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暴雨天氣頻現,海綿城市株洲該如何「接招」?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軍 通訊員/賀翔
圍擋施工,吊臂揮舞,當下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熱火朝天。
拉長時間線看願景,海綿城市建設將為株洲告別「城市看海」,帶來怎樣的改變?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現,株洲汛期的降雨量猛增,這無疑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從今年經受「格美」颱風考驗,到未來數字化賦能的智慧監管,海綿城市株洲為應對極端暴雨天氣打開新的想像空間。
「輕鬆拿捏」颱風「格美」,成效初顯
11月20日,石峰區報亭南路。
該道路上的鐵路橋涵洞地勢低窪,曾經一下大雨就漲水,路口的積水警示標識高達2米。可一聊起今年的出行體驗,附近居民大多表示,下暴雨期間也沒受多少影響。
對今年夏天的特大暴雨,家住荷塘區戴家嶺路的張先生記憶猶新,但說起「城市看海」的經歷,他又感慨「時間很短,很快就沒看到積水了」。
相關市民的這類感受,也有數據作為佐證。
數據顯示,今年7月28日,我市受「格美」颱風過境影響出現特大暴雨,中心城區24小時最大降雨量401.5毫米,把100年一遇內澇防治標準266.3毫米/24小時遠遠「甩」在了身後。
但面對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襲城,我市城區範圍內卻都沒出現嚴重內澇現象,局部積水點甚至在1小時內實現消退。
放在以前,這種情景是一些居民坦言想像不到的。
央視曾報導,2016年6月15日,株洲突降特大暴雨,當時石峰區、荷塘區等地多個小區由於地勢低窪被淹,最深處達1.6米。為救援被困居民,消防官兵出動了橡皮艇救人。
今昔對比,株洲城區排水防澇效果提升為何如此顯著?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直言,這得益於我市2022年入選第二批全國海綿示範城市後,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並在打造「株洲模式」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關報導顯示,去年6月8日下午我市出現強降雨,城區出現15個嚴重積水點;而到今年「格美」颱風襲城的7月28日8時,城區積水點為11處。
「你不給水出路,水就不會給我們出路。」該負責人說,海綿城市建設是精準破解城市內澇的方案,它系統化改造城市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讓城市像海綿一樣有效吸納、蓄滲和緩釋雨水,控制雨水徑流,助力水在城市實現自由遷移。
建設海綿城市,探索「株洲模式」
透過今年「格美」颱風的「考試」,株洲的海綿建設為城區排水防澇帶來哪些改變?應對未來極端暴雨天氣,又能提供怎樣的底氣?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三年的海綿城市示範創建,株洲掄起了排水防澇的「三板斧」:系統提升排水設施韌性、健全積水動態消除機制、數智賦能提高應急能力。
比如系統提升排水設施韌性,株洲全面推動從「傳統快排」向「蓄排結合」模式轉變,堅持「灰綠結合」,強化了源頭減排;雨汙同治,提升了管網效能;蓄排並舉,築牢了海綿骨架。
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市實施相關海綿建設項目210餘個,海綿城市達標面積共61.2平方公里,統籌開展管網提標、缺陷修復、泵站改造、雨汙分流等工程90餘項。
與此同時,我市保護並恢復大型藍綠調蓄空間33處,新增楓溪濕地、梅子湖等調蓄容積約110萬立方米,各片區內澇防治能力全面達標。
健全積水動態消除機制方面,我市綜合採用「歷史災情+問卷調查+模型模擬」等手段開展定期摸排,近三年共治理內澇風險點28處,基本建立積水點動態消除的長效機制。
再看數智賦能提高應急能力。我市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城市排水深度融合,搭建智慧海綿城市監管平台,在下穿通道等積水高風險區域佈置積水監測設備100套,與交警指揮系統實時聯動,提高城市排水防澇智能化管理水平。此外,繪製中心城區不同重現期的內澇風險圖,實現從「事後被動應急」轉變為「事前主動應對」。
面對近年頻發的極端暴雨,城市防洪排澇需要多方協同作戰,海綿城市難以直接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但國際生態專家佘年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面對城市內澇,它仍然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基於三年的海綿城市示範創建成效,劍指數字賦能智慧監管,海綿城市建設的「株洲模式」未來可期。
編輯: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