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
從青藏高原出發,一條向北,一條向南,永不相交。千百年來,長江和黃河,兩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是這樣,一南一北,塑造山河,孕育文明。直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橫空出世。
長江和黃河,如何實現歷史性相遇?兩條世界級大河的握手,又會給未來的中國帶來什麼?
湖北廣播電視台《水下的故鄉》攝製組帶你探訪。
江水奔向河水
一路北上,基本自流
在南水北調中線,長江水與黃河的相遇,是一場充分利用地形地勢的藝術。
在河南省淅川縣,矗立著中線工程的「水龍頭」——陶岔渠首。一旦開閘,長江水便會從水庫湧入干渠,坐上一條一路向北的巨型滑梯。
原本,要實現滑梯平滑,沿線海拔不夠的地方,需要往高填,海拔過高的地方,則需要往下挖,這意味著海量的挖填。幸好,大部分工作,都被大自然提前完成了——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就坐落在中國地理階梯的分界線上。
「圖上黃色的是二級階梯,比較高,綠色的則是三級階梯,比較低,南水北調中線基本壓著分界線。」工作人員介紹:「這樣工程施工的時候,就可以沿著地理階梯找坡度,左一點就高,右一點就低,雖然俯瞰河道彎彎曲曲,但從截面看,卻是一條相對平滑的滑梯。」
南水北調中線起點湖北丹江口、終點北京團城湖之間,水平距離一千多公里,垂直距離接近一百米。靠著這樣一條平均每10公里降1米的滑梯,南水得以不靠泵站、不坐電梯,一路自流北上。
陶岔,是南水北調中線的起點,也是長江水奔向黃河的起點,此處的長江水距離黃河,還有200多公里。
江水不犯河水
滔滔江水,穿越黃河
離開陶岔,繼續向北,映入眼簾的就是「水上立交」奇觀——湍河渡槽。這條架空的水槽,是世界上最大的”U”型渡槽工程,遠遠看去,就像一把插在河床上的梳子,「馱著南水,水上運水」。槽里是潑天的流量,只要一個半小時,就能裝滿整個北京昆明湖。
(湍河渡槽工程)
為什麼要用渡槽運水?原來,為了保證調水水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渠實行封閉式管理,逢山打洞、遇水架槽,與沿線河流、道路全部立體交叉,避免交彙。
很多時候,跨越河流、道路,渡槽都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南水也不得不低頭,改為利用倒虹吸原理,從障礙底下穿過——就比如遇上黃河。
黃河上為什麼不能架槽?在河南鄭州北面的玉米地裡,工程人員也一定有過無數個陷入思考、難以入眠的夜。
最終一句民間俗語,終結了難題,那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多淤、多決、多徙!黃河含沙量大,河床的遊蕩、河槽的衝淤、雨季的洪水,都會對架在其上的工程,造成難以預估的風險。在這樣的沙河上建渡槽,就像在泥水裡插了一把梳子,不僅南水不安全,也影響黃河河段的後續開發。
考慮此處還是7級地震區,幾經對比,專家們最終決定,在黃河河床下40米左右的地方,打兩條3km長的隧洞,讓南水穿越黃河。
於是,2台盾構機,各帶著一百多塊刀片,出發了。
( 穿黃工程北岸豎井中盾構機的始發現場)
它們要在黃河河床底下打兩個大洞,讓南水北調的長江水穿越黃河,從黃河的南岸流到北岸。
因為南北兩岸6米的高差,受倒虹吸原理影響,到北岸時,長江水會噴湧而出,相當壯觀。
在黃河下施工是一種什麼體驗?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因為河床下的土很黏,施工就像在「牙膏里打洞」。在穿黃工程設備陳列園,還有圖片演示著工程師們和天險鬥智鬥勇的過程——一邊用盾構機掘進,一邊用注漿管片拚出直徑近9米的大管子作為支撐,一邊還要注漿讓黏性土壤變硬,這才使得隧洞的施工變成可能。
穿越黃河只有三千多米,但五百多人幹了足足8年。如今通過照片,還可以感受到,隧洞貫通的那一刻,工作人員顫抖的手、激動的心。
(2009年12月,穿黃工程隧洞順利貫通)
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的咽喉,也是兩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隔空握手」的地方,此處的長江水距離黃河,還有40米。
江水攜手河水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
那麼,長江水會零距離接觸黃河水嗎?
答案是——會。
在《水下的故鄉》攝製組的探訪中,我們三次見證了黃河水和長江水的交融。
第一次,在穿黃工程的退水口。
退水口是水利工程用來排除多餘水量的出水口。在那裡可以看到,綠色的長江水和黃色的黃河之間,只隔了一條堤壩。在長江水量豐沛的時候,穿黃工程就會打開退水口,退一些長江水,讓它漫過堤壩,對黃河進行補水。
第二次,在永定河。
當北方缺水時,人們首先不會想到遠在南方的長江,而是會向黃河借水,哪怕它的水量只有長江的1/17。然而,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沿線各省的需水量,早已遠遠超過了黃河的徑流量。南水北調,救的不僅是缺水的北方,更是黃河本身。
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就見證了長江和黃河攜手。2021年,永定河在斷流25年後,第一次實現全線通水,重新成為「流動的河」。數據顯示,這一次流動一共借了2.06億立方米的水,包括當地水、引黃水、引江水和再生水等,其中引黃水超過1億立方米、引江水7503萬立方米,佔到了總補水量的8成。長江+黃河,帶來了重新流動的河。
第三次,在雄安新區。
中國南北兩大河流的攜手,還將帶來更多可能。眼下,被譽為「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長江+黃河,正在為雄安新區的發展,提供生態支撐。
(雄安新區)
白洋澱是雄安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90年代起,由於上遊河流陸續枯竭,白洋澱幹了補,補了干,陷入了干澱危機。修復白洋澱生態,穩定補水勢在必行。
雄安新區設立後修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水利工程,就是白洋澱引黃泵站。黃河水從此成為了白洋澱生態補水重要且穩定的水源,年補水量超過1億立方米。另一方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途經白洋澱上遊的多條河流,在保障雄安區生活生產供水的情況下,長江水也通過上遊河流,間接為白洋澱補水。
在2021年,白洋澱全域還清,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至地表水III類標準,並一直保持至今。
「經過治理,白洋澱水質好了,裡面的魚吃起來特別好,來白洋澱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西街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少華說。依託白洋澱日益向好的生態環境,澱邊村發展起了旅遊產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今年五一西街村一家集體所有的農家樂接待量達到了5000多人。「這樣一來,每年可以多帶來二三十萬元的收入。」
如今,雄安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基本由南水北調而來的長江水供應。在距離雄安新區50多公里處,南水北調中線雄安調蓄庫正在建設之中,建成後將形成7000畝水面,蓄水規模相當於一座大型水庫,未來將為雄安新區的後續發展,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10週年。這項世紀工程到底改變了什麼?南水北調中線源頭的水到底怎麼樣?9月初,來自北京的水下攝影師祁昊帶著300-400斤的潛水裝備,踏上了從北京前往湖北十堰的旅程。他要跨越1432公里,潛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替南水北調的移民們,看看他們早已沉入水下的故鄉。湖北廣播電視台攝製組記錄了這次探訪的全過程,紀錄片《水下的故鄉》將於12月上映,敬請期待。
出品人:王彬
總監製:岑卓
監製:洪燕
編審:梁延 康耀方
編輯:蘇逸冰 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