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運動場地、創設9門體育課,朝陽區實驗小學破解「四小」問題

新增近一千平方米的運動場,創設游泳、跑酷、啦啦操等9門體育課程,開設走班選修課……11月2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針對「四小」(「小眼鏡」「朗尼墩」「小豆芽」「小焦慮」)問題探索了一套解決辦法,為青少年體育健康活動提供經驗。記者瞭解到,為了讓一二年級的孩子可以充分玩耍,該校每週還「騰挪」出半天體育活動專屬時段,讓低年級孩子們走上運動場充分鍛鍊。

學校進門就有架設攀爬設施。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學校進門就有架設攀爬設施。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新學期增加近一千平方米運動場,解決「一刻鍾課間」運動空間

一進校門,記者便注意到了操場上15米長的攀爬設施,當課間的鈴聲響起,孩子們奔向操場,不少動作靈活的已經爬進了上層的繩網,沿著網兜爬到另一側,而年齡大一點的學生在老師的看護下,握住攀爬架的橫杆向前移動。二年級的王豪軒告訴記者,每天早晨到學校後,自己都會在攀爬架上鍛鍊一會兒,做幾組提膝動作。

「青少年的上肢力量普遍偏弱,我們希望全員都能參與到運動中,便在每個校區的門口增設了攀爬設施。」朝陽實驗小學副校長曹京逐一介紹該校新學期以來在體育運動方面做出的新嘗試。他介紹,體育活動可以幫助青少年增強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骨骼發育,同時還能改善運動的協調性,並且對於心理健康與社會交往會有積極影響。體育活動還可以促進分泌內啡肽,有助於樹立樂觀自信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對於當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四小」問題,該校希望以體育運動撬動學校的育人改革。

11月21日,朝陽區實驗小學學生在上籃球課。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11月21日,朝陽區實驗小學學生在上籃球課。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自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北京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推行「課間一刻鍾」優化調整。朝陽區實驗小學也對學生的運動時間進行了規劃。記者現場瞭解到,在原有課程時間不變的基礎上,除了15分鐘課間休息時間外,上下午還分別有30分鐘的課間操、大課間活動,孩子們分別進行長跑和繩操運動,加上體育活動時間,該校平均每名學生每天有120分鐘的體育鍛鍊時間。

「有人說原來課間10分鐘都會有安全等方面的擔心和顧慮,體育設施和項目的開展也有局限,如今變成15分鐘該怎麼辦?」曹京介紹,為破解主城區學校體育運動空間不足的普遍難題,該校近年來通過開發空地、空房、過道、樓頂、地下空間等「上天入地」舉措,增加師生的運動場地,陸續建成樓頂足球場、樓間連廊、樓內運動空間、體操房等活動空間。今年9月,該校繼續整合空間,將校園南樓二、三層設施進行優化更新,新建乒乓球、啦啦操、少年籃球場、輪滑教室等運動空間,新增近一千平方米的運動場,相當於7個標準籃球場,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運動需求。

學校不僅增設了運動設施,為突出體育活動的安排和設置,老師們也在課間走上操場「無縫銜接」,每個老師都是學生運動的教練員和指導員,帶著學生們玩呼啦圈、折返跑、砍包、攀爬等活動,幫助他們發現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體育老師的數量也更加豐富了,我們不僅有十幾位體育老師,也跟首都體育學院建立聯繫,吸納體育教育的實習生、外聘專業性的體育課老師,確保學生做好體育鍛鍊。」曹京說道。

增設跑酷、拳擊等9門體育課程,實行選課走班製

為了讓學生們動起來,該校在每天的體育課程中創設了游泳、足球、啦啦操、跑酷、拳擊等9門體育課程。學校的體育課程打破班級概念,實施走班選課,體育老師王長柏介紹,學生們在開學前便選好課程,每天直接到所選的運動項目上課。二年級(8)班的沈知予選了籃球、足球和跳繩課,也在所選的課堂上交了鄰班的朋友,王豪軒則選了跑酷課,他喜歡障礙跑。

朝陽區實驗小學開設了跑酷課。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朝陽區實驗小學開設了跑酷課。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曹京介紹,這個學期,該校還進一步優化了體育運動時長,在一、二年級每週增設半天體育活動專屬時段,每週一下午,一年級的孩子們會走上操場,利用輪胎、跑酷器材、爬行墊等玩跳、投、爬等遊戲;二年級則在每週四下午玩跳皮筋、踢毽子、編花籃等民族傳統類遊戲,讓孩子們能用整個下午「嗨玩」。

11月21日上午,王長柏和家長、學生代表們還走上了講台,介紹了該校獨創的「登山課」成果。該校自2021年開設了親子共同參與的登山課程,每學期開展3—4次,由學生自主報名,通過親子參與的形式,3年來,登山課程完成了北京12座山的攀登。此外,學生、家長和老師們還先後「征服」了三山五嶽中的「三山」,下一個目標是南嶽衡山。

「這堂課源自一次親子登山,孩子一直喊累,要放棄,我就想,登山活動對於一個人目標的培養,意志品質和身體素質都會得到提升,為何不在校內開設這樣的課程?」王長柏表示,在家委會的支持下,學校開設了這一課程,參與的家長和孩子們從爬海拔400米的山到如今可以攀上1500米的高山,得到了充分的鍛鍊。「讓家長參與一方面為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家校協同育人的理念。」王長柏說道。

「一開始我們拉著孩子的小手爬,到後來在後面努力追趕他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同時也意識到作為家長,也要陪孩子一起成長,追上他們的腳步。」家長代表楊雪說道,她的雙胞胎兒子如今已經上五年級,體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王長柏表示,他也將總結課程經驗,爭取能夠讓更多老師、學生能夠參與進來,讓登山課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課程。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