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即將上演,承載兩個「第一」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國家大劇院自建院以來,注重表演藝術的多樣性,在劇目創作上碩果纍纍。自國家大劇院開創「一院三址」新格局一年以來,三址著力「差異化」運營。國家大劇院主打綜合性,承載「歌樂舞劇戲」等演出門類。台湖舞美藝術中心主打專業性,為劇院生產運營提供技術保障。北京藝術中心主打現代性,在藝術形式上拓展了音樂劇等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表演形式。如今,北京藝術中心將迎來其首部打著國家大劇院烙印的音樂劇。12月20日至29日期間,國家大劇院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即將與觀眾見面。

11月20日,該劇新聞發佈會在國家大劇院召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戰爭與和平》總監製張堯、該劇音樂總監/作曲舒楠、編劇/作詞喻榮軍、導演阿麗娜·切維克、創作製作總監王翔淺、編舞伊琳娜·高爾涅耶娃等出席了發佈會,為媒體詳解該劇創排歷程與創作亮點。主演李澤美、米晨晨、胡俊銘、金聖權、王凱、何亮辰、蔡忻如、孫豆爾等也在發佈會上亮相,一起展示了劇中的合唱唱段《大彗星》,首次揭開該劇音樂的神秘面紗,並分享了各自對角色的理解。

八位主演一起展示了劇中的合唱唱段《大彗星》。 攝影:劉方

音樂劇《戰爭與和平》承載著兩個「第一」——這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首部原創音樂劇,也是這部俄羅斯文學經典的第一部同名原創音樂劇。

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是家喻戶曉的世界文學經典著作,也是俄羅斯文化的一張名片。該作以十九世紀初俄國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以博爾康斯基、別祖霍夫、路斯托夫和庫拉金四大貴族的經歷為主線,在戰爭與和平的穿插描寫中,把眾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聯起來,構成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這部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歌劇等藝術形式,飽受世界各國觀眾喜愛。在中俄建交75週年之際,國家大劇院將《戰爭與和平》搬上音樂劇舞台,希望讓經典名著在全新的舞台上再次煥發生命力。音樂劇版《戰爭與和平》通過當代視角對「戰爭」與「和平」兩種生活、兩條線索的交叉描寫,審視戰爭與和平的關係,歌頌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歌頌認清生活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人民,書寫一部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音樂劇《戰爭與和平》海報。音樂劇《戰爭與和平》海報。

作為國家大劇院的第一部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從醞釀到推出曆時兩年。據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介紹:「創作前期,我們的藝術創作中心專程赴上海、北京多家劇院對音樂劇的創排製作進行了諸多調研,全面地學習、瞭解了音樂劇的創排規律、工作方式,也與音樂劇行業內的專家開展了多次交流研討。我們組織主創進行了採風,並多次組織召開創作討論會,在這個創作過程中,主創數易其稿,精益求精,為這部作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發佈會現場。 攝影:劉方

該劇力邀舒楠擔任音樂總監/作曲,喻榮軍擔任編劇/作詞,俄羅斯導演阿麗娜·切維克擔任該劇導演,此外,還有來自俄羅斯的編舞伊琳娜·高爾涅耶娃、舞美/服裝設計維亞切斯拉夫·歐庫涅夫等,這些實力派藝術家的加盟,為該劇藝術品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作曲家舒楠曾創作了《建國大業》《讓子彈飛》《不忘初心》《燈火裡的中國》等廣為流傳的當代音樂作品。談及《戰爭與和平》的音樂創作,舒楠認為:「我們希望這部音樂劇,不只有一兩首好聽的詠歎,我要減少過場音樂,力爭讓每一段音樂有記憶點,每一首選段都跟觀眾有互動、有共鳴,讓觀眾願意傳唱。」

《戰爭與和平》原著如同史詩般宏大,編劇喻榮軍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大量濃縮原作劇情,提煉保留關鍵人物,力求保留原著的精神內核和思想深度。對於這次改寫劇本,喻榮軍表示:「這部作品能帶給中國觀眾帶來的思考是,如何從生活的苦難中汲取力量。人不管經歷什麼,總要有活下去的勇氣,我們要通過自身去尋找力量,自身的力量是幸福的源泉。」俄羅斯導演阿麗娜·切維克在音樂劇的排演製作上有著豐富的經驗,10月在北京藝術中心演出的《安娜·卡列尼娜》便是出自她手,廣受好評。阿麗娜對於這部本民族的文學題材有著深厚的情懷,她不但在排練中為演員深入解讀角色,細膩指導表演,早在前期創作階段她就加入了藝術的討論,與作曲家、編劇相互碰撞,相互激發藝術靈感,力求更好地以現代視角呈現經典名作。伊琳娜·高爾涅耶娃的編舞以俄羅斯古典學派為基礎,由於原著中大量描寫了貴族、上流社會的生活,她在為主角設計的舞蹈動作中多處運用了歐洲宮廷舞的元素,以及華爾茲、波羅乃茲舞、俄羅斯民間舞蹈的元素。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