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關心的烏鎮老人們
編者按
昨天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影片致賀中指出,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2015年12月,習近平在烏鎮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通過網絡攝像頭與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老人們影片連線,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祝他們健康長壽。
在過去的這十年間,數字化變革為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昨天,記者再次走近他們,通過他們的視角,感受數字文明浸潤下的銀齡生活。
昨天是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的日子,每年這個時候,李陽都會和老姐妹們相約在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通過網絡見證大會開幕的盛況。
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經過10年的迭代升級,已經成為推廣普惠型智慧養老模式的典範。李陽正是2015年和習近平連線的老人之一,當年她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問候和祝福。
這十年來,習近平每年都以主旨演講、影片講話或致賀詞、賀信等不同方式參會。在過去的十年里,烏鎮老人們的生活因互聯網而悄然改變,呈現出煥然一新的生活圖景。
走出被「困」住的生活
昨天上午8時,70歲的李陽換上一身紅色花棉襖,搭配黑色絲巾,準備出發前往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出門前,她特地檢查了一下老伴手臂上的智能手環。
利用烏鎮峰會開幕前這段時間,李陽和陽陽舞蹈團成員排練起舞蹈《烏鎮的橋》。「這個動作,轉身時手臂不要晃動!」李陽邊示範邊指導。
這支以李陽名字命名的舞蹈團,不僅活躍在烏鎮大小文藝會場,還曾先後在北京、香港等地演出,斬獲不少殊榮,成為烏鎮最具影響力的社團組織之一。
如果沒有互聯網,李陽或許將度過一個被「困」住的晚年。
原來,李陽的老伴是個殘疾人,腿上裝有假肢,行動不便。剛退休時,她大多數時間不得不守在家裡,「出門超過半個小時就不放心,就怕他在家裡摔了出意外。」她把自己的活動半徑限定在離家3公里之內。
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落戶,讓烏鎮成為全國智慧養老的先試先行地,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方位升級了智能設備和配套服務。2015年,李陽成為這裏的首批會員,編號003,她的生活就此打開了一扇窗。
在推廣普惠型智慧養老服務過程中,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立起應急響應系統,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可實現SOS呼叫的智能設備。李陽第一時間給老伴申請了一個智能手環。
「智能手環不僅能檢測血壓、心率,還與養老服務中心後台相連,出現意外自動報警,老伴也可以一鍵呼叫平台,專業人員會第一時間提供上門服務。」從此,她不用時刻陪在老伴身邊,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
2018年,陽陽舞蹈團正式完成註冊,實現「官方認證」,隊伍不斷壯大,成員也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了幾十人。
這幾年,李陽受邀參加了網絡春晚跟明星對唱,還帶著30多個姐妹通過網絡報名,參加了紀念香港回歸二十週年文藝會演。
這10年來,烏鎮智慧養老平台不斷迭代升級,設立了康養、社區、助殘、家床、安護等場景,實現了社區養老服務資源一鍵直達。
李陽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智慧養老的便利。舞蹈團里的姐妹們,不少人都用上了紅外線、防跌倒雷達、智能頭枕等設備,一旦出現報警,服務中心的大屏幕就會「嘀嘀」響。
同時,互聯網連接了李陽與外面的世界。她在網上找到了教習舞蹈的網站,下載教程後再分解創作,帶著舞蹈團的姐妹們編排;藉著中心「老人綜合體」里的設備,上網玩個直播,分享自己的舞蹈;和遠在天津的女兒影片聊天,拉拉家常……
「熱心腸」有了大舞台
在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見到鮑國娟時,她穿著小馬甲剛剛巡完街。她除了是這裏的註冊會員,還有一個身份——「烏鎮管家」。
