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生命科學園丨醫藥健康產業衝刺千億元大關,昌平有何底氣?
11月22日,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將在昌平區開幕。新京報記者瞭解到,論壇創辦於2022年,今年是第三次舉辦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昌平醫藥健康產業也將在今年衝刺千億元大關。過去一年,位於昌平區的生命科學園有何亮眼成果、完成了哪些突破?產業準備邁入千億元台階,有何底氣?
論壇開幕前夕,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生命科學園。園區里的企業與科學家,他們能為視障人士帶來光明,也會以創新技術給口糧作物改良基因。600多家創新型企業,已經在這裏形成了全產業鏈資源聚集。
基因新藥將為視障患者打開「新視界」
近乎全盲的視障人士,有多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光明?在昌平區生命科學園里,一家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基因治療的企業,有望為視障人士打開「新視界」。園區內,健達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成立兩年多,已經有兩項新藥管線進入IIT臨床試驗,其中基因治療失明項目GA001於2024年1月24日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
企業副總經理於濤告訴記者,自主研發的一款針對失明群體的基因治療新藥,其核心技術是企業研發團隊自主發現了一種對光超級敏感的新型光敏蛋白,利用腺相關病毒(AAV)作為載體將本團隊自主研發的對光超級敏感的感光蛋白表達在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中,可以賦予視神經節細胞感光功能,最終幫助患者恢復視覺功能。
「許多視障人士的感光細胞雖然死掉了,但神經元沒有損傷,那麼我們的感光蛋白可以起到代償作用,讓神經元兼顧感光和傳遞信息的功能。」於濤介紹,作為基因藥物,雖然只需要一次性給藥,但後期仍需患者配合一段時間的恢復性訓練。他提到,在現階段,用藥的9名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訓練後,視覺光感已經有所改善,效果最明顯的一位患者,甚至可以識別一部分字母,「她與我們分享自己最高興的事情,是第一次看到自己14歲孫子的身形輪廓。陽光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家人眨眼睛。」
於濤介紹,該藥物預計明年註冊藥物臨床實驗,預計在未來5-7年左右的時間內,服務全球患者。
生物育種為作物性狀改良提供新方法
在11月13日北京舉辦的「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龔維冪曾提到,北京已集聚80餘家合成生物製造領域創新企業,化工、食品、醫藥等領域的在京重點央國企也在積極佈局新賽道。他特別提到,其中有企業通過合成生物技術改造的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從20%提高到80%。
這家企業也位於生命科學園。北京齊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1月,已搭建起世界級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公司首席執行官張蓓介紹,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核心技術體系,能夠實現基因的精準敲除、堿基替換、基因表達精細調控以及大片段DNA精準插入等複雜的多重基因/基因組操作,相應技術已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等頂級期刊發表,該技術也入選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佈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具體而言這些技術如何發揮作用?張蓓以小麥作物舉例:白粉病是小麥生長過程中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從前治療白粉病一般需要給作物用藥,而通過我們的技術,只需要精準改變作物內部的基因,無須引入外來基因,就能讓其得到很好的抗病性狀。」
這意味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地篩選馴化不再是人類得到良種的唯一選擇,「技術為作物性狀精細改良提供了新方法。基因編輯的好處在於,當我們有確切的需求,就能做精準的改變。」張蓓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已實現對多個糧食及經濟作物的農藝性狀及品質性狀的精準改良。
科興高精尖成果轉化基地落戶新空間
新京報記者獲悉,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位於未來科學城西岸,總面積約7.2平方公里,分三期規劃建設。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的生命園三期,目前正在加速建設。
其中,飛鏢三期項目完成供地並實現開工,科興高精尖成果轉化基地、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國際生物工程中心一期主體工程完工,雲穀園三、四期項目即將投入使用,年內竣工標廠面積約50萬平方米。
11月初,記者在生命科學園三期龍城地塊看到,由樹葉狀建築群組成的科興來福城已經拔地而起。該建築群佔地約90畝,將成為科興高精尖成果轉化基地。
記者瞭解到,基地總建築面積將達12.3平方米,去年6月已經封頂,目前正處於項目竣工驗收階段,預計將在2025年2月迎來第一批辦公人員。科興控股研發總經理胡雅靈告訴記者,企業依託科興控股在生物醫藥領域產業優勢,致力於生物醫藥高精尖成果轉化,扶持孵化同行業優秀企業。
「我們提供的其實不光是一個場地,本身也有比較成熟的上下遊產業平台管理經驗,以及產品註冊、商業市場拓展的能力,也能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落成後這是一個整體完整配套的產業園。」胡雅靈表示,園區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將承載不同功能,未來科興企業總部也將落地園區。園區內還將設置空間,規劃生命科學博物館、美術館等場館對外開放。
昌平醫藥健康產業衝刺千億元大關
新京報記者從昌平區瞭解到,2023年,昌平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910億元,今年產業收入預計將突破千億元。
昌平區作為北京重點打造的創新產業帶和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區內的未來科學城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樞紐型主平台。而位於未來科學城西岸的生命科學園,經過20多年發展積澱,已經成為國內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專業園區,是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
生命園管委會副處長張馨告訴記者,當下,昌平區以生命科學園為核心,聚集了一批頂級研發機構,彙集了300多名戰略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入駐了600多家創新型企業,形成了全產業鏈資源聚集,成功晉級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國科協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張馨提到,11月22日,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即將開幕。舉辦本屆論壇,不僅對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促進全市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北京昌平打造「生命穀」品牌、優化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生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產生積極的引領帶動作用。未來,這裏也將聚焦打造醫藥健康千億級產業集群,持續拓展生命科學創新走廊產業空間縱深,提升產業政策、優化創新生態、完善服務配套,打造北京市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醫藥產業發展「樣板間」。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