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北部又一座社區公園建成開放
新京報訊 據「北京海澱」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位於海澱區冷泉西路的黑龍潭南側綠地改造項目正式完成並對公眾開放。
該項目由海澱區園林綠化局主持並開展建設。據設計負責人王希昌介紹,該項目在冷泉西路的東西兩側,其中北側緊鄰黑龍潭路和京密引水渠,南側緊鄰居住區,總面積約10公頃,今年4月份開始建設,10月底建設完成。
王希昌介紹:「該社區公園設計前期,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就對周邊社區進行了實地調研,瞭解到由於坑塘缺乏排水下遊,導致汛期易積水、發臭。此外,服務設施也較為匱乏,無法滿足周邊居民的日常使用需求。」
於是,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結合雨水調蓄,消除原坑塘積水不流通、發臭、滋生蚊蠅問題。同時,從民生痛點需求出發,設置了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場地,打造環境友好的示範性公園綠地。
該項目將「山·泉·林語」的理念充分與冷泉片區的歷史風貌相結合,與西山林語居住片區的切實需求相結合。「山」既是區域地貌的縮影,也是場地地形起伏的寫照;「泉」既是冷泉地區的歷史風貌,也是場地文化底蘊的彰顯;「林語」既是呼應西山林語居住片區,也是林下歡聲笑語的美好願景。
社區公園分為了東西兩個區,東岸使用人群較少,偏安靜,作為康養漫步區,佈置林蔭步道、健身場地、林蔭廣場、小微濕地等節點,營造出一片寧靜的休閑天地。西岸使用人群較多,偏熱鬧,作為休閑活動區,佈置銀杏廣場、兒童樂園、悅動青年、公共廁所、風雨連廊、乒乓球場等節點,為不同年齡段的遊客帶來活力與歡樂。
公園在種植上,採用「融合現狀植物底色、重塑植物搭配結構、凸顯節點繁華似錦」的策略,打造「春賞百花、秋賞葉、夏有綠蔭、冬有鬆」的特色。
公園內種植區分為一般種植區、重點種植區和主題種植區,整體營造主次搭配、精野結合的種植氛圍。其中,一般種植區保留現狀林木骨架,增加花灌木和少量地被;重點種植區採用彩色葉植物,祖灌草立體搭配,季相豐富;主題種植區特色鮮明,有觀賞草種植區、雨浪花園野趣種植區,突出生態性、觀賞性。
該公園的建成,不僅切實解決了民生痛點,還鞏固了區域生態基礎,為冷泉片區1.7萬居民提供了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全齡友好的社區公園。未來,區園林綠化局將積極開展基層調研活動,為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綠色空間。
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