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我們再出發!新老記者攜手書寫烏鎮精彩
對我們來說,每年都有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名為「烏鎮時間」。
今年,我們再次抵達現場,抵達世界互聯網聚焦的中心。奔跑在會場,我們傾聽互聯網前沿思想;行走在烏鎮街頭,我們看到古鎮的千年歲月;坐在電腦前,我們要展現烏鎮的變與不變。
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開啟新十年。我們的團隊中,有多年跟蹤報導的老記者,也有初出茅廬首次參加的新記者,就如互聯網之中,前浪後浪齊奔湧。
願我們被科技溫柔以待
記者 黃燁
「你好小瀾,我可以採訪你嗎?」10年前的我或許想不到,有一天會採訪一個人形機器人。雖然每次都要給她幾秒鍾的反應時間,雖然回答依然有些「機械」,但是不得不感歎,科技改變採訪。
從2014年到2024年,我在烏鎮看到科技的迭代升級。還記得前幾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時候,看到機器狗大家都會興奮不已,而如今,我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不是我們「刁鑽」了,而是許多科技成果已經進入我們生活,我們對科技有了更多的期待。
科技不是冰冷的,應當有一種向善的情懷。今年大會的主題是「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我們在烏鎮,見證智能向善,見證數字未來的到來。在未來,願我們被科技溫柔以待。
在故事里感受互聯網帶來的激情
記者 朱鑫
時光荏苒,烏鎮峰會一晃已辦了11屆,互聯網已深刻融進烏鎮的方方面面。
作為記者,我們有幸能在一年一次的採訪中,親身見證改變的過程。峰會雖然只有幾天,但我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籌備,相繼採訪了戀上土布的時尚設計師、哈佛歸國的烏鎮創客、隱居水鄉的南韓電競教練、轉型做主播的電台主持人、戲劇節幕後工作者等,他們身份不同,但從事的工作多多少少都和烏鎮的互聯網文化有關。
正因為互聯網,烏鎮才有了這些新職業、新業態。連軸轉的採訪、寫作,疲憊是顯然的,但在他們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激情和活力。
在烏鎮,看未來
記者 唐瀟倫
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約而至,而我,也再次踏上了觸摸「互聯網之光」的報導之旅。
在天工的AI全息互動體驗倉內,觀眾只需輕輕拿起桌上的酒樽,便彷彿穿越時空,與唐代詩人李白隔空對飲;在騰訊特別打造的「AI照相館」,觀眾只需現場拍攝一張照片,就能將照片與特定的人物形象進行融合,生成屬於自己的AI打卡照片……在這裏,我體驗著各種新鮮,也深感「未來已來」。
一年一會,四天的相聚雖然短暫,但帶來的收穫彌足珍貴。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段「網事」以更精彩的方式續寫,乘著烏鎮之水,彙入江河,湧進大海,浸潤全世界。
「再」見烏鎮
精彩勝似初見
記者 丹恩雪珂
煙雨江南,夢裡水鄉的千年小鎮,而今在互聯網之光的照耀下又一次迸發出絢麗色彩。
在這裏,古老文明與新銳科技浪漫交融,見證著最初從0到1的突破,再到如今從10邁向100的飛躍,映照出數字浪潮的洶湧澎湃,也承載著中國互聯網30年發展的輝煌成果。
而我很幸運地與之遇見過兩次,一次是「十年之約」,一次是「下一個十年」的新約。「再」見烏鎮,心潮澎湃,精彩勝似初見,是看見觸摸到的全球最前沿互聯網技術,是聆聽思考關於時代浪潮下數字文明發展的前沿觀點,更是技術讓生活更美好的精彩賦能。
而今,大會雖落下帷幕,但由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構建起的未來,已勢不可擋。
從外國友人的視角
展現嘉興之美
記者 徐楊蕾
又一次吹到了烏鎮的風。第二次參與到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報導中,除了各種前沿科技與AI體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就是我的嘉」國際傳播咖薈的報導中,與外國友人交流他們對嘉興的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來烏鎮,太漂亮了。」「我特別喜歡吃包子和餃子。」「這是一座很有傳統文化氛圍的城市。」……這是外國友人們眼中的嘉興,在他們的視角中,嘉興的許多角落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是一扇窗,讓我們透過烏鎮,認真聆聽前沿思想的碰撞;同時,它也是一座橋樑,連接著「嘉興之窗」,讓國際友人可以通過「嘉興之窗」領略中華文化之美,促進文明的交流互鑒。
