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支教團眼中的西藏十年

2014年,「格桑花」支教隊員王鬆(右二)課間與藏族學生交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雷闖

通訊員 龔麗麗

銀輝輕灑,繁星點點,照亮了雪域高原寧靜的夜空。

「每一天,我都被感動著。美術課上,孩子們畫出北京天安門;家訪告別,藏族媽媽拉著我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11月9日晚上8點,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結束了一天教學的周誌超回到人才公寓,坐在電腦旁寫起日記。

今年是對口援藏工作實施3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

30年來,援藏幹部人才跨越千山萬水,奮戰雪域高原,西藏步入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群眾獲得感最強的歷史時期。

在援藏隊伍中,就有這樣一群響應國家號召的援藏誌願者——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大學生支教團,周誌超正是其中一員。9月,她和另外4名隊員赴藏「上崗」,開啟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

格桑花,藏語寓意幸福之花。

2014年以來,該校共有17批88人次奔赴襄陽市對口援建的瓊結縣開展義務支教。他們用青春之光照亮藏區孩子們的未來,被譽為「最美格桑花」,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西藏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榮譽。

十年寒來暑往,「格桑花」在三尺講台接力賡續,不僅幫助一批批藏族學子走出大山,更深切感受到了西藏之變。

走上「雲端」的多媒體教室

現代化教學樓、多媒體教室、標準足球場,走進投資1.2億元新建的完全小學,第十七批「格桑花」眼前一亮。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瓊結縣中學、完全小學的考試成績在山南市名列前茅。

這與第一批支教隊員和風帆等人剛來時看到的情形有著天壤之別。

「當時,學校連個像樣的校門都沒有,教室矮小且破舊,老師匱乏。」和風帆說,2013年,瓊結縣中學只有1名學生考上了內地西藏班。

幫孩子們夯實學業基礎,成為「格桑花」們的首要任務。

20平方米的小房間,幾張破舊桌椅,一面可拆卸的黑板,第一個輔導班在瓊結縣中學建了起來。

冬去春來,在兩批「格桑花」的奮戰下,2015年,輔導班的10名學生考上內地西藏班。

「永遠懷念那間小屋。」已經大學畢業、在拉薩上班的洛桑紮西說,如果沒有輔導班,自己很可能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學。

從第三批到第十七批,輔導班從未間斷。但授課的環境,已經從破舊的小屋,換到了光纖互聯網覆蓋的「雲端」多媒體教室。「格桑花」們的宿舍,也從狹小的多人間,搬到了新建的人才公寓。

學習環境的改善,讓孩子們更愜意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2023年,瓊結縣中學中考總均分拿下山南市第二名,完全小學小考達線率排第一名。

「進步之快、變化之大,‘格桑花’功不可沒。」瓊結縣教育局副局長索朗紮西感慨。

2024年11月,「格桑花」支教隊員周誌超在教孩子們學電子琴。 (湖北文理學院供圖)2024年11月,「格桑花」支教隊員周誌超在教孩子們學電子琴。 (湖北文理學院供圖)

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

「同學們,跟我一起學。」11月10日,完全小學操場上,「格桑花」譚銳帶著幾十名學生打起了長拳。

譚銳的到來,讓傳統武術再次走入校園。第一次是8年前,支教隊員廖文茂創建了瓊結縣中學第一個武術社團。

「老師,我想畫天安門。」「老師再給我講一講透視吧。」支教隊員呂邦賈至今還記得,2016年他在中學成立第一個美術社團時,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神。每次上完課後,大家都圍繞著他,要求多講半小時。

第一支合唱隊、第一支國旗護衛隊、第一個科創社、第一個足球社、第一個籃球社、第一次美術展覽、第一場機器人快閃、第一個漢藏雙語廣播站、第一套課間啦啦操……「第二課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老師,是不是位置越高,信號就越好?」「為什麼?」「因為我家的天線放在房頂越高的地方,搜到台就越多。」這是2017年10月,支教隊員李長存與一名學生的對話。

作為瓊結縣中學科創社的創始人,李長存沒有輕易答覆,多次借校長出差的機會「蹭車」,從內地海拔5米到海拔4000米的不同地方測量數據。

根據結果,孩子們設計的「海拔高度與北鬥衛星信號強烈度的相關性檢驗」實驗,斬獲「北鬥領航夢想」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一等獎。此後,科創社更名北鬥班,延續至今。

看過世界的孩子,更能被世界看到。

在北鬥班種下航空夢的阿旺旦增,今年如願考上中國民航大學;讀著《平凡的世界》考上大學的拉吉白瑪,立誌回藏當幼師;參加籃球社團的格桑紮西,已是大學籃球校隊的一員……

「格桑花」教過的孩子,越來越多考出大山、走向全國。

「像雄鷹一樣飛得高,像大樹一樣不忘本。」受訪學子們表示,第二課堂點亮了新的人生,開闊了視野,讓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西藏,更加陽光自信;他們考出大山,是為了更好地回來建設家鄉。

越走越近的家訪路

9月7日,考入湖北文理學院的尼瑪格桑新生入校,迎接他的是支教老師紀官升。

為了這次重逢,紀官升專程從千里之外的山東趕到襄陽。兩人攜手共唱《燭光》,再敘師生情緣。

看到唱歌的影片,在華北電力大學讀大二的格桑紮西,回憶起2018年中秋節紀官升去家訪的情形。

36公里的山路,他們整整走了7個小時才到家。「一路上,老師給我講了很多內地的事,讓我耳目一新。路雖遠,心卻越來越近。」格桑紮西說。

走不完的家訪路,說不完的心裡話。

「在崎嶇的山路上,達珍像一個小老師,不停叮囑我小心。」「離開時,達珍和媽媽送了又送,走了一段又一段。」第九批支教隊員彭闖在日記中寫道。

瓊結縣面積10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僅15萬,地廣人稀,客運班車少,「格桑花」家訪全憑兩條腿,往返幾個小時是常態。

「現在條件好多了。」今年剛完成支教的第十六批「格桑花」周雨說,水泥路通到了村里,一路上不會再踩泥坑,更不用爬山抄小路。有兩次家訪,遇到熱心司機,捎上他們直接開進村。

10年家訪路,讓民族感情越走越親。

翻看「格桑花」日記,一個個生動的細節浮現眼前:走在路上,會有藏族孩子主動打招呼「你好,‘格桑花’」;到學生家裡,家長像招呼親戚一樣,熱情端出酥油茶、尼特羅賓遜、窩窩頭;一進教室,會有一群孩子跑過來求擁抱……

「格桑花」何渝琦在日記中寫道:「只有踏上這片土地,才能感受到藏族百姓對祖國的愛,對援藏兄弟的感激。家是西藏,國是中國,我們站立的地方叫中國!」

這場愛的雙向奔赴,改變了不少「格桑花」的就業方向。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給「格桑花」團隊發放的問卷調查顯示,96%的「格桑花」認為,支教經歷讓他們更加不畏艱辛,具備接受挑戰的勇氣。已畢業的「格桑花」中,80%選擇到基層或者教育領域工作,10人留在了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