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堿地上實現糧食高產,河北曲周縣「綠色噸半糧」行動重大突破
近期,農業綠色轉型國際論壇在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舉辦,論壇報告了近一年來曲周縣「綠色噸半糧」重大突破成果,發佈縣域綠色噸半糧報告。
「噸半糧」的概念最早由山東德州在全國率先提出,是指實現一畝地糧食年產量超過1500公斤。這一目標的提出,目的是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產潛力,提升糧食綜合產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紮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在此背景下,為了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工作部署,多地提出了「噸半糧」產能建設的目標。
2023年4月,中國農業大學聯合農業農村部、河北省、曲周縣政府及10餘家科研單位發起曲周「綠色噸半糧」科技大會戰行動,在曲周縣千畝方中低產田里,將週年畝產1. 5噸產量定為目標,也將「綠色」二字加入「噸半糧」目標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介紹,行動以來,曲周縣千畝方2024年週年畝產達到1.52噸,較全縣平均增產42%,碳排放減少46%,每畝節本增收795元,突破了「綠色噸半糧」目標。
張福鎖表示,「曲周樣板」為我國中低產田產能提升和農業綠色轉型樹立了典範。何為「綠色噸半糧」?「綠色噸半糧」行動依照的技術體系是什麼?「曲周樣板」如何助力我國農業綠色發展?以下是新京報記者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的對談。
在鹽堿地比例高的地區實現「綠色噸半糧」更具示範意義
新京報:什麼是「噸半糧」?為何在這次「大會戰行動」中又增加了「綠色」這個概念?
張福鎖:「綠色噸半糧」是中國農業大學聯合農業農村部、河北省、曲周縣政府及10餘家科研單位發起的行動,目標是提升產能和減排增效,從而增加農戶收入,實現農業的綠色、高產和高效發展。
「噸半糧」比較好理解,是指一畝地一年中種植的小麥、玉米兩季作物總產量突破1.5噸,這是衡量一個地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先進水平的重要指標。這次行動的重點,是「綠色」,指的是綠色發展,具體目標體現在產能提升20%、減排增效30%以上,這些目標共同實現,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幾乎很難實現。
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我們需要保障糧食安全。增加糧食產量,就意味著要增加投入,比如水、土、肥等資源,這其中就牽扯出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環境汙染。現代農業生產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環境汙染。如果現代農業不實現綠色發展,那就是以資源的高投入、環境的高汙染為代價來生產糧食,這個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提出了綠色發展的要求,既要做到糧食產量增加,同時還要把投入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也就是把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把對環境的汙染降低,實現綠色轉型。「噸半糧」現在並不稀奇,這一目標在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在提高糧食產能的同時,要解決環境問題、資源利用問題,還需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新京報:曲周縣曾經有著28萬畝的鹽堿地,是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為什麼選擇河北省曲周縣開展「綠色噸半糧」行動?
張福鎖:歷史上,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曾有上千年的土地鹽堿史,一直流傳著「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聽耬聲響,不見糧歸倉」的民謠,莊稼收成少。是近幾十年,通過「淺井深溝、農林水並舉」等綜合治理措施,曲周的鹽堿地才得到了有效治理,從昔日的鹽堿地變成了如今的「米糧川」。但曲周的土地現在仍處在輕度鹽堿、肥力不高的中低產水平。
相對於光照充足、一年一季生育期長的我國西北地區,例如甘肅、新疆等地容易實現「噸半糧」而言,曲周面臨的挑戰對全國來說更有代表性。因為曲周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主要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這裏的種植條件,比如土地的生產力、各種資源的投入和農戶規模等,基本上都處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在這裏開展「綠色噸半糧」行動,在全國具有很好的示範意義,因為在這樣的土地上都能做到,對全國其他土地條件一般,甚至相對較好的地區,就更能實現了。
好種子好方法和現代化種植機械缺一不可
新京報: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綠色噸半糧」行動的效果如何? 在實現的過程中,有遇到哪些挑戰和困難嗎?
