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卷」王
11月的武漢天氣逐漸轉涼,而位於武漢城東一隅的光穀曙光夜市,氣氛卻依舊火熱。
其中,在一家名叫「杜哥滷肉卷」的小攤前,還不到下午6點,食客們就排出近10米長隊,場面頗為壯觀。隊伍里不乏老顧客,更多的則是被小店圖案多樣的卷餅和熱情的服務態度吸引而來的新客。
從銀行離職,因為「年輕不怕試錯」
攤主杜林嶧和葛小雅是一對90後夫妻。杜林嶧用擀麵杖將不同圖案的麵糰向四周延展,擀成一張手帕大小的面皮,放到鐵板上烙熟,妻子葛小雅拿過烙好的面皮,放上千張絲、生菜、滷肉等,捲起遞到顧客手中。不到40秒的時間,就做好了一個卷餅。
夫妻倆相互配合,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晚上能賣出近2000元的卷餅。
談起生意的長盛秘訣,杜林嶧笑著說:「我們始終堅持與顧客交心,做有人情味兒的好生意。」
開生鮮超市、二手房出租、干早餐店……說起創業,杜林嶧可謂是經驗豐富,用他的話來說,「年輕不怕試錯,做自己想做的,總有一行適合自己」。
上大學時,杜林嶧就在宿舍開過「小超市」,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杜林嶧就讀於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習生物工程專業。2011年9月,杜林嶧讀大三,周圍不少同學都在備考專升本。每當複習到深夜,總有人覺得肚子餓,但宿舍門卻早早關閉,只能無奈繼續「啃」精神食糧。
杜林嶧卻從中「嗅」到了商機,「既然大家出不去,我的空餘時間多,為什麼我不在宿舍開一間小超市呢?」
說干就干,他立刻想到了有賣東西經驗的室友楊誌,又和室友王聰商量,三人一拍即合,沒錢就從生活費瑞扣,一共湊了400元作為啟動資金,去批發市場購置了一些零食和飲料。
為了擴大「超市」的知名度,杜林嶧設計打印傳單,趁著沒課的時間和室友輪流去其他宿舍宣傳。五層宿舍,每層20多間,他們就一間間去敲門介紹。「我以前臉皮薄,遇到冷眼時感覺渾身不自在,但又不得不拓展客源,這也逐漸鍛鍊了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杜林嶧說。慢慢地,有更多的同學知道了宿舍超市的存在,他們也有了客源。
每次有顧客來,杜林嶧就帶著楊誌和王聰為他們介紹商品,時不時做個滿減的折扣活動,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將很多新顧客發展成了老顧客,兩個月下來累計賺了近5000元。
不久後,三人忙於實習,便將超市轉讓給了學弟。「雖然營業時間並不長,但這段經歷讓我明白只有將心比心才能留住顧客。」杜林嶧說。
2013年本科畢業後,杜林嶧回到老家襄陽,因為口才好,他通過社招進入當地的銀行當業務員,但他人眼裡「體面」的工作並不輕鬆。
「銀行業績壓力太大了,我每天都穿著西服拉業務,晚上經常焦慮得睡不著覺。」過了兩年這樣的生活,杜林嶧黑眼圈越來越重,人也沒什麼精氣神,與大學時判若兩人。
一次,下班回家後躺在床上,杜林嶧回想起了大學時開宿舍超市的經歷,自由且快樂,「現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要不辭職創業去闖蕩一番?」
2015年9月,杜林嶧和親戚合夥在武漢開了一家生鮮超市。
因為家住附近,從事保險工作的葛小雅總去超市買菜,經常能碰到杜林嶧。幾番交流後,兩人驚喜地發現,原來對方也是襄陽人,都在武漢讀的大學,又有類似的行業經歷。這讓身在異鄉的兩個年青人倍感親切,一來二去,兩個90後從相知到相愛,最終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婚後,超市遇到拆遷,加上經營不善,杜林嶧決定關停門店。抱著「有一門廚藝總不會餓肚子」的想法,他又報名參加了為期兩個月的廚師培訓班,學習常見菜系和湯麵的做法,為二次創業做準備。
後來,葛小雅也從公司辭職,與丈夫一起創業。夫妻倆開過早餐店,賣襄陽牛肉麵,不久又把目光投向了卷餅生意。
青蛙王子、哈士奇,卷餅也可以卡通
為了做出適合湖北人口味的卷餅,杜林嶧先後前往山東、安徽、河南、江蘇等地學習,回來後一遍遍嘗試。「麵粉和水的比例佔多少,麵餅才能柔和又不失勁道;醬料中每種材料多少佔比,要確定出精確到克的配方。」光是餅皮他就試驗了近3000張,滷肉醬料也嘗試了五六十次,才終於找到滿意的口感。
而這一次,不被看好的卷餅生意,竟然真的被夫妻倆做出了名堂。
生意的火爆源於一次巧合。
一次,杜林嶧正在家和著面,偶然一抬頭,看到兒子在吃卡通圖案的棉花糖。他突發奇想,把餅皮做成這些卡通樣式,說不定小孩子們會喜歡。
說干就干,他立刻買回了火龍果、南瓜等適合染色的果蔬,榨汁後調試比例與麵糰混在一起,研究怎麼做成圖案比較好看,有餘料就跟不同顏色的麵糰混在一起,不僅好看還有營養。
做完後,杜林嶧還有些忐忑不安,顧客真的會喜歡嗎?
