無線腦磁檢測,為腦重大疾病診斷提供新工具。

龔維冪提到,隨著深化開放創新,一批知名外資企業也開始在京投資佈局。今年,8家知名外資藥械企業在京新設研發或創新主體,其中,輝瑞新設北京研發中心,丹納赫新設北方創新中心,滬亞生物設立中國總部,均為首個在京實體。

北京市民具有科學素質比例居全國首位

發佈會上,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曉勘介紹,在創新生態方面,北京市科協突出學術引領,今年以來,依託中關村論壇、服貿會、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重大平台,組織動員北京醫學會、北京中醫藥學會、北京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教育研究會等醫藥健康領域科技社團舉辦6場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8場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在第27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130餘場學術活動中,25場涉及醫藥健康領域。

同時,北京注重科學普及,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劉曉勘提到,2023年北京市公民具有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7.68%,居全國首位。在科普醫藥健康相關領域的過程中,發揮「全國科普日」示範引領作用,組織生物科技企業、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廣泛開展衛生健康科普系列活動,組織醫療專家深入社區和鄉村開展義診和健康知識諮詢。

據介紹,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自2017年實施以來,資助培養醫藥健康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322人。未來,北京市科協還將繼續發揮組織網絡廣泛、人才資源密集的優勢,加強與醫藥健康領域創新主體的合作,共同服務首都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今年北京新增8個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

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醫療資源豐富,擁有眾多標誌著中國頂尖水平的科研院所,彙聚眾多產業領域的領軍研究人才。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立新在會上提到,北京突出的區位優勢為創新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周立新在會上介紹,醫療器械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高精尖產業之一,總體呈現「創新快、產品優、賽道新」的特點,在國家、北京市政策的支持下,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形勢強勁,正在加速從「製造」向「創造」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北京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092家,規模以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9家,上市企業23家。

在創新醫療器械方面,北京具有顯著的領先優勢。周立新提到,今年,北京新增8個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累計獲批71個,佔全國近四分之一。此外,本市還獲批42個人工智能產品,數量居全國第一,在影像輔助診斷等「AI+醫療器械」新賽道上表現優異。

創新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策環境的沃土。除了機制改革和出台相關政策外,周立新特別提到,北京市藥監局已設立三家「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專注於本市醫療器械的研發、臨床和生產全鏈條服務。今年以來,創新服務站已服務企業超過1000家次,共解決諮詢問題超過2000件。指導本市企業對接國家藥監局牽頭成立的3個創新合作平台,促進優勢項目轉化。

昌平區今年醫藥健康產業收入力爭達千億元

11月22日,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即將開幕,本次論壇以「探索生命 共創未來」為主題,採用「1+8+1+N」的模式,將舉辦20餘場活動。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創辦於2022年,已成功舉辦兩屆,是昌平區以開放姿態融入醫藥創新的重要交流平台。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昌平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柳強介紹,2021年以來,昌平醫藥健康領域市場主體新增549家、累計達到2000家;規上企業新增118家、達到308家。過去三年,昌平醫藥健康產業收入、產值年均增速分別為10%、16.6%,2023年分別達到910億元、370億元,2024年全口徑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實現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目標。截至目前,昌平區累計獲批1類創新藥11個、創新醫療器械28個,佔全市的40%、全國的10%。

隨著產業集群持續做強,今年年初北京市合成生物製造技術創新中心、中關村合成生物製造產業集聚區在昌平實現「雙揭牌」,目前已經彙聚77家央企和科創型企業,累計在談和儲備招商目標企業超100家。

在產業空間拓展方面,昌平加快生命科學園三期開發建設,集中佈局了4個醫藥健康標準廠房項目,目前三個項目已實現或即將完工,今年年底起將陸續釋放高品質醫藥健康產業空間75萬平方米。未來3-5年還將新供應高品質醫藥健康產業空間500萬平方米,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空間保障。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