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樑·文化潤心|14億字裡,藏著齊魯千年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14億字裡,藏著齊魯千年

11月7日,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開幕,8000多冊中外古典學典籍和研究成果同步亮相。其中,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策劃、不久前剛剛發佈的《黃河大系》,吸引了眾多學者的目光。這套十二卷二十冊的大部頭,從沿黃九省(區)所共有的文化特色著手,展現出黃河文明作為中華民族重要文明支柱的歷史地位和燦爛成就。

《黃河大系》學術總顧問、複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說:「黃河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分支,以文化深厚的內涵在潤物細無聲中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山東作為黃河入海口所在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充分調動本省和沿黃省區資源,精心打造了這套黃河百科全書。」

根之茂者其實遂。近年來,山東把深化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擺在重要位置,印發實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明確構建「以儒學研究闡發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勢學科建設為支撐,統籌推進文化典籍系統整理、思想意蘊闡釋辨析、時代價值研究闡發與轉化創新、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為一體的研究闡發體系」,以挖掘呈現「山東文脈」為抓手,深入挖掘整理編纂古籍、加強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推動研究闡釋平台建設、加快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豐碩成果,立起新時代「文化泰山」。

漢籍合璧,帶中華古籍「回家」

齊魯大地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獻,凝結著古聖先賢的智慧,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9月12日,第二十一屆齊文化節上,齊文化經典文獻集成《齊書》發佈。山東師範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齊書》總主編王誌民表示,《齊書》的整理編纂與已經出版的《齊魯文庫》第一套系統文獻、中華儒學著作集成《儒典》,共同構成了齊魯元典文獻的「一體兩翼」。

聚焦齊魯文化資源,山東深入實施「山東文脈」工程,編纂出版《齊魯文庫》,計劃用10年時間全面研究、保護、輯錄和整理出版山東曆代傳世文獻,全書規模約14億字,6000冊以上。

賡續綿長文脈,讓中華古籍回家。近年來,山東實施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海外儒學文獻回歸工程及海外山東珍稀曆代方誌引進工程。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首席專家、山東大學講席教授鄭傑文說:「將逸散海外的中華典籍重新歸攏、開展研究,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都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已對五大洲至少9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個藏書機構進行了漢籍存藏調查,初步瞭解約135.25萬部境外中華古籍的存藏情況;已現場目驗完成50萬部境外漢籍的版本目錄編纂工作,已複製回歸近2000種中國大陸缺藏漢籍,出版《歐洲地區所藏中國珍稀文獻叢刊》《日本藏中國珍稀文獻》等1093種回歸漢籍。為了讓古籍真貌永存,工程正依靠數字化手段,統一規劃建設全球中華古籍版本目錄數據庫、境外中華古籍全文圖像數據庫、漢籍與漢學研究論著數據庫,數據庫各項功能基本建設完畢,目前處於試運行階段,將於近期正式上線運行。

講述漢字背後的中國故事

面對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因時而變,順勢而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張偉正帶領團隊,努力解答這道「時代命題」。

理論研究是文化延續的有力保障。張偉說,通過觀照現實社會對文化傳承的影響,進一步探尋文化建設的深層規律,形成具有實踐意義的科研成果,用以促進文化發展。目前,在她的帶領下,文化研究所承擔了10餘項國家和省級社科基金課題,完成了數十項各級交辦的重大科研任務,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院級獎項數十項。

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精髓等,山東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領域研究,承擔實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招標項目等200餘項。

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山東深化理論闡釋,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理論研究傳播、社會治理、經濟管理、政德教育、家風傳承等方面開展研究,推出了一批代表山東水準、具有齊魯風格的傳統文化研究標誌性成果。《自信的理由》深入分析中國自信的理論源泉,《中國字·中國人》讓普通人看懂漢字背後的中國故事和人文精神……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人們的生活,山東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出版一系列通俗讀物。

1836人成為傳統文化專項研究生

「仁者愛人,齊之以禮,修齊治平,興國安邦……」9月28日,曲阜大成殿堂前,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祭文響起。以「對話孔子 互鑒文明」為主題,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在曲阜舉行,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的370多名外賓齊聚曲阜,共享文化盛宴。

世界儒學看中國,中國儒學看山東。山東堅持建強平台載體,深入推進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內涵式發展,加強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建設、高校重點學術機構建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學理支撐。山東整合省內外儒學資源,推動建設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掛牌成立多家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

為培養能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擔負時代重任的高水平人才,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16所一流院校成立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以共建共享的方式開展研究生教育,發揮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彙聚全國頂尖儒學研究力量,共同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儒學)專項碩士博士,目前已累計招收培養專項研究生1836人。

汪雅琪是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共同培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研究生,「在曲阜研修期間,我們通過參觀、聽講座、研討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既‘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一。」

創新案例:

尼山聲音「對話」世界

今年,山東聚焦「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主題,高質量舉辦第十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700餘位嘉賓現場與會,其中外國嘉賓近400人、佔比57%,創曆屆之最。

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於2010年9月舉辦,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屆。論壇廣邀中外專家學者,深入開展學術交流,為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如今,論壇規模不斷擴大、形式不斷創新、影響力不斷提升,從單一學術論壇逐漸擴展為人文綜合論壇。

高校院所有了儒學研究院

立足文化資源優勢,加強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建設。齊魯文化的多姿多彩、底蘊厚重,儒家文化、齊文化、運河文化、泰山文化等,在全國都具有獨特性。近年來,山東各地院校紛紛成立相應研究機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和國學院、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山東社科院國際儒學研究院等學術機構相繼成立,形成了整體推進的發展態勢,為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凝聚了強大精神力量。

「中醫夜市」掀起中醫藥文化熱

山東堅持把中醫藥文化作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印發實施《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舉辦東阿中醫藥文化旅遊體驗周等系列傳承發展活動。山東中醫藥大學承擔《中華醫藏》項目學術支撐、質量控制工作以及部分古籍影印出版和提要編纂任務,並起草了《中醫古籍整理規範》,製定我國第一部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標準,牽頭完成國家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

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服務月」,推出《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二季山東篇)、《少年中醫說》等品牌節目,組織創作《中醫藥文化讀本》叢書、20餘期「鵲說」系列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各地創新策劃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等品牌活動,掀起中醫藥文化熱。

(大眾新聞記者 劉一穎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