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人VS淡人,你的職場人設是什麼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繼「MBTI」測試中的「i」人和「e」人討論之後,「濃人」與「淡人」概念又火了,成為職場人設新名詞。

——————————

    「好的」「沒問題」「都可以」「你要這麼做我也沒有辦法」……

    情緒穩定,平淡如水。無論在工作中受到怎樣的風吹雨打,永遠鬆弛,永遠波瀾不驚。社交媒體上,一群年青人自稱為職場「淡人」,有著「淡淡綜合徵」。

    與之相反,還有一群人則是職場「濃人」,主打一個熱情洋溢、敢想敢幹、生命力飽滿到溢出的風格,不僅自己永遠情緒高漲,還帶動著「全世界」一起衝。

    繼「MBTI」測試中的「i」人和「e」人討論之後,「濃人」與「淡人」概念又火了,成為職場人設新名詞。

    「濃人」似火,「淡人」如水。「濃人」和「淡人」背後,年青人的職場狀態呈現出怎樣的新特點?存在哪些小疑惑?我們又應該如何更好地與職場共處?

    「濃人」特質為職場進階帶來「加成」

    31歲的肖若若是一個工作8年的「半熟職場人」。在公司里,從年齡上來看她屬於年青人陣營;但她已擔任部門負責人,獨立帶領團隊承擔了許多重要項目。每天早晨都在樓下咖啡店買超濃美式咖啡、風風火火戰鬥一整日的肖若若,在工作上風格也和這咖啡濃度一樣,是個「超濃人」。

    肖若若覺得,「濃人」性格給自己的職場經歷帶來了「加成」和助力。

    「當我還是一個毫無資源和話語權的職場‘小白’時,我就已然是不折不扣的‘濃人’風格了。這8年來,我的‘濃度’絲毫未減,也從來沒因此被困住、絆倒。」肖若若的「濃人」感表現在每次開項目策劃會。當大家對一個不完善但又不敢提出意見的方案沉默、推諉時,肖若若往往是主動「開麥」出擊的人。

    有一次,公司要求幾個部門拿出推廣品牌方案,上司建議製作影片。肖若若和同事們討論發現,做推廣影片預算高,流程繁瑣,戰線長,可預見效果差,團隊成員普遍沒有積極性。肖若若主動出擊,詢問每個人的真實想法,並在次日討論會上向上司勇敢提出,直接遞交出新方案——做更新潮年輕的音頻產品。

    「上司一開始很驚訝,因為在其他部門佈置方案時,大家很老實地答應了。」但結果證明,肖若若部門的新產品大獲成功,公司高層領導也很滿意。

    「根據我的觀察和探索,公司很講究規則和秩序,員工以項目完成度為生存標尺,而不是打無用的、形式主義的‘人情牌’。」肖若若說,「既然以規則為基礎,那我們就可以‘濃人’一點,放開去追求效率、追求自我實現的成長刻度,不整‘人淡如菊’那套虛禮」。

    肖若若覺得,在事業上,有效率有人緣的「濃人」,可以拓展工作的「上限」「天花板」,推動團隊更往前一步,快速攀升到新的高度。

    在互聯網行業工作5年的沈幼宜也有類似的感受。

    「‘濃人’是因為有所求。當我想升職加薪,在公司‘上桌吃飯’甚至‘點菜’,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和自由度時,我會很積極。」她發現,當一個團隊中有「濃人」時,就有人願意衝鋒陷陣,給團隊帶頭做榜樣。

    但沈幼宜同時也發現,職場「濃人」性格背後是對人與事的過分在乎,「濃人」遇到職場障礙期時作出過大反應,也會因此內耗。她有時候就會報復性進食,甚至失眠。

    沈幼宜也遇到過一些「濃人」同事,遇到問題容易憑感覺「瘋狂輸出」,不考慮後果。「他的業績不錯,但是工作10年還在基層,也有這方面原因。」

    肖若若認為,職場「濃人」不應該只是發泄情緒,而是應理性思考,然後主動出手去解決問題。「要秉持著‘任何努力都是為瞭解決問題’的原始邏輯,而不要陷於情緒的漩渦里。」

    「淡人」是職場的一層「保護皮膚」

    和「濃人」相反,劉怡然在職場中是「天生淡人」。

    面對領導安排的任務,劉怡然總是回覆「好的」,再默默在截止時間前按時提交;面對同事的陰陽怪氣和刁難,她自帶「鈍感力」,不和對方深交,也不因為他人的一句話就內耗;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她不驚慌失措、發泄情緒,而是淡定地製定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遇到需要主動爭取的工作任務,劉怡然也不會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而是聽從領導安排,「我都行,都可以」。面對競爭時,她也傾向於縮在後面,不當「出頭鳥」。「這可能也和我的‘i人’(內向)屬性有關。」劉怡然自我分析。

