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電力大學「石頭樓」:梁思成、林徽因的不朽詩篇

1947年

建築大師梁思成

在訪問美國期間

曾給老友艾爾費特 · 本迪納

寄去了一份信件

信件中

附有一份由他本人所整理的

建築創作作品列表

這份列表中的第一個作品

就是

「吉林省立大學」

而在這一項目的合作者中

我們還能看到另一個熟悉的名字

林徽因

如今

這件在梁思成建築生涯中

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

依然佇立在美麗的江城吉林

東北電力大學的校園內

守望著校園一個個年輕的身影

見證著歲月的長河從身旁靜靜流過

這組建築

就是吉林省立大學舊址

它有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

「石頭樓」

「石頭樓」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一所大學的興建

1924年

梁思成遠渡重洋

先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哈佛大學深造

1928年

學成回國後的梁思成

應東北大學之邀

創辦了建築系

梁思成、林徽因在賓大  資料圖片梁思成、林徽因在賓大  資料圖片

1929年

梁思成接到了一項委託:

規劃、建設

「吉林省立大學」

這所大學

作為吉林省第一所公立大學

吉林人民已經期盼了很久

早在1927年

吉林省內7所學校的學生

就聯合遞交請願書

要求興辦一所「吉林大學」

1929年農曆三月

在當時的政府會議上

吉林省教育廳

申述了籌辦大學的理由:

東三省物產豐富之區

適當國際競爭之衝

強鄰方挾其所謂

政治軍事經濟等侵略政策

咄咄逼人、無微不至

唯是挽救之道

千頭萬緒

而根本之圖

首在培植專門人才

提高地方文化

……

吉林省竟不能設一大學

則將來之文化

不惟不能與國際競爭

即與各省相較

亦未免瞠乎其後

1929年

幾乎是集合全省之力的

吉林省立大學

終於宣告成立

時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

擔任校長

吉林省立大學校園規劃圖  資料圖片吉林省立大學校園規劃圖  資料圖片

伴隨著這所大學的籌辦

許多學成歸國的吉林人

也應邀前來:

德國留學歸國的

榆樹人李錫恩

擔任副校長

美國留學歸國的

吉林市人胡體乾

擔任法學院教授、圖書館長

法國留學的著名數學家

扶餘人張翼軍

擔任理工學院院長

日本留學歸國的文學家

伊通人穆木天

擔任文學院教授

……

一時之間

吉林全省的教育精英

幾乎全部彙聚於此

而由於缺乏校址

教授、學生們

只能擠在吉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以及幾所其他學校的校舍中

開始了最初的課程

作為臨時校址的吉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資料圖片作為臨時校址的吉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資料圖片

吉林省立大學的新址

選在了吉林市的城西

1930年編纂的《吉林省立大學概覽》

曾這樣描述這一校區的環境:

西依歡喜嶺

北枕北大山

南望小白山

東顧西石砬

北山之麓甘泉數眼

分流東西

雖隆冬不凍

異日引水校內

以泳以遊

可飲可濯

植樹山嶺

資蔭資潤

引鳥生風

誠研究學術之佳境

第一期建築

預定能容千五百人

現已敦請梁任公之子

東北大學教授梁思成先生

特為設計製圖

當時還不到三十歲的梁思成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

接到了這所大學的設計委託

三座大樓的誕生

吉林省立大學

作為梁思成學成歸國之後

最早設計的作品之一

凝結了梁思成伉儷的大量心血

根據資料

從1929年接到設計委託

到1931年建設接近尾聲

施工圖一直在修改完善

主石樓的內部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1930年

這座大學的新校址開始了建設

當時的吉林各界

對這所大學的建設極盡關注

據當時人回憶

張作相當時常去監工

看到有的石頭砌得不正

就脫去軍大衣操作起來

「咱是幹這行的出身,這算個什麼!」

而工程主任董潔忱

則住在工地監修

到1931年春天

這三座建築已經基本完工

由於樓體運用許多花崗石砌成

這些建築

也被人們稱為

「石頭樓」

二十一世紀初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二十一世紀初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

在吉林省立大學的核心區域

鼎立的三座建築

辦公樓居中

坐北朝南,樓為兩層

兩座教學樓分居兩側

整體形製基本對稱

均為三層

吉林省立大學主樓正立面、側立面設計圖

1930年12月30日,梁思成繪、陳植校

主樓的全部

以及東西配樓的中間部分

以粗花崗石飾面

上端裝飾有傳統琉璃鴟吻形象

承接簷口

仿照北齊天龍山石窟的

一鬥三升、人字拱裝飾

這組建築

將不同時代的古典細部裝飾

處理巧妙、組合融洽

在現代建築的趨向之下

融入了中國傳統樣式的風格

兼具很強的文化韻味與傳統色彩

「石頭樓」的斗栱造型  圖劇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而這座建築在建成之後

除了「石頭樓」這個稱呼之外

還常常被人們稱為「海陸空」

這是因為

在那段山河破碎的歲月

迫切期望能夠「富國強兵」的人們

能夠在這三座石樓的設計語言中

找到許多國防的象徵

東側的石頭樓

象徵海軍的軍艦

東側石頭樓

除一樓東西各有一門外

在樓外的南北側

也各開一個門

象徵通往軍艦前後甲板的通路

在樓的一角

矗立著一座高達36米的煙囪

象徵軍艦的煙囪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西側的石頭樓

象徵陸軍的堡壘

和東樓不同的是

西樓僅在東西兩側開門

南北兩側則不設門

同時

和東樓不同

它的兩側樓體

均設有多排窗戶

如同一座堅固的堡壘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東側配樓設計圖 圖據《梁思成建築設計作品輯略》