第二天出攤時,他將這些卡通麵糰擺在推車面板最顯眼的位置,一眼望過去就能看到有著卡通貓、青蛙王子、哈士奇等圖案的麵糰。沒想到一下子就吸引了過路的年青人和帶小孩的顧客,還帶動了普通面皮的銷量。這讓夫妻倆喜出望外,當晚就賣出了200多份卷餅。
後來,夫妻倆做的麵糰圖案越來越豐富,樣子也變得更精緻,逐漸成了卷餅攤的爆款產品。
別看夫妻倆現在操作熟練、表達大方,其實剛擺攤時,兩人也難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感覺渾身不自在,但與顧客交心的過程讓兩人的心態發生了轉變,越做越舒坦。
「我的顧客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工作上的煩心事,我們也有過這種體會,更能理解年青人在社會上討生活的不容易,有時遇到語氣不耐煩的顧客,我們也會多包容,用笑臉相迎來化解情緒。」杜林嶧說。
兩人細緻體貼的服務態度,也是眾多食客反復光顧的原因。卡通圖案的麵糰數量有限,夫妻倆會讓小朋友們先選;夏天的夜晚蚊蟲較多,他們會提前給排隊的顧客準備花露水;老人、孕婦行動不便,他們會耐性跟前面的顧客商量,優先製作;外地來旅遊的顧客行李太多,夫妻倆也會主動幫忙看行李……
「做生意要向菜市場的攤主學習,賣一些菜再送點蔥,雖然不值多少錢,但是人情味兒有了。」有的顧客買的是滷肉卷,眼睛卻瞟著牛肚,杜林嶧看出了他們眼裡的糾結,會貼心地往滷肉卷里夾點牛肚讓顧客嚐嚐。
為了增強顧客與店面的黏性,杜林嶧還與時俱進地做起了社區運營和直播。夫妻倆的熱情真誠也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兩人的手機里已經有24個店面顧客的微信群,名字叫「杜哥商貿行」的抖音帳號粉絲量達6.3萬。
與夜市的其他攤位不同,「杜哥滷肉卷」而今限量銷售,每天只賣200份,當其他攤位忙得熱火朝天時,夫妻倆已經準備收攤回家了。不少顧客問他們為什麼不多賣一點,兩人卻覺得除了工作,留時間去陪伴家人也很重要。
5年的時間,從5000元的初始資金,到現在一個月的淨利潤有時達到兩萬多元,夫妻倆實現了買房買車的目標,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
讓更多人「卷」出自己的幸福
杜林嶧還當上了不少人的「師父」。
「生活現在變好了,就想著做點什麼事來幫助別人。」通過抖音影片,不少人認識了杜林嶧,慕名前來拜師學藝。其中不乏像他一樣辭職創業的年青人,有單親家庭帶孩子的寶媽,有為了賺錢還房貸的中年人,甚至還有聾啞人也來嘗試學習卷餅手藝。
雖然開個創業班會比較賺錢,但杜林嶧還是選擇免費教學。「很多小吃的加盟費和教學費都很貴,這對於處境困難的人來說可能難以承擔。」
湖北仙桃的陪讀媽媽段女士,新冠疫情前經營著一家早餐店,疫情暴發後被迫停業關門,3年多的時間里沒有收入來源。去年9月,她在網上偶然刷到了杜林嶧創業經驗分享的帖子,就聯繫杜林嶧詢問經營方法。學習一段時間後,她懷揣3000多元,開始了自己擺攤創業之路。
江蘇徐州的創業小夥許健,跟杜林嶧有著相似的經歷,從原來的公司辭職創業擺攤賣卷餅,技術設備都有了,但擺攤收入一直不容樂觀。他從徐州來到武漢,找到杜林嶧,杜林嶧告訴他,「想做好不只需要手藝,攤點選址、經營策略等一些客觀因素也非常重要。」10月13日晚,他重整旗鼓再次出攤。「杜哥!剛賣了1000多元,效果很好。」剛出攤沒多久,營收較之前已翻了一番,他高興地給杜林嶧打來電話。
幾年的時間里,已有數以千計的人向這個90後拜師學藝,不少學員成功出師,也「卷」出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李禾 陳穎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1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