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破圈」綻放文化自信,讓世界「聽見」無錫

「惠山古鎮的音樂會,太精彩了,每一場都不想錯過。」樂迷黃女士感歎道。於江南盛地,賞民樂之美。近日,第二屆全國民族器樂展演暨二泉映月・無錫民族音樂彙如約而至,名團名曲薈萃,名家大咖雲集,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民樂愛好者紛至遝來。活動期間,無錫集中上演10台民族管弦音樂會、3台民間樂種組合演出和75場中外藝術家參與的室內外演出,一展「民樂之鄉」的魅力風采,營造「音樂之都」的濃厚氛圍。

在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誕生地——無錫惠山腳下的天下第二泉旁,伴隨著潺潺的流水聲,一場「樂色溪光」沉浸式民樂演出精彩上演。新編民樂演奏《秋江花月夜》、古琴演奏《高山流水》以及融合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方經典歌劇元素的跨界音樂作品《月映無眠》響徹山水園林間,帶給市民遊客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觀賞體驗。

全新亮相的惠山映月裡街區,迎來高光時刻,煥新歸來的308禮堂內座無虛席。無錫民族樂團奏響了大型民族交響史詩《光明行》,在民族音樂與現代審美的碰撞中,致敬中國近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劉天華。

「我們期待通過展演、交流、專家點評,與友團、中外藝術家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青年指揮家、無錫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孫鵬表示,此次展演活動,也為各地民族樂團、民間音樂組織帶來了交流互鑒的機會,讓無錫成為了民樂交流的中心。據瞭解,入選本屆展演的不少大型作品已經列入文旅部組織實施的「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比如,中央民族樂團的《頌·黃鍾大呂》、北京民族樂團的《大運河》、河北省歌舞劇院的《雄安》等,堪稱國內頂尖民族樂團的超級「秀場」。此外,還有31個樂種組合參加本屆展演,當中既有來自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鼓吹樂」「絃索樂」類組合,也有流傳於浙江、福建等地的「江南絲竹」「南音」類組合,還有充滿少數民族音樂特色的器樂組合,各團體彙聚無錫,展現出中國當代民間樂種組合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此次展演注重精品、強化融合,中國新藝術音樂創始人龔琳娜、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趙聰、《中國好歌曲》年度盛典冠軍杭蓋樂隊、哈薩克史丹「國寶級」歌手露西婭和來自俄羅斯、哈薩克史丹、波蘭、法國、德國、中國等國約300名音樂家聚集一堂,共同演繹跨越國界的音樂對話。「江南水鄉讓我靈感迸發,現場的即興演出,就是我與無錫觀眾共同的創作。」烏仁娜被譽為「當代最美的蒙古族女聲」,她在此次展演中用獨特的聲音為人們帶去了欣賞音樂的新感受。

此次展演的最大特色是舞台的多樣化。除了10台民族音樂會在劇場內上演,還在城市中設置了多個音樂現場,其中,主會場設在惠山古鎮景區,還設有崇安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蠡湖之光、拈花灣景區、宜興大有秋等5個分會場,邀請世界各地的音樂人把風格各異的音樂作品,帶到市民遊客身邊,讓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在無錫這座城市中交融共生。「俄羅斯的民歌太好聽了,很有節奏感。」市民黃先生感歎道。連日來,惠山映月裡街區成為了音樂愛好者的打卡地。街區內,多種風格的音樂演出接連呈現,中外藝術家們在雕塑前、建築旁、園林中展示演奏了不同的民族樂器,組成了一幅幅獨特的藝術風景,演繹著江南的音樂新篇章……遊客們被這一幕幕所吸引,紛紛拍照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江蘇是民樂大省,無錫是「民樂之鄉」,此次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在無錫舉行,並探索性地將展演與二泉映月·無錫民族音樂彙同期舉辦,突出「民樂的盛會·人民的節日」主題,將向世界講好無錫音樂故事,進一步彰顯無錫民樂風采。據瞭解,本屆展演集中展示近年來我國民族樂團創作建設、民間樂種傳承發展、民族音樂理論研究應用等方面取得的優秀成果,並採用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並舉的數字演播方式,讓多彩的民族之音打破時空壁壘,傳入千家萬戶,展演更積極搭建國際音樂交流平台,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不斷推動無錫民樂與世界樂團之間的交流合作,努力在民族音樂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探索實踐。」無錫市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演期間,還安排了「一團一評」、「一場一評」、專題座談、民族音樂藝術沙龍,並創新開展「家門口賞民樂」——藝術進基層活動,推動民樂藝術走出劇場,走進群眾生活,縈繞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用音樂塑造一個浪漫的音樂之都,人們心情會更加愉悅,城市會更有活力,我覺得無錫這次的嘗試,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中央戲劇學院現代劇本翻譯創研中心主任、展演開幕禮藝術總監易立明說。(張月、韓玲、見習記者 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