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收藏2萬餘件藏品 徐州非遺傳承人興建農耕文化博物館
從集郵、收藏煙盒,到後來收藏農具、工具、炊具、文房四寶、陶器、錢幣等等……70餘年雖改變了王如坤的年齡和外貌,但他對收藏的熱愛從未改變,反而隨著時間的沉澱而越發深厚。
作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家藍印花布的第四代傳承人,數十年間,王如坤共收藏了2萬多件藏品,這些藏品的時間跨度長達7000餘年,見證了華夏文明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如今,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更多人瞭解並熱愛農耕文化,他還個人出資興建了一個農耕文化博物館,面向大眾免費開放,致力於將這些寶貴的藏品與文化故事分享給每一位到訪者。
年輕時就愛上收藏
今年74歲的王如坤從小就喜歡收集東西,遇到別人丟棄的信封,就把上面的郵票剪下來;遇到少見的煙盒,就拆開放進書本里壓平整……
最早的藏品紫砂壺
1972年,王如坤在邳縣四戶鄉石羊村偶然看到有位老農提著把紫砂壺在地頭喝水。他見紫砂壺色澤溫潤,質地細膩有光澤,於是就花了3塊錢將紫砂壺從老農手中買下,回到家後,他對紫砂壺是越看越喜歡。從此,王如坤正式走上了收藏之路。
剛參加工作時,王如坤的月薪金才16元,他卻經常去附近的集市、廟會,買些銅器、玉器、鐵器,輕微受損的陶器他也要。有人見了就搖頭歎息,說他淨買些破爛玩藝。
1982年的一天下午,王如坤在邳縣四戶鄉竹園村的一戶人家門口,看見散落一地的紅陶片,他根據陶土的質地和顏色判斷,應該是4500年前的東西,可惜已經碎成30多片。王如坤敲開那戶人家的房門,表示想買這一堆陶片。開門的老人說:「這是家裡人前幾天挖地窖時挖出來的,都壞了,不值錢,你想要就拿走吧。」講究的王如坤還是付了10元錢,之後才把那些陶片一一撿到編織袋里,然後放在單車的后座上。
「當時天已經擦黑,我剛出村便遇上了暴雨。」王如坤對那次收購記憶猶新,「那時候的鄉間小路都是泥路,一遇上暴雨單車就沒法騎了。天越來越黑,我實在沒辦法,就把單車藏在路邊的玉米地裡,背著盛著陶片的編織袋,步行20多里路回到家中。」後來,王如坤把那些陶片細心拚接起來,雖然略有殘缺,但罐體大致完整。經文物專家鑒定,這件是6000多年前大汶口時期的物件。
建立農耕文化博物館
2017年,王如坤的藏品已經有萬餘件,於是他建了一家農耕文化博物館。農耕文化博物館的院門口和院子裡,都擺滿了古代石刻,其價值不僅在雕刻精美,更在刻石上那些難解的文字,其中一塊出土於梁王城的石板上還有類似文字的圖案,神秘而深奧。
農耕文化博物館里最有份量的藏品,當屬出土文物展區,尤其是一些史前文物,數量眾多,不乏精品。原始社會的各種貝殼、首飾,新石器時代的骨針、骨刀、骨鐮、石鑿、石刀、石斧、石鉞,還有按形狀分的先秦和兩漢的陶杯、陶豆、陶瓶,漢代、唐桑治和明清時期的瓷瓶、瓷杯、瓷罐、瓷碗、瓷盤,春秋時期的劍、戈、戟、鉞,漢代的銅劍、銅鏡、弩戟,秦磚、漢瓦、漢代陶井圈。
出土於梁王城的石板
其中,在一塊大墩子遺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殘陶片上,赫然刻著邳字的古字本字「不」。由「不」而「丕」,由「丕」而「邳」,「不」是邳的祖字,它是一個隨意刻劃的象形文字符號,還是物名或地名?王如坤對此的解釋是:「‘不’字上面的一橫代表的是天,‘不’字意思是一隻鳥揮動著兩隻翅膀向天上飛去。」
最早的「邳」字
王如坤的藏品中,最有意思的要屬那張「千工床」。那是一張婚床,四面雕刻的人物、花鳥在金銀粉飾的烘托下顯得栩栩如生。上面還有幾十幅戲文浮雕,床內壁環繞的是仿郞世寧的畫,令人歎為觀止。
王如坤曾花很少的錢,從魯南地區收來清代某大家族60多年間的完整契約,包括兒子們分家的契約及各家所交糧稅在內的契約文書數百張。這是研究封建社會契稅史以及家庭經濟史的第一手資料。
收藏的契約
炊具展室內,支著一個風箱鍋和自製的兩個虎頭灶。牆上掛著五六十年前用的小油壺、泥茶罐,還有用秫秸編的蓋鍋用的鍋拍和用麥秸稈編的籠頭(罩在吃飯桌上防蒼蠅用)。王如坤還保存了不少清代的盤、碟,竹編和鐵皮做的熱水瓶外殼,百年前用的泥吊子(燒茶用)、泥漏鬥(倒油用)、泥盆、泥碗等。如今,這些老輩人居家過日子的日常用品,都成了難得一見的民俗文物。
文房四寶展室里,有古人用的文具箱、研墨用的石硯和陶硯、木刻板的古書……
致力於藏品的研究
王如坤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藏品,一是得益於他所居住的邳州市岔河鎮良壁村。良壁村據說是周朝徐國徐族人的聚居地,村內有西漢漢墓群,從出土文物和古城城牆、古井、壕溝遺址來看,良壁是久被淹沒的漢代古良城駐地。
良壁有道觀、廟宇,有唐代貞觀15年建的興化寺,元代重建名為興化院,曾是蘇北、魯南地區最大最宏偉的皇家廟宇。今存唐古槐一棵,名揚千里。良壁唐代始建集市,稱良壁集,桑治元時已為邳北巨鎮。明清時集市興隆,店舖櫛比,廟宇香火十分旺盛。
如今良壁村頭的3座矗立的佛塔,那是王如坤經過多年努力,苦苦找到毀於戰亂、遺失散落各處的建築構件後恢復的,現已經成為興化寺的歷史見證與古村良壁的地標。王如坤還將其他的一些建築碎件陳列於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專櫃中,從泥塑飛簷的精美大氣,可以想像出當年興化寺的壯觀與氣派。
王如坤有個習慣,就是每月都得買一些他看中的好東西,而且他從不往外賣一件,才使得他的藏品達到了2萬餘件,才有了他的農耕文化博物館。
印花布展廳
有人說搞收藏的人只收藏不研究就是保管員。作為真正的藏家,王如坤身兼「三職」:採購員、保管員和研究員。王如坤收藏了明清老印花版200餘片、明清至民國的藍印花布近百塊,還是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邳州王家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第五代傳人,著有《邳州藍印花布》一書。
多年來,王如坤致力於自己藏品的研究,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古徐文化研究和大汶口文化研究專家,繼出版了《邳州民俗》一書之後,他正在撰寫古徐文化研究的文章,以及進行張良納履、農耕文化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