連接世界
見證數字時代的澎湃脈搏
記者 秦易
在烏鎮的每一天都驚喜連連。
除了琳瑯滿目的科技成果,今年,我有了更多機會「浸泡」在各個論壇里,見證全球各地的互聯網精英、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齊聚一堂,圍繞互聯網發展的方方面面展開激烈討論。從中我體會到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是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乃至人類命運的深刻變革。
行走在烏鎮,我的身邊是不同種族、膚色、語言的朋友。我們一起為展館里的「黑科技」而驚歎,為論壇里閃耀的思想之光而雀躍,互聯網就像是一條無形的橋樑,將我們緊緊相連,在這種全球視野下,我對應對數字時代的挑戰充滿信心,對互聯網正引領我們創造的那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滿懷期待。
心之向「網」
繼續追「光」
記者 閆擁洲
昔日青磚黛瓦石板巷,映出今時互聯網之光。
回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走過的11年,我曾多次參與採訪報導,每一次走進展館、會議廳,總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感受到不一樣的科技力量。今年,機器人、機器狗、AI體驗等隨處可見,「有溫度的機器人」夏瀾不僅知道《南湖晚報》,還能詳細介紹;智能機器狗表演翻跟頭等高難度動作;通過「AI全息艙」與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穿行於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現場,迫不及待地用鏡頭記錄下每一個瞬間,傳達給每一位網民和觀眾。
在美麗的古鎮烏鎮,能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魅力,「互聯網之光」正在照亮我們的數字未來。
從「同頻共振」的青年
看見烏鎮的N種可能
記者 嚴涵
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再度「開啟」,讓古老又充滿魅力的烏鎮,又迎來全球互聯網領域的精英翹楚,他們在這裏展出前沿技術、碰撞智慧,讓小鎮科技「重要性」不斷提升。
觸「網」而變,因「網」而新,與烏鎮同頻共振的,還有在其中創業的廣大青年。此次我有幸採訪到在烏鎮做直播的「80後」主播邱路,作為土生土長的烏鎮人,他一年開播近千場,只為當好家鄉文旅「推介官」,讓更多人看見了烏鎮的N種可能,讓更多人對烏鎮心生嚮往。
年青人對烏鎮的回饋赤誠而熱烈,為家鄉「圈粉」的年青人值得點讚。以互聯網為風帆,烏鎮也將堅定地邁向新興領域,讓互聯網之光持續照亮小鎮的前行之路。
透過新青年
看數字生活的模樣
記者 周禕欣
潮濕的空氣、斑駁的石橋、幽深的古巷,烏鎮這個傍水而生的江南小鎮如今代表的是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的賽前分析思想和前沿科技。今年,烏鎮峰會開啟了新十年,也是我第一次以記者身份走進烏鎮。
各種炫酷的「黑科技」、各類智慧的新成果……短短幾天時間,在烏鎮峰會這個世界級舞台上,聽到了數字經濟騰飛的「最強音」。通過對「90後」創客、墨卓生物資深科學家徐雲飛的採訪,更讓我感受到新青年對科技創新的決心和實力。
正如徐雲飛所言:「這是科技創新最好的時代,擁有科技創新最好的土壤!」透過烏鎮峰會,嘉興的「數字基因」愈發鮮亮,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近悅遠來。
再次相遇
滿是「驚喜」
記者 鄒潭
六年前,在綠蔭滿窗的時節,作為一名「遊客」的我來到烏鎮,這裏的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滿足了一個外地人對「江南古鎮」的所有想像。
而今,作為一名新聞人,我再次來到烏鎮,看到的不僅是「江南古鎮」,更是「網感」滿滿的數字古鎮。作為一名「新手」記者,我感到很激動,也很自豪。
這幾天,來自世界各地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傳遞了他們對互聯網未來的堅定信念和熱情期待,這裏,每一個話題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每一場討論都激發著創新的火花。我也逐漸被企業代表們的激情所感染。
互聯網的力量是無窮的,連接世界,也連接未來。烏鎮的互聯網之光,已化作全球網絡中的星辰,愈發閃耀。
編輯:徐麗萍
責編:吳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