張福鎖:過去一年多,我們在曲周縣第四疃鎮的攻關千畝方突破了「綠色噸半糧」目標,糧食週年畝產達到1.52噸,較全縣平均增產42%,化肥效率55kg/kg(肥料利用率的計算單位,將糧食產量除以肥料施用量,表示每千克肥料可以供應多少千克的糧食生產),增長40%,減排46%,水分利用效率2.16千克每立方米,節水30%,每畝地節本增收795元。
這些突破,都是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駐村的博士生、碩士生和合作社的農民共同努力實現的。比如說,這兩年河北的氣候條件不太好,有時候就是差那麼一場雨,就還是等不來。那缺了這一次水,可能就會讓最後玉米的產量減少100公斤。在這樣的土地上實現高產,本身就很不容易了,再加一個「綠色」,更是難上加難了。
最大的困難,就是技術落地的問題。實現「綠色噸半糧」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土-肥-水-種-管」融合的技術,這個技術只靠農民自己,他們是不會用的,就算農民學會了,但是實際的到位率也比較差,就會直接影響到最後的糧食產量問題,所以怎麼把技術落實到位,精準使用,才能保證效率,而我們的解決方法就是利用科技小院這些社會化服務組織,有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們在這裏專門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指導和服務,保駕護航。
新京報:你認為曲周縣能夠實現「綠色噸半糧」的關鍵是什麼?
張福鎖:關鍵就是良種、良法、良機和「五位一體」。
首先,要選用好品種。比如小麥品種,選用了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的高產早熟優質小麥,這個優質麥最大的特點就是產量高,並且生育期短,要比現在農民常規使用的高產品種,提前一個星期成熟。這一個星期,就意味著能夠為下一輪作的玉米爭取了灌漿時間,能夠多增加一兩百公斤的產量。玉米的品種也是如此,我們選擇了一個高產耐密的玉米品種,比如正常每畝地能種植3000-4000株玉米,但現在可以種到6000株了,產量自然就更高了。
好品種,就需要精準管理,所以,第二點就是要有良法,也就是「土-肥-水-種-管」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用了冬小麥「四密一稀」條帶種植模式、冬小麥-夏玉米週年淺埋滴灌技術、衛星導航精準播種技術、水肥藥一體化節水節肥技術、「兩早一晚」週年光溫高效技術等多項技術,解決了黃淮海地區冬小麥-夏玉米兩熟制度上存在週年光熱資源緊張、水資源緊缺等生產難題。
但是,良種、良法可以依靠專家提供建議,落實還得靠現代化的設備,也就是良機。比如這次曲周縣的一些農機合作社發揮的作用就非常大。最後,就是農民、合作社、科技小院、科技人員和政府,要五位一體,全部到位。要一起發揮力量,才能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新京報:曲周縣「綠色噸半糧」目標的實現振奮人心,下一階段的發展計劃是什麼?
張福鎖:這次實現「綠色噸半糧」意義特殊。它不是在科研院所的試驗田里做的樣板,而是在這樣瘠薄的土地裡實現的,這意味著它具備大面積推廣的價值。接下來,我們會聯合多部門,用三到五年時間,在曲週一半土地上實現「綠色噸半糧」,希望未來在黃淮海平原推廣這個模式,走向全國。
農業科技小院助力,農戶對接現代化生產有「門路」
新京報:剛才你提到科技小院這種社會化組織,為「綠色噸半糧」行動提供了很大幫助,有農大的師生可以駐紮小院,為當地提供技術支撐。
張福鎖:科技小院的人才培養,實際上就是為人才搭建一個立德樹人的平台,這個平台里有需求、有互動、有農民。
大概是2008年開始,我產生了建立科技小院這一想法。之前我在實驗站進行科研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一些問題,就是每年小麥收穫的時候,實驗站里的小麥產量跟小農戶地裡的小麥產量之間差別很大,原因是實驗站的一些技術並沒有很好地被當地農戶採納,所以才決定把課堂和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一線的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進行科研攻關。
2009年,我們在河北曲周建立了第一個科技小院,為小農戶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科技服務,本質上,科技小院的功能就是幫助小農戶對接現代化。在科技小院裡面,天天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磨煉機會。
新京報:在今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一個特殊的機構「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宣佈成立,這個誕生於中國鄉村田間的模式走出國門,走進非洲。你認為,科技小院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具有什麼意義?
張福鎖:科技小院模式,就是真正地到農村、到農民中間去,我們叫「零距離」,只有和有需求的人、有需求的產業是零距離的,才能解決問題。但是在中國之外怎麼辦,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人多地少,沒有人能給他們提供技術服務,農戶種地就全憑自己的經驗。要應用科技小院模式,但是他們沒有本土的人才去輸出,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去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問題呢?我們就想到從非洲招學生,來到科技小院培訓,再回去指導當地生產,能夠服務農民。
從目前的經驗來看,科技小院模式在第三世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非洲一些國家都已經做到了產量提升。我們一直在說要「講好中國故事」,在農業方面,其實就是告訴世界我們是怎麼吃飽的,是如何保障糧食安全的。要讓世界都來學習中國糧食生產的經驗、「吃飽」的經驗,那科技小院模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張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