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件(套)希臘藏品亮相首博,呈現全景式古希臘歷史畫卷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11月20日,「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彙聚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套)藏品,展現了古希臘社會和文化風貌。

11月20日,「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圖為展出的屈臂女人像,早期基克拉澤史芬化二期(公元前2800-前23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此次展覽位於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11月21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至2025年5月18日。

展品跨越了公元前5800年希臘新石器時代至公元前1世紀希臘化時代,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幅全景式古希臘歷史畫卷。重點展品包括「烤盤」形器、「阿伽門農金面具」複製品、女人立像、桃金娘形花冠等。

男人立像(左),約公元前5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女人立像(右),公元前520-510年,衛城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其中,「烤盤」形器帶有叉形手柄,圖案中央是很多副船槳的無桅杆大船,在船前進的右邊方向還有一個魚的象徵圖案。

在基克拉澤斯群島,這種「烤盤」形器既出土在生活遺址中,也出土在墓葬里。在土耳其阿拉賈許於克遺址的貴族墓葬中還發現兩個同樣形狀的青銅器物,被認為是根據基克拉澤史芬化的此類物品製作的。這種「烤盤」形器用途不明,專家們推測,它們可以用作盤子、食鹽貿易的量器、天體觀測儀、祭祀用品或鏡子。

「阿伽門農金面具」原件收藏於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此次展出的是一件複製品。錘製而成的金面具描繪了一個帶有鬍鬚的男子。面具靠近耳部的區域有兩個孔,用於將面具固定在逝者頭部。德國考古學家軒列治·施里曼認為面具的主人為阿伽門農,因此稱之為「阿伽門農金面具」。實際上,這個面具並不屬於阿伽門農本人。

嘉賓在觀看展出的「阿伽門農金面具」複製品。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嘉賓在觀看展出的「阿伽門農金面具」複製品。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桃金娘形金花冠帶有琺瑯裝飾,花冠的尖葉是從金箔上剪下來的,在花環底部扭成一個絲狀莖,具有真實桃金娘葉中脈凸起的特徵。

桃金娘形花冠,公元前350-前325年,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桃金娘形花冠,公元前350-前325年,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氣味芳香的桃金娘屬植物是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聖物,象徵著不朽,也是這個花冠的靈感來源。在古希臘,黃金、鍍金和天然的花冠用於秘儀、祭祀、祭酒、宴會、賽會和戲劇有關的各類儀式。在馬其頓地區,黃金花冠作為死者的私人物品被放置在貴族的墓葬中。

阿費奧狄忒陶像,公元前4世紀後半葉,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阿費奧狄忒陶像,公元前4世紀後半葉,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千多年前,中國和希臘兩大文明在亞歐大陸兩端交相輝映,為人類文明演進作出了奠基性貢獻。希望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一座連接中希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樑,為促進中希文明交流互鑒搭建新的平台。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