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三千孤兒入內蒙」 新篇:跨越64年的雙向奔赴
「媽媽,您是我們全家的恩人,感謝您照顧弟弟,謝謝您!」
11月23日至24日,來自江蘇南京的杭巧雲懷著對弟弟紮拉嘎木吉的思念和對都貴瑪老人的敬意,來到了1600公里之外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去探尋弟弟生活了64年的家園,看望那位如親生母親般撫養弟弟的都貴瑪,親口向82歲的草原額吉(額吉意為媽媽)道一聲「謝謝」。
四子王旗位於我國正北方,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全長104公里,總面積2.55萬平方公里,因神舟飛船多次著陸於此,被譽為「神舟家園」。
這一場跨越千里的奔赴,不僅是親情的執著追尋,更是對那段感人至深歷史佳話的生動續寫,在草原與江南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融、民族和睦的橋樑。
困難時期的希望轉移
1959年到1961年,我國正處於三年嚴重困難時期,如今富庶的江南地區當年鬧著饑荒,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一些孤兒院陷入糧食匱乏的困境,3000多名幼小多病孤兒的口糧成了問題。
這些幼小的孩子該怎麼辦?黨和國家決定把他們送到牛奶和肉食相對充足的內蒙古,善良寬廣的內蒙古大草原也向孩子們敞開了懷抱。
通過「運孤專列」,一場雙向奔赴正式開啟,一批批孤兒被送往內蒙古,交由草原額吉撫養長大,由此開啟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這些孩子也被親切地稱為「國家的孩子」。
當時的內蒙古,儘管也經受著困難時期的嚴峻考驗,但內蒙古各族群眾主動擔起這份國家責任,盡全力做到「收一個,活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寫就了一段「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佳話。
19歲開啟的大愛之旅
1942年,都貴瑪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
1961年,當時年僅19歲的保育員都貴瑪主動承擔起28名咿呀學語孩子的養育任務,雖然自己尚未結婚生子,但她毫不猶豫地給予了這些孩子母親般的關愛與嗬護。
都貴瑪從喂飯、把尿等最基礎的照顧做起,日夜操勞,讓孩子們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用真情付出詮釋著大愛無疆。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陸續被牧民領養,都貴瑪一次次經歷著與孩子們的分別,儘管充滿了不捨,但她深知這是孩子們更好的歸宿。
3歲的紮拉嘎木吉是都貴瑪照顧的最後一個孩子,儘管離開了都貴瑪的身邊,但他始終銘記著都貴瑪的養育之恩,視她為自己的「嬤嬤」,在心裡把她當作最親的人。
然而,紮拉嘎木吉的童年並非一帆風順。他的第一對養父母育兒經驗不足,有一次,都貴瑪看到他獨自在外面撿牛糞,心痛不已,當即找到那對夫妻批評他們疏於照顧,隨後便頭也不回地把紮拉嘎木吉領回了自己家。
圖為都貴瑪額吉翻看「國家的孩子」的照片(資料圖)。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悉心照料了幾個月,後來公社又為紮拉嘎木吉找了一個新家庭,都貴瑪依舊放心不下,仔細觀察、嚴格把關,直到看到新的養父母待紮拉嘎木吉視如己出,他成長所需的肉和奶等物品從未缺過,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在都貴瑪的精心嗬護下,紮拉嘎木吉和其他孩子們一起,在草原上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們逐漸適應了草原的生活,學會了騎馬、放羊,說著流利的蒙古語,成為地地道道的蒙古漢子。
甲子之後的重逢之喜
64年如白駒過隙,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和養父母的相繼離世,「孩子」們尋根的願望愈發強烈,試圖為纏繞在心頭多年的「我從哪裡來」「我是誰」尋找一個答案。然而,茫茫人海,自發尋親難於登天。
