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或成美國貿易戰下個目標
【印媒:#印度或成美國貿易戰下個目標#】《印度快報》網站11月13日發表題為《美國不斷變化的貿易戰,目標過去是日本,現在是中國,下一個會是印度嗎?》的文章,作者為拉維·杜塔·米什拉,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在短短幾十年里,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和全球主要出口國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使大量人口擺脫了貧困。這一過程沒有遵循西方主導的政治經濟秩序。然而,對全球主導地位的爭奪將貿易戰帶到中國的家門口,因為美國在唐納德·特朗普的第一個白宮任期內放棄了自己曾經倡導的自由貿易原則。
特朗普針對「廉價」進口商品的民粹主義論調為他贏得了可觀的選舉收益。這種論調的背後是美國以前在尋求經濟主導地位時使用過的老套路。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對日本發動了一場相似度非常高的貿易戰,指控日本「提供政府支持」和「竊取知識產權」,如今又把這些罪名加在中國產品頭上。當年,隨著索尼和豐田等品牌開始主導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和汽車市場,日本已對美國構成威脅。
貿易經濟學家認為,最符合印度利益的做法是,倡導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並在維護基於規則的貿易秩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以保障印度未來的增長。專家警告稱,印度製藥業和服務業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因為在這些領域,美國和印度競爭激烈。
羅伯特·萊特希澤是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可能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擔任類似職務。這或許預示著,特朗普帶頭打響的、以將製造業崗位帶回美國為目標的貿易戰會成為貿易領域的新重點,而包括印度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可能成為靶子。
貿易專家表示,富裕國家為獲得全球主導地位而扭曲貿易規則,這可能會傷害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國際貿易專家、印度外貿學院世界貿易組織研究中心前主任阿比吉特·達斯說,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可能會出現更多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行為,而關稅報復可能是印度應對美國徵收的任何額外關稅的唯一有效手段。事實證明,當印度提高對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以回應美國對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時,這種做法是成功的。在美國總統喬·拜登執政期間,印度和美國雙方達成和解。
達斯告訴《印度快報》記者,美國對中國展開的貿易戰與其說是關乎貿易,不如說是為了遏製中國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他說:「當然,如果有錢有勢的人無視貿易規則,那麼印度將會承擔後果。今天的目標是中國;幾十年前是日本,明天可能是印度,只要未來美國認為我們在某些領域構成威脅。事實上,在製藥領域,我們已經在他們的雷達上了。」
達斯還說:「今天針對中國的所有指控都與曾經針對日本的指控相似:商品質量低劣、竊取知識產權、傾銷——幾乎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日本在安全領域依賴美國,而中國不依賴美國。美國可以讓日本屈服於自己的意志,但它無法對中國做同樣的事情。」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總幹事兼首席執行官阿賈伊·薩海表示,特朗普政府把關稅當作工具,目的是迫使貿易夥伴達成對美國更有利的協議,以及保護美國國內產業。他說:「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從2019年的250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500億美元,這可能不符合特朗普的喜好……特朗普過去徵收的關稅主要針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歐盟,對印度的影響有限。」
薩海還說,在特朗普2.0時代,如果貿易失衡被認為對美國工業有害,那麼印度可能會面臨新的壓力。美國可能會利用關稅在知識產權、勞工標準或數字貿易政策等問題上向印度施壓。
他說:「更廣泛的關稅政策將影響印美兩國存在競爭的行業,比如製藥、信息技術服務、紡織品和鋼鐵。如果美國對一系列印度商品徵收關稅,那麼紡織品、製藥、寶石和珠寶以及信息技術服務等印度關鍵行業的出口可能減少,因為美國是印度此類產品和服務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編譯/卿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