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機器狗向你「比心」,人形機器人現場賣貨,在烏鎮感受「互聯網之光」高科技
【環球時報赴烏鎮特派記者 陳子帥 張蔚藍】11月19日,在2024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夕,烏鎮舉辦了一場彙聚前沿技術成果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人工智能無疑是大會的主角,從小型的「空間戒指」,到靈活運動的人形機器人,乃至飛向太空的衛星,幾乎每一項技術、每一件產品背後都有它的身影。《環球時報》記者走近博覽會現場,帶你感受科技新趨勢。
機器人展現多場景本領
剛踏入博覽會的大門,人群就被地上幾隻「活潑」的四足機器狗吸引住了目光。和過去僅能夠實現前進後退以及跑跳等基本功能不同的是,這些國產機器狗已經相當靈巧,它們衝著人們「招手」、做「比心」的動作,時不時來幾下後空翻……為了展示本領,操作員故意讓機器狗摔倒,而它們可以自主控制身體,迅速翻身站起來。
機器人不僅能站在地上,還能夠穿在身上。在博覽會現場,《環球時報》記者「試穿」了一件約4公斤重的外骨骼機器人,在它的幫助下,無論是抬起胳膊拿東西,搬著重物行走,還是蹲下再起身,都會省力許多。這種機器人主要用於工業生產,上海傲鯊智能科技公司的王丁一告訴記者,電力礦山、機場地勤、汽車製造是主要應用場景,工人穿上機器人,能夠降低30%-60%的體能負荷。
人形機器人是觀眾的「寵兒」。一款名為「夏瀾」的機器人舉著手機,和觀眾一起自拍。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人類的日常交往中,55%的信息通過視覺傳達, 如手勢、表情、外表、妝扮、肢體語言;38%的信息通過聽覺傳達,如說話的語調、聲音的抑揚頓挫等;而語言本身只能傳遞出7%的信息,因此「人形」在實現人機交互中意義重大。據介紹,人形機器人未來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家庭護理等場合,因此外表具備親和力非常重要,表情是否到位、有沒有手勢等肢體語言配合,是改變機器人「冷冰冰不近人情」傳統印象的重要手段。
不同於常見的「面孔冰冷」的人形機器人,「夏瀾」的面部由矽膠材質特殊處理而成,看上去更像是「有溫度」的人臉。當你和它進行對話時,它會根據說話的內容,呈現出喜怒哀樂等不同表情,以及做出相應手勢動作。該公司的負責人吳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具身交互系統的支持下,「夏瀾」的手、腦、心、眼能夠做到協調一致,它不僅能做出人類幾乎所有的表情,還可以進行情感計算,通過識別人類的情緒來做出反饋。
在「夏瀾」的旁邊,一名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機器人「清寶」,正在為觀眾表演舞蹈。記者瞭解到,在文旅場景,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充當「導遊」和「歌舞演員」的角色。貨架上擺放著草莓、蔬菜,中間站著一名機器人售貨員——在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展台,《環球時報》記者體驗了向人形機器人「小綠」買東西。「你好,小綠,我想買點東西。」「我們的草莓沒有農藥,每一口都很可口。」「我想來一份。」「請掃瞄二維碼支付。」當記者付錢後,「小綠」轉身面向貨架,從一堆貨物中識別出草莓並遞給記者。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從農場採摘到後期銷售,人形機器人如今都能勝任,而它們也有望成為未來「無人商店」的幫手。
據介紹,無論是「歌舞演員」還是「農場採摘」,都對人形機器人的肢體控制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例如在採摘和挑選草莓時,機器人的手臂必須具備較高的自由度和靈活度,能夠力度合適地精準抓取「一碰即壞」的草莓,並能夠應對任意姿態的物品,展現出如同人類手臂一般的準確度。而從一堆貨物中識別出草莓,展示的則是人形機器人背後的高度智能化,涉及的是對人類客戶的口頭要求進行提煉,接收和理解其中的具體信息,明確任務目標。這一過程在人工智能領域被稱為「任務規劃」,人形機器人需要對涵蓋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的信息進行理解和分析。
「天上的數據在天上算」
提起智能計算,熟悉互聯網的朋友可能並不陌生,但如果把計算的過程「搬」到天上呢?在之江實驗室的展台,《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該實驗室正計劃搭建千顆衛星規模的太空智能計算基礎設施,為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提供支持。
「今後,天上的數據要在天上算。」之江實驗室的工程師趙震波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過去的數據是「天感地算」,衛星獲取的數據會傳給地面來處理,但微波的傳輸速率有限,海量數據傳到地面有很長的時延。而他們在做的事,是要在太空進行數據處理,地面能實時獲取數據處理結果。這一技術最直接的應用是在抗震減災方面,當衛星觀測到某地發生火情後,地面能夠立即響應。
實現「天上算數據」,有哪些關鍵技術與設備?據趙震波介紹,衛星上會搭載激光通信機、智能計算機和高速路由器。通過激光通信機,衛星之間、衛星與地面能夠實現互聯互通,處理完的數據能夠在秒級內回傳至地面;智能計算機將GPU、CPU等多種處理器搬到天上,比現有衛星算力提升10倍以上。
根據之江實驗室的規劃,預計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正選星座的建設,更長遠的目標是將衛星規模擴大至上千顆。
充滿想像的低空經濟
除了機器人外,無人機、飛行器也是博覽會的亮點之一,多家科研單位和廠商都「秀起了肌肉」。在天目山實驗室的展台,《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了全球首款百公里級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天目山一號」,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一體化成型輕質碳纖維機身等均為國產自主研發。今年9月,該無人機執行了錢塘江觀潮空中保安任務。
該實驗室執行主任戴彬在現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天目山一號」能夠飛行約4小時,超百公里,解決了許多工業場景的痛點問題。例如,如果採用固定翼無人機進行電力巡檢,只能發現問題,沒法處理問題,而旋翼機能夠懸停,可以幫助清除電線上的冰。
該實驗室還展出了另一款小型無人機「小天」,據團隊骨幹趙浩然介紹,該無人機並不需要由人來遙控操縱,起飛後能夠自主分析場景、執行任務。例如,無人機如果巡邏時發現有人在打架鬥毆,就會及時報警並喊話,甚至釋放氣體驅散打架者;還能夠攜帶滅火彈執行消防任務。
在博覽會上,《環球時報》記者還體驗了模擬飛行,駕駛艙與空半場景高度還原。「今後普通人也能考飛行駕照,駕駛固定翼飛機,和考汽車駕照一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除了上述搶眼的高科技外,記者還看到了許多貼合大眾生活實際的創新產品。騰訊在展台設立了「裸眼3D會議艙」,坐在艙內,你能夠更立體地看到與你進行影片通話的人的全貌,包括側面甚至後腦勺。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採用了三維重建與神經渲染等最新技術。一家科技公司設計了「空間戒指」,《環球時報》記者戴上它,通過上下揮動手指,就能操控一台迷你「UFO」在空中上下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