轉機出現在2021年,公安機關開展的「團圓」行動,依託全國DNA數據庫,越來越多「國家的孩子」開始求助民警來尋找自己的親人。
不久前,在錫林郭勒盟公安機關及尋親誌願者的努力下,紮拉嘎木吉與遠在1600公里之外江蘇南京的親人配型成功,找到了闊別64年的姐姐杭巧雲。
在動身前往南京尋親之前,紮拉嘎木吉來到都貴瑪家中,告知她這一好消息。都貴瑪激動不已,從懷裡拿出1000元紅包交到他手裡,嘴裡還不忘叮囑,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欣慰。
一週前,在歷經64年的漫長分離後,紮拉嘎木吉帶著三個女兒南下與親人成功相認。當天,紮拉嘎木吉身穿蒙古袍,頭戴前進帽。儼然,64年的草原生活,他已完全融入內蒙古草原人民的生活習俗中。
「到了這個年紀還能找到家,見到親人,我沒有遺憾了。」紮拉嘎木吉說。
重逢的那一刻,杭巧雲淚水決堤,那是多年思念與牽掛的盡情釋放,她緊緊擁抱著從輪椅上顫顫巍巍站起來的弟弟,泣不成聲,那是親情在歲月深處的久別重逢,是家族情感脈絡的重新續連。
杭巧雲說,弟弟是在火車上丟失的,父親為了尋找弟弟,一生奔波在外,直至離世也未能如願。如今,弟弟的歸來,讓她深感父親終於可以瞑目,也讓她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圖為紮拉嘎木吉(左二)帶著姐姐回家。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尋親之旅結束後,紮拉嘎木吉回到了四子王旗,他第一時間就去探望了都貴瑪,並帶去了南京親人準備的特產。
見到紮拉嘎木吉歸來,都貴瑪老人緊緊地握住他的手,彷彿看到了自己多年的心血與付出得到了最溫暖的回報。
而在與弟弟團聚後不久,杭巧雲決定攜帶全家前往四子王旗,親眼看看弟弟生活了64年的地方。
這一趟北上之旅,對於杭巧雲來說,意義非凡,那是她對弟弟生活了64年的地方的探尋,更是對這份失而複得親情的深度追尋。
當杭巧雲踏上內蒙古的土地,望著弟弟成長的地方,內心充滿了感慨。「這是弟弟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家園,我能體會到弟弟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戀。」杭巧雲說。
在紮拉嘎木吉家裡,姐弟倆的手始終未曾鬆開,杭巧雲不停地問著紮拉嘎木吉這些年的生活。紮拉嘎木吉笑著一一作答,講述著在草原上的成長,那些與牛羊相伴的日子,與蒙古族同胞們共同度過的歡樂時光,以及都貴瑪額吉無微不至的關愛。
杭巧雲靜靜地聽著,眼神中滿是心疼與欣慰,彷彿在腦海中勾勒出弟弟在這片草原上生活的一幅幅畫面。
手把羊肉、駝奶、酸奶餃子……來自塞北和江南的一家圍坐在一起,講述著64年來的點點滴滴。從兒時的趣事,到成年後的生活經歷,每一個故事都讓彼此的瞭解更加深入。
「我看到了弟弟在草原上的幸福生活,看到了他與家人之間的深厚感情,也感受到都貴瑪額吉給予弟弟的無私關愛與養育之恩。」杭巧雲說。
民族團結的華章再續
24日,杭巧雲一家還特意前往「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都貴瑪額吉家中,親自向這位偉大的「草原母親」表達了感激之情。
杭巧雲緊緊握住都貴瑪的手,眼中閃爍著淚花,說道:「感謝您把我弟弟當成親生兒子一樣撫養長大,您的恩情我們全家人永遠銘記在心。」都貴瑪額吉也激動地回應著,兩位老人的手緊緊相握,那是一種跨越血緣與地域的情感交融,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寫照。
此次杭巧雲的北上之行,不僅是一次親情的團聚,更是一次愛的傳承與延續。它訴說了「國家的孩子」這一特殊群體背後的感人故事,見證了在艱難歲月中誕生的民族團結之花,在歷經風雨後依然綻放得如此絢爛多彩。
都貴瑪用她的無私奉獻和偉大母愛,為紮拉嘎木吉以及其他「國家的孩子」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讓他們在草原上茁壯成長。
都貴瑪與紮拉嘎木吉姐弟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養育與成長的故事,更是一段跨越地域、跨越血緣的民族團結的讚歌。
這份親情與大愛,這份雙向奔赴,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美好見證。
責任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