    社交媒體上,「淡人」被認為是「最適合打工人的社交人設」,許多人爭先認領並許願成為「淡人」。

    然而,「淡淡綜合徵」的流行,也反映了一部分職場困境。在劉怡然看來,有時候,成為職場「淡人」是由於社交倦怠,疲於維護人際關係,「職場中交淺言深往往會受到傷害」;但與同事的疏離感,有時候也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工作中的「數字化孤獨」,缺乏真實穩固的社會關係支撐。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管健曾提出,現代社會的原子化現象,讓一些人在忙碌之中開始建構起分明的邊界,講求「不要麻煩別人」的禮貌,亦最好有「別人也不要麻煩我」的清靜。

    管健指出,部分年青人在生活和工作繁瑣的重負下趨於「低慾望」,表現為低成就動機、低權力動機、低社交動機。「如古希臘犬儒學派,提倡回歸自然,清心寡慾,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要求人克己無求,獨善其身。」

    「這時候,‘淡人’人設也是職場的一層保護‘皮膚’,用來抵禦外界的侵擾。」工作3年的王婷,就經歷了「由濃轉淡」的過程。

    剛入職那兩年,王婷充滿熱情。領導安排工作後,她儘可能做到最好,迫切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同事找她幫忙,她全力以赴,希望和同事成為好夥伴、好戰友,甚至為了同事的工作而加班。

    但王婷逐漸發現自己狀態不對——對工作來者不拒讓她壓力很大,領導的批評常常讓她內耗許久。對同事伸出援手卻被當成「老好人」,表達不滿的情緒後,又會被反駁「你是不是太敏感了」,甚至被暗中排擠,這導致王婷最終選擇了調崗。

    在新崗位適應了一段時間後,王婷不再執著必須從工作中「證明自己」,而選擇更鬆弛地接受「不完美」,保持內心的自洽:對單位的人和事不期待、不關心、不共情,完成本職工作就好;和單位同事劃好邊界,絕不「交淺言深」;遇到不配合的同事,不爭辯、不吵鬧,但堅持自己的立場,實在不行找領導評理;被領導批評不難過,被誇獎也不沾沾自喜,主打一個「喜怒不形於色」;工作推進不下去了不過度內耗,直接彙報給領導,及時尋求解決方式。

    「作為‘淡人’,能讓自己既在負壓環境中守住寧靜與幸福,又能在平靜穩定里保留積極自我。」王婷認為,這時候,職場「淡人」並非不思進取,而是找準定位後,用鬆弛感來化解嚴肅。

    「濃淡」關繫著工作期待 但無須「貼標籤」

    「是‘濃人’還是‘淡人’,和人們對待工作的期待有關係。」在中國政法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於悅看來,許多人會因為某個目標或者對工作的想像,選擇一個合適的「職場角色」。

    「人們做事背後的力量在於什麼?是動機。」於悅指出,心理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成就動機」,為了拿到真正的成就、獲得某種能力或是達到績效,會有一股力量推著人們往前衝,去實現目標。

    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兩類人:一類人主動掌握整個工作流程,還有一類人像考試一樣只做「必考題」。不一樣的動機,通向兩個方向。如果目標感弱,就會成為職場「淡人」,被動接受安排;如果動機明確,則會成為充滿幹勁的「濃人」。

    在沈幼宜看來,職場環境、領導、工作動機……這些都是可以主動選擇的。「對於不重要的、不確定背後動機的事情,不如當個‘淡人’,別摻和,別上心,也不必難過生氣;涉及到自己利益時,就當個‘濃人’,努力爭取。」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覺得‘濃人’在職場容易吃虧。」但沈幼宜認為,吃虧的不是「濃人」或「淡人」,而是拎不清自己要什麼的人。「有些人最開始在環境中‘人淡如菊’,卻一輩子碌碌無為,也沒升職加薪;有些‘濃人’光‘整頓職場、對抗資本’,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不確定自己能否承擔情緒化的後果,較容易被人當槍使,或當作麻煩友削了。」

    「生命的濃度不該被定義。」王婷認為,在網民熱議「濃度」的表象下,是當代年青人越來越清醒的生活方式和處事態度。相較於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年青人更看重內心真實的追求,也更在意身心健康。

    「職場‘淡人’還是‘濃人’,沒有所謂的好和壞,也不用貼標籤定義自己。」於悅很認同一個觀點,「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實現自洽,就是職場人比較舒服的狀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1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