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類文明中熠熠生輝的東方智慧

    「之江問道」環節,主持人白岩鬆(左)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微生物學專家徐建國(右)互動。北京橫山書院供圖    「之江問道」環節,主持人白岩鬆(左)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微生物學專家徐建國(右)互動。北京橫山書院供圖
    美國漢學家、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作主題講座。北京橫山書院供圖

    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陳軍在開幕禮上演奏《戰馬奔騰》。北京橫山書院供圖    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陳軍在開幕禮上演奏《戰馬奔騰》。北京橫山書院供圖

    從大禹治水的傳說到臥薪嚐膽的典故,從曲水流觴的墨香到竹林七賢的酒香,浙江紹興作為古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沉澱,在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源遠更需流長,11月9日,第六屆會稽山講壇暨第十六屆文化中國講壇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舉辦。

    本屆講壇的主題為「天容海色本澄清——詮解人類文明中的東方智慧」。眾多專家學者共話東方智慧的微言妙義,同尋文明發展的中國式答案。

    從中華文化中尋求世界問題的解法

    從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國平的《讓城市因歷史而美麗》,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鬱綴的《凝聚東方的智慧:漢字與對聯之美》;從金融學家肖鋼的《積極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到經濟學家章政的《新形勢下傳統產業的出路和新興產業的困境》……東方智慧浸潤在國計民生、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

    還有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微生物學專家徐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李焯芬,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圍繞「之江問道」主題,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分享所學所思。

    有一個舉世公認的事實,中國經濟長達數十年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中國與世界的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對此,謝維和說:「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特別是其中‘中和’的理念。這也是中華文化能夠經久不衰的內在原因。」

    所謂「中和」,是在處理各種事務時能夠恰到好處,「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班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居於非常高的地位。加拿大教育家許美德曾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陰」和「陽」兩個概念是相對立的,但又長期並存,不像是西方那種追求化解的做法。它們保持相對,又存有彈性和創造性。

    謝維和說,中華傳統文化並不將對立的關係看成是絕對的,也不以某種「非此即彼」的思路解決衝突與矛盾,而是能發現其中的同一性,進而達成一種彼此和諧、相得益彰的形態與局面,並且將這種方法作為人世間的最高境界與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

    作為原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對於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如數家珍」。他開宗明義:「對於杭州這樣一座擁有8000年文化史、5000年建城史的城市而言,如何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我認為,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他還帶來「杭州經驗」:一是保老城、建新城,二是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三是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體系,四是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王國平用德國一位著名歷史學家訪問中國後說的一句話作為總結——「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你們明天都將會擁有;但是你們今天擁有的一切,我們將永遠不可能擁有。」

    西方學者聚焦敦煌

    在本屆講壇上,有兩位西方學者都為中國的敦煌著迷。他們是美國漢學家、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與英國劍橋大學榮休教授、浙江大學求是講席教授高奕睿。

    在題為《從敦煌到達·芬奇:東西方文化與精神的融合之路》講座中,史瀚文帶來他的發現:一幅繪於940年左右(中國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描繪的是于闐八大守護神之一的悉他那天女,與達·芬奇的油畫《救世主》中描繪的基督,有著幾乎一樣的右手手勢且左手手握球體。

    「這項發現突出了跨越時空的文化連接,展示了敦煌資源如何為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和思想交流提供洞見。」史瀚文說。他驚歎於莫高窟的石窟壁畫和雕塑中不同文化的同時存在,「它們並不試圖互相鬥爭或征服,而是和諧共存」。

    1987年冬天,高奕睿第一次來中國,那一年,杭州大雪,這讓他印象深刻。但彼時他不會想到,今後會到浙江大學教書育人。

    不久前,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上,高奕睿談道,在當今世界中,「全球化」和「碎片化」在抗衡。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人們和平團結的同時保有自身特質?「傳統文化有助於理性的思辨,我們或許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這一次,高奕睿帶來題為《作為朝聖之路的絲綢之路》的講座。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高奕睿說:「敦煌文化本身就是融合的文化,處於多種文化的交彙處。這種跨文化、跨語言的交流,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模式,在交流中釋放了巨大的能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亦有借鑒意義。」

    和而不同的民樂成為傳遞思想的橋樑

    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陳軍的一把二胡,從本屆講壇開幕禮的《戰馬奔騰》,到閉幕雅集的《賽馬》,貫穿始終。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陳軍說,中國的民族器樂在世界的音樂舞台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有著獨特的審美,而且歷經千百年沒有發生本質變化。

    陳軍第一次出訪演出是在1985年,當時,西方觀眾對他手上的二胡「聞所未聞」,而隨著中國的發展,民樂不僅在中國年青人中成為「國潮」的表徵之一,還漂洋過海,得到越來越多海外觀眾從好奇到欣賞的目光。「這些古老的樂器和傳承下來的演奏方式,正好與當代的人文追求相契合,沒有工業化的完美,有著真實的瑕疵和獨特的美學。」

    民樂是古老的,但並不意味著脫離時代。「民樂歷經很多時代,每一個時代都會在它身上留下印記。現代人演奏傳統樂器,自然而然會把很多現代元素融入其中。我非常鼓勵年輕一代用不同的形式來完善中國的民樂。」陳軍以二胡舉例,早在20世紀70年代,他的父親就創作了《戰馬奔騰》,把很多過去大家認為是二胡的「雜音」變成了音樂表現中必備的聲音。

    現在不少音樂會上,能看到民樂和交響樂、爵士樂等的合作,中國的民族樂器也能演奏西方的古典樂。在陳軍看來,這是音樂之間平等的對話交流,並沒有誰更「高級」,「只要有樂譜,什麼樣的音樂民族樂器都可以演奏,只不過演奏出來的效果和原版是不同的——和而不同」。

    陳軍曾經聽過一群20來歲的學生演奏民樂版本的《威廉·退爾》序曲,原版的穩重變成了血脈僨張的青春激昂。「音樂最終是要感染聽眾,只有能感染聽眾的音樂,才能成為傳遞思想的橋樑。」陳軍說。

    文化中國講壇於2008年由葉嘉瑩先生、湯一介先生和方立天、劉夢溪、葉小文、林毅夫、樓宇烈、陳洪、湛如等教授共同發起。本屆講壇由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橫山書院主辦,中國青年報社為戰略支持媒體,紹興市柯橋區稽山書院承辦,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協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1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