中間的石頭樓

象徵空軍的戰機

中間的主樓

門廳向前突出

象徵飛機的首部

兩旁的辦公樓則向兩側延展

像征戰機的機翼

連同後部的樓梯

整體建築呈「十」字構型

如同一架戰機

石頭樓

主樓(右側)如同一架戰機

而當時

「飛機」的尾翼部分並未建成

梁思成只在圖紙上畫出了輪廓

並註明

作為藏書庫的擴建部分

留歸後期建設

「石頭樓」主樓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當時

吉林西郊房屋還很稀少

三座石樓建成後

巍然鼎立

成為江城當時著名的地標

石頭樓的建築材料

選用大塊花崗岩

增添了威嚴感

斗栱花紋和石雕螭吻的裝飾

則賦予神秘色彩

主樓門廳設計莊重古樸

節日佈置盆花的位置體現了中國傳統

石頭樓中間的噴水魚池構成的庭院

與周圍的景色相得益彰

形成了一幅氣度恢宏的校區圖景

這組建築

是年輕的梁思成

嘗試運用建築學法則

充分調動民族傳統建築語彙

進行創作的第一次大規模實踐

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可惜的是

九一八事變的隆隆槍炮

打斷了這所大學的建設之路

許多教授、學生

開始流亡關內

這所凝結了吉林人民

深厚期望的大學

也隨之停辦

曲折的身世

九一八事變之後

偽滿洲國在這片校址上

開辦了「吉林一師」

1938年拍攝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1938年拍攝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

隨後

這所學校又先後被改名為

「吉林高等師範學校」

「吉林師道高等學校」

「吉林師道大學」

攝於1940年的「師道高等學校」 資料圖片攝於1940年的「師道高等學校」 資料圖片

日本投降後

國民黨在此處

成立了「長白師範學院」

1948年3月

伴隨著吉林市獲得解放

這座建築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吉林大學」也隨之複校

由當時的吉林省主席周保中

擔任校長

1948年6月

設在佳木斯等地的

「東北大學」陸續遷來

與當時的「吉林大學」合併

成為當時新的「東北大學」

長春解放後

「東北大學」陸續搬遷

到1949年初

全部遷往長春

成立了「東北師範大學」

其後

吉林省曾利用這些校

舍開辦了省委黨校

1950年初

經東北局決定

「東北工人政治大學」由沈遷吉

在此處校址開辦

一年後的1951年夏

東北工人政治大學又遷回瀋陽

將本校舍交給吉林省軍區

吉林電力學院時期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吉林電力學院時期的石頭樓 資料圖片

1955年5月

吉林省軍區伴同省委、省政府

遷往長春

長春電力學校將校舍

與吉林省軍區在吉房舍對調

遷來此地

改名吉林電力學校

並於1958年8月

升格為高等工科院校

改名為「吉林電力學院」

1978年

再次改名為「東北電力學院」

1989年

在東北電力學院

建校40週年之際

校方依照梁思成最初的圖紙

對「石頭樓」主樓進行了後期建設

這座建築的「飛機」造型

最終建造完整

2005年

「東北電力學院」

更名為現在的名字:

「東北電力大學」

在幾十年的歷史中

東北電力大學的教學活動

總是圍繞「石頭樓」為中心

而今

它仍是這所學校的

教學中心、標誌建築

出現在這所學校的校徽上

銘刻在所有校友的回憶中

東北電力大學校徽上的「石頭樓」

鮮明的建築風格

以及深厚的歲月沉澱

賦予了這組建築極高的

藝術與歷史價值

石頭樓的卓越設計

得到了權威的認可

被《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和《中國建築史圖說》

等多部著作收錄

《吉林市誌•文物誌》

曾這樣描述石頭樓:

形式宏偉、結構非凡

幾經滄桑、完好無損

堪稱中國現代建築史上的佳作

2013年

「石頭樓」入選七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8年

這組建築入選第三批

「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東北電力大學

圖據東北電力大學官網

今年9月

省委書記黃強在吉林市調研時

實地查看了「石頭樓群」

文物建築保護利用情況

他強調

吉林市作為我省

歷史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城市

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

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更好延續歷史文脈

增強文化自信

幾十年過去

東北電力大學校園里

這些飽經風雨的建築

依舊巍然佇立在

北山腳下、鬆花江畔

吉林人民

自強圖存的探索腳步

梁思成、林徽因伉儷

苦心孤詣的藝術追求

在這裏凝固成為

不朽的詩篇

參考資料

丁垚 《梁思成建築設計作品輯略》

董學增 《吉林文物考古文集續集》

崔勇 《中國營造學社研究》

《中國建築大圖典》編輯部 《中國不朽建築大圖典》

翟立偉 《吉林舊影》

東北電力大學官方網站

作者:郭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