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為何支持戰爭有資金,應對氣候變化卻沒有?
「當涉及戰爭時,他們總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為什麼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卻沒有?」當地時間11月15日,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薩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魯特汝(Fatumanava-o-Upolu III Pa’olelei Luteru)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對氣候融資問題遲遲難以達成一致提出了質疑。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屆締約方大會(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目前,大會已經進入第二周談判,然而本屆大會的焦點議題「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仍然沒有出現突破,圍繞氣候融資的目標、出資方、資金來源等議題各方爭議不斷。
AOSIS(小島嶼國家聯盟)成立於1990年,是一個低海岸國家與小島嶼國家政府間組織,其宗旨是加強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聲音。目前,AOSIS共有39個成員國,包括馬爾代夫、斐濟、湯加、古巴、海地等。小島嶼國家是氣候變化前線國家,隨著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加劇,他們的存亡都面臨著威脅。
這是魯特汝最後一次以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的身份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明年年初,AOSIS主席國將由帕勞接任。過去幾天內,魯特汝參加了一系列的磋商談判,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氣候行動,尤其是關注到氣候變化給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帶來的災難性影響。11月15日,AOSIS和LDC(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聯盟)在巴庫舉行了聯合新聞發佈會,共同呼籲COP29就氣候融資議題達成一致。
會後,魯特汝在會場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魯特汝的雙眼通紅,帶著連續熬夜的疲態,但他仍然用溫和且堅定的語言發出呼籲,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在氣候資金、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減緩與適應等問題上拿出更具雄心的行動。「我們正在親身經歷氣候變化的影響——這不僅關乎生存,也關乎我們的文化、我們國家的存亡,關乎我們作為人類的生存問題。」魯特汝說。
「沒有足夠資金」的說法站不住腳
新京報:本次COP29被稱為「氣候融資COP」,國際社會將協商一個新的氣候融資目標。小島嶼國家聯盟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什麼?你對達成目標感到樂觀嗎?
魯特汝: 我們對於氣候融資目標的立場並不是秘密,我們已經清楚地闡明了製定新的氣候融資目標的重要性。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我們想進一步擴大現有的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目標規模,但在這部分投資從何而來等問題上如何才能達成一致。
因此,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大家理解。首先,需要參考《巴黎協定》第九條,它明確規定發達國家有責任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資金支持。因此,必須將此問題置於這一背景下進行討論,因為現在有一些關於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承諾的討論。
對我們來說,為什麼要談資金呢,因為它是我們應對減緩與適應、損失與損害等相關問題的基本工具,它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希望在這次大會上能夠就新的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達成一致。如果在這一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那將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因為我認為,達成共識對於推動緊迫行動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我們那些處在氣候變化前線的小島嶼國家。
新京報:發達國家在2009年就承諾提供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但直到2022年才首次兌現,比計劃推遲了十多年。這十年多的拖延對小島嶼國家有什麼影響?
魯特汝:正如我們一直所說的,這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1000億美元資金的兌現,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計劃提供的時間。如果我們現實一點,就必須調整資金規模以彌補這段時期內的成本。因此,對於我們來說,目前關於資金規模的討論非常令人失望。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國際局勢的現狀,真的缺乏私人資源與公共資源嗎?當你看到涉及烏克蘭戰爭或加沙衝突時,就會發現,資金並不是問題。
再看看一些國家的國防預算,美國每年軍費150億美元,歐盟60億美元……用於國防的資金規模本可以輕鬆地轉而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因此,我認為,「沒有足夠資金」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當涉及戰爭時,他們總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為什麼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卻沒有?
新京報:除了氣候資金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是你在本次COP會議上的關注點?
