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變革勢在必行
11月1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圓滿落幕。本次峰會以「構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續的星球」為主題,聚焦全球不平等、抗擊饑餓與貧困、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治理改革等議題。中方提出多項方案,指明當務之急是要推動經濟全球化,讓多邊主義重新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就相關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外交學院巴西籍教授馬庫斯·德·費爾塔斯(Marcus De Freitas)予以解讀。
中青報·中青網: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發佈的《二十國集團貿易措施監測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G20經濟體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覆蓋面顯著擴大。您認為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費爾塔斯:最近,G20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限制措施呈擴大趨勢,這凸顯了當今緊迫的全球挑戰形勢。這一形勢是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經濟民族主義、新冠疫情及其他危機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共同作用形成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重構全球供應鏈方面,西方主要經濟體出台諸如「友岸外包」(將生產轉移到更靠近本國市場的地方)、「近岸外包」(將生產轉移到鄰近國家)、「再工業化」(重建國內產業的過程)等政策,其地緣政治目的不少是為了對抗中國。這些政策看似保護本國產業和供應鏈安全,實則適得其反,割裂了全球經濟,加劇了不平等,拖累經濟復甦。
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其每一次峰會都承載著推動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任。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的背景下,G20必須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倡導全球化,促進包容性與技術交流,以實現全球經濟穩定和共同繁榮。
中青報·中青網:G20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里約熱內盧峰會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您認為這將給全球經貿合作帶來哪些影響?
費爾塔斯:《宣言》強調了集體行動在應對全球經濟挑戰中的關鍵作用,強調需要製定全面協調的戰略以加強貿易、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可持續性、推動包容性增長。其中,數字貿易和可持續融資等關鍵主題是《宣言》的核心。但各主要經濟體內部的挑戰仍然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障礙,包括通貨膨脹、經濟分化和不斷擴大的技術鴻溝。
保護主義是應對經濟壓力的一種誘人但危險的對策,必須堅決抵製。保護主義的無節制發展有可能擴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鴻溝。對此,《宣言》提供了一個很有希望的框架,既能應對短期干擾,又能為建立一個有彈性的全球經濟結構奠定基礎。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宣言》能否落地取決於G20成員之間的持續合作,以及各方在彌合貿易、技術和可持續性差距方面的奉獻精神。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其潛在效益是巨大的。
中青報·中青網:您如何看待「全球南方」國家在G20峰會上針對全球治理提出的訴求?
費爾塔斯:幾十年來,七國集團和聯合國等全球治理結構反映了一種停滯不前的秩序,無法再代表當今的地緣政治現實。這些框架設計於二戰後,現在迫切需要進行改革,以更好反映當前的地緣政治現實,確保它們有效應對全球挑戰。
G20里約峰會體現了這一轉變。日益自信的「全球南方」國家要求公平的貿易實踐,減免債務,獲得技術,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支持。這些要求旨在重新平衡全球治理,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全球南方」倡導建立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本次峰會標誌著向實現這一願景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但同時也提醒我們,面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動態,變革勢在必行。
中青報·中青網:中方在本次峰會上宣佈了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提出了建設世界經濟的五點主張。您如何評價這些中國方案?
費爾塔斯:中國宣佈「零關稅」行動是向包容性全球化邁出的變革性一步,也成為全球貿易未來的「希望燈塔」。通過擴大市場準入,助力最不發達國家增加出口、實現經濟多樣化並增強複原力——這些都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和長期增長的基本要素,中國證明了貿易可以成為減少全球不平等的有力工具,經濟增長是全球共同事業。
同時,中國提出的「完善全球貿易治理」主張也非常及時且必要,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實施。一方面,改革WTO治理。正如《宣言》所說,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爭端解決機制」,優先考慮透明度和效率,以使國際貿易體系對發展中國家更加公平。因而,需滿足「全球南方」國家的需求,確保在全球貿易政策中傾聽他們的聲音,反映他們的關切。同時,要將《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納入WTO規則框架。該協定將有助於創造一個有利於可持續投資、監管協調和長期增長的環境。另一方面,防止數字貿易排他化。數字貿易作為21世紀商業的決定性特徵,需要通過建立全球框架來確保各經濟體公平獲取技術,並為發展中經濟體提供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支持。若缺少這些措施,數字化革命成果就有可能集中在少數發達經濟體。
中青報·中青網:從今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G20峰會,中方對「經濟全球化」的呼籲一以貫之,您如何評價中方這一努力?
費爾塔斯: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承諾凸顯了其作為互聯互通和包容性增長倡導者的作用。通過提供市場準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公平貿易,中國已成為塑造平衡全球經濟的關鍵參與者。中國的領導力在通過「全球南方」視角應對全球挑戰方面尤為重要。中國在全球化問題上的積極行動提醒我們,合作、貿易和投資是共同繁榮和國際穩定的壓艙石。
中青報·中青網:今年是中巴建交50週年,您如何展望中巴經貿合作前景?
費爾塔斯:幾十年來,中巴兩國不斷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特別是中國對巴西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了商品流通,提高了生產力,大大增強了巴西的競爭力。這些投資幫助巴西改變經濟格局,並有助於其崛起為全球金融強國。中國有句諺語:「要致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增長的基石,巴西必須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並學習借鑒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全球金融強國的成功經驗。
中國的發展植根於其獨特的文明歷史和文化價值觀,這為全球議題提供了一個變革性的視角。國際體系中的主導力量首次來自一個發展中國家,這為中國和巴西在綠色技術、數字貿易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創造了機遇,有望重塑「全球南方」與全球治理體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賈子凡 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2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