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還年輕,上影還年輕!75週年,正是出更多佳作的時候→
今天上午,「光影追華年 蓬勃向未來」慶祝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75週年大會在上海影城舉行,「七一勳章」獲得者、上影作曲家呂其明在主題發言中動情地回憶自己與上影共成長的75載光輝歲月,「彈指一瞬間,來到上海已經75年了。這裏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深深地愛著這座偉大的城市。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從‘無聲電影’開始,不斷地發展繁榮起來。1949年11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開啟了上海電影事業發展的新紀元。75年來,上影廠拍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影片,為中國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輝煌成就。我作為上影人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他希冀一代又一代的「上影人」能夠踏著前輩的足跡,繼承發揚他們獨特的、寶貴的優良傳統,「作為前進的動力,去迎接‘上影人’光榮的歷史使命,拍出好電影,繼續為祖國、為人民更好服務。」
秉承拚搏精神 佳片層出不窮
今天,奚美娟、牛犇、於本正、祝希娟、祖臻、梁波羅等藝術家代表出席了大會;今天,比他們更年長的呂其明、於世泰、陳勝基等8位「光榮在廠75年」老上影人獲授紀念獎牌;今天,長期放映上影經典電影的「經典影廳」正式揭牌;今天,上影演員劇團獲授「中國影協行風建設示範實踐地」。現場,響起一次次熱烈的掌聲;心底,湧動過一次次感懷。
「75年轉瞬即逝,如今我已經94歲高齡。有許多和我一樣,當年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小年輕,如今都已是兩鬢成霜。」「在廠75年」的呂其明說,「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親愛的上影,好似一座無形的、莊嚴的電影殿堂,也是歷史的豐碑。在這個殿堂里,曾經彙聚了眾多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前輩、先驅、大師、權威,以及電影領域的專家和各工種的從業人員。作為當時的新兵、小輩,我常常懷著虔誠和崇敬的心情仰望他們,是他們帶來了上海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是他們高尚的人品、藝德,以及團結、敬業、拚搏、創新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上影人’。」
「上海有這樣一個門牌號碼,被無數有電影夢的演員放在心頭,每個人都會許願‘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他們’。這就是武康路395號,上影演員劇團。在那個小院子裡,有趙丹、張瑞芳、孫道臨、王丹鳳的銅像。從我進劇團那一刻,我就以能與這些藝術家一樣,成為一名‘上影人’而驕傲。」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獲得者、上影演員王景春也「光榮在廠25年」了。他講起自己對前輩趙丹作品的反復觀摩和學習,「從他身上,我深深體會到,任何一個不具有性格的角色都是一個不好的、沒有生活感的角色。因此,不善於再現人物性格的演員,也是一個不好的、單調的演員。」他回憶起5年前的冬天趙丹銅像落成的情形,「當天,有記者採訪我,問趙丹先生是不是我的偶像,我說,不是‘偶像’,而是‘坐標’;就像白天看著太陽的方向,晚上看著北極星那樣,趙丹先生就是我人生和藝術道路上永遠的坐標。」
發佈鯤鵬計劃 助力青年影人
王景春說,他知道距離「有朝一日,我也會成為他們」,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又一個的坐標,許多「上影人」始終在奮力向前奔跑。大會現場,上影集團發佈了「新人新作」計劃2.0版——「鯤鵬計劃」。該計劃將秉承上影精品創作傳統,以「激發創意、培育人才、打造精品、引領未來」為核心,以更開放的姿態搭建創作平台,築巢引鳳,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影人展翅翱翔,實現電影夢想。
「上影對年輕導演的信任與鼓勵,讓我看到了傳承,從過去的經典到現在的創新,讓我更加相信中國電影事業的希望與未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導演陳思誠特別介紹說,「今年,我有幸再次與上影攜手,共同打造電影《千里江山圖》。這是一部基於著名作家孫甘露小說的改編作品,它以1933年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一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故事。」將與陳思誠合作,領銜《千里江山圖》編劇工作的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編劇張冀今天也來到現場。他首先動情地感謝謝晉和《芙蓉鎮》:「這部上影廠出品的電影,1987年在一個湘娃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讓我愛上了電影,讓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成為一名電影人的夢想。如今,這顆種子發芽了,我將終身以成為一名電影工作者而驕傲。」而關於未來,他說非常期待與上影優秀的創作者一起,追尋上影的傳統,共同為創作出一部優秀的作品而努力。「電影走過了100多年,上影廠走過了75年。我始終相信,電影還年輕,上影還年輕。期待上影未來有更多優秀的作品面世,我也願為上影的創作、為中國電影的前行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