魯特汝 :我認為我們需要回歸氣候變化的核心——1.5攝氏度的目標。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這是《巴黎協定》的基礎。我這麼說是因為,如果你問如何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的範圍內,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必須關注那些對全球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負有責任的國家。
例如,二十國集團(G20)貢獻了全球80%的排放量,我認為我們必須讓他們來承擔責任。因為對於我們這些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來說,我們的排放量不到全球的1%。即使我們將排放再減少70%到80%,對全球也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那些對全球排放負有主要責任的國家。1.5攝氏度目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它真的關乎我們的存亡——這不是教室里的學術活動,因為我們親身經歷著其影響。
第二個重要問題是損失與損害基金。我們希望確保這一機制能夠啟動並運作。雖然目前存在一些相關問題,但我認為,不僅是損失與損害,還包括減緩、適應和資金問題,都需要得到推進。我們希望看到這些議題得到推進,這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氣候變化關乎我們的存亡」
新京報:你提到氣候變化對小島嶼國家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能詳細談談氣候變化從哪些方面威脅著小島嶼國家嗎?
魯特汝:讓我舉個例子。看看最近西班牙的洪水,它不僅導致人員傷亡,還破壞了財產和生計——洪水衝走了房屋、車輛和其他財產。但對於像西班牙這樣的國家來說,洪水是暫時的,持續兩三天或四五天后,情況就可以恢復正常。但對小島嶼國家來說,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是永久性的。而我們不得不與這種破壞性的影響共存。
因此我們非常認真地向國際社會呼籲,希望獲得支持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這關乎我們的生死存亡。我們的成員國大都是低窪的珊瑚島嶼,沒有山脈,地形平坦,僅僅1.5米甚至1米的海平面上升就可能使整個國家被完全淹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我們正在親身經歷氣候變化的影響——這不僅關乎生存,也關乎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國家的存亡,關乎我們作為人類的生存權的問題。
新京報:在淘汰化石燃料、推進能源轉型問題上,小島嶼國家其實存在不同意見。你認為在能源轉型中如何才能確保公正轉型?
魯特汝:公正轉型是這次會議中一個妥協的議題。我們的立場是完全淘汰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這是我們的目標。然而,我們也理解在某些國家,完全轉型可能存在困難,因此需要逐步淘汰。 公正轉型也需要明確一個時間框架,我們不能無限期地等待。我認為,雖然這一議題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共識,並朝前邁進,因為這是已經達成的協議。
「期待中國發揮更大領導作用」
新京報:COP29開幕前,77國集團(G77)和中國舉行了閉門磋商。我注意到你也參加了這次會議,那麼會議達成了哪些共識?
魯特汝:是的,我參加了77國集團的會議。我們表達了我們的意見,並作為77國集團的一部分參與討論。這裏有一個公認的原則——如果我們達成共識,就會與G77和中國的立場保持一致。但正如任何一個大家庭一樣,我們在一些問題上也會有分歧。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會選擇單獨行動。然而,當我們能夠與G77達成一致時,利用這一龐大的組織力量對我們的議題是非常有利的。
新京報:截至2024年10月,中國已與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3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你如何看待中國在支持發展中國家包括小島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魯特汝:我認為中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國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我們期待中國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這對於我們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至關重要。我們太平洋地區與中國關係非常友好,我們希望中國在這一問題上承擔起更多責任併發揮領導作用。
我認為,提供資金支持是中國可以幫助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國簽署的一些協議,無論是雙邊的還是其他形式的合作,都可能成為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氣候目標的基礎。我們確實與中國有一項合作計劃,中國在多個領域向我們提供了幫助。因此,我認為這些機制可以成為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渠道。
新京報:本次氣候大會的另一個熱門話題是特朗普。他已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未來很可能會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甚至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歷史排放國,你認為特朗普再次當選會對全球氣候行動,特別是對小島嶼國家造成什麼影響?
魯特汝:我們已經對這種可能性有所預警,特朗普再次當選可能意味著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完全是新鮮事,因為在他第一任期內,我們已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況。我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彌補美國可能留下的空白。然而,我也希望美國能認識到它在全球範圍內的責任,尤其是對那些因氣候變化受到最嚴重影響的國家的道德責任。
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一個國家的行動會影響到所有其他國家,而解決氣候危機的方案依賴於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如果我們不能齊心協力,就無法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
新京報記者 謝蓮 巴庫報導
實習生 劉香君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