烏鎮峰會開幕前的這段日子,鮑國娟定期參與街道巡防、管理消防安全等,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就在手機「浙里辦」App的「烏鎮大管家」應用一鍵上報,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會趕到現場進行查看維修。
鮑國娟是出了名的「熱心腸」。當年在工廠里上班時,她就號稱「拚命三娘」,多次榮立生產一等功。
「工廠改製後,我就退休了,平時忙慣了,一下子閑下來還真不習慣。」退休後,鮑國娟一身的勁頭沒處使,總也閑不下來,社區里組織打掃樓道、文明巡查,她一項都不落下。
後來,鮑國娟學了駕駛,實在沒事幹,就開著車在烏鎮汽車站附近轉悠,免費為遊客提供服務。看見遊客要搭車,她就搖開車窗問:「你要去哪兒?我帶你,不要錢。」
2015年,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召開前夕,烏鎮成立了一支群眾誌願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烏鎮管家」隊伍,已退休的鮑國娟連忙報了名。
在烏鎮鎮綜治辦的統一安排與調度下,鮑國娟定期參與文明創建、護航峰會、點位巡查等工作,充分發揮「地熟、人熟、情況熟」的優勢,既能撿垃圾、解紛爭,又能疏導交通、報告隱患險情,為一方百姓提供全時段的守護。
鮑國娟說,以前在「掃街」中發現的問題,因為沒有數字技術的加持,上傳過程冗長複雜,相關部門的人員需要通過電話聯繫後再前往現場處置,「隨著‘烏鎮大管家’應用的上線,‘浙里辦’里有了信息上報端口,信息推送也不需要人工打電話了,通過平台就能直接篩選派送,更快更及時。」
「現在我們烏鎮越來越‘聰明’,因為我們的‘身後’還有‘智慧大腦’‘城市超腦’,通過手機一鍵上報後,無論什麼問題,很快就能解決。」鮑國娟很自豪。
10年來,「烏鎮管家」不斷迭代更新,從以群眾線下自發參與為主,到「線上+線下」警社聯動,再到專業社工全面介入、數字手段全面應用,已經成為嘉興基層社會治理一張「金名片」。
這支最初不過幾十人的隊伍,現在已壯大到了4500餘人。在這支以老年人為主的誌願者隊伍中,69歲的鮑國娟年紀並不算大。「越來越多像我這樣的‘熱心腸’找到了組織。」鮑國娟說。
在灰暗中找到「光」
在習近平總書記和烏鎮老人隔空「會面」那一年,胡暉還沒有從喪子之痛中走出。如今,她被人們稱為「網紅奶奶」,能歌善舞,生活樂觀,是直播圈里的紅人。
2013年,胡暉的獨子因病去世,那一年,她74歲。
「兒子去世後,我覺得生活是灰色的,感覺沒有奔頭了。」胡暉說,互聯網真的就像光一樣照進了她灰暗的生活。
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烏鎮數字化進程加快,光纖入戶、寬帶網絡擴容提速、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全覆蓋……烏鎮的原住民趕上了互聯網發展的步伐,胡暉也就此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在親友的鼓勵下,胡暉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註冊了微信,在網上和很多與兒子一樣大的年青人聊天,分享新鮮的話題、有趣的事物,她的思想也慢慢轉變,「我們不能一直生活在黑暗裡,要往前看……」
胡暉手機玩得越來越溜,支付寶、微信、淘寶、京東、拚多多、抖音、今日頭條等App鋪滿了她的手機界面。
有一次,她買菜時熟練地用支付寶付款,讓旁邊的幾個年青人驚訝得張大嘴巴:「老奶奶您也太潮了吧!」
網絡如一片浩瀚的星空,刺激著胡暉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2017年,胡暉開通了「胡奶奶的直播室」,第一天直播時,她在直播間簽名上寫道:「年齡已八十,童心尚未泯。學習新科技,跟著新潮流。」
她在家中客廳里支起了手機,用手機直播越劇表演,低吟淺唱;她直播自己跳排舞,最多的一次同時有1萬人觀看。
胡暉帶著直播設備來到了烏鎮古橋上,向網民直播水鄉韻味,「槳聲悠悠,青石古巷,每一塊青石板都鐫刻著歲月的痕跡……每一碗熱騰騰的羊肉麵都透著老味道。」
「直播時,有圍觀的,有點讚的,很有意思。」胡暉在直播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養生秘訣,「我告訴大家,保持好心態是最好的養生,生活要規律,多動腦,多交朋友,不要讓腦子鏽掉。」
2020年,烏鎮實現5G全覆蓋,胡暉立馬換了帶5G功能的智能手機。
前天,胡暉走進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和機器人「夏瀾」互動,之後用「文心一言」自動生成了一段文字,發到了朋友圈。
如今,胡暉經常向她的老姐妹們傳授App使用技巧。「我和她們說,要跟得上時代,不能當互聯網時代的邊緣人。」胡暉說,「希望互聯網這束光能夠照亮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