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門檻、提上限、延長申贖時間!銀行理財公司「攬客」招數頻出

臨近年底,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啟了新一輪理財營銷。近日,中郵理財、招銀理財、平安理財、建信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宣佈下調部分產品申購起點、延長申贖時間並提高申購上限,產品費率也一降再降,部分產品費率直降至0。

對於理財公司的「花式」營銷,卻有投資者並不買賬。「都是營銷噱頭」一名投資者對貝殼財經記者直言,購買理財產品時不太在意費率等情況,更多關注理財產品週期以及收益率情況。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費率下調是理財公司吸引投資者的手段之一,但費率高低,不應作為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的關鍵因素。投資者應基於自身的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投資能力等因素進行資產配置。

0.01元即可起購 部分產品申贖時間延長兩小時

11月以來,中郵理財、平安理財相繼宣佈下調部分產品申購起點,部分理財產品調整後起購金額最低低至0.01元。

11月15日,中郵理財宣佈自2024年11月15日起,中郵理財郵銀財富添頤·鴻錦最短持有1825天1號(增盈款)人民幣理財產品A類份額個人客戶的申購起點金額由1000元調整為1元。

建信理財更將1元人民幣起購的理財產品調整為0.01元人民幣起購。11月11日,建信理財發佈公告稱,擬將建信理財惠眾(日申月贖)固收類產品(中旬)第1期、建信理財嘉鑫固收類最低持有7天產品第4期等產品起購金額調整為0.01元人民幣,以0.01元人民幣的整數倍遞增,自2024年11月13日起生效。

建信理財將部分理財產品調整為0.01元人民幣起購。 公告截圖建信理財將部分理財產品調整為0.01元人民幣起購。 公告截圖

「理財公司下調或者上調起購金額都是市場化行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調整理財產品申購起點金額有助於讓理財公司根據客戶特點,細分客群並提供針對性金融服務。隨著理財產品的不斷豐富,預計不同理財產品可能呈現差異化發展特點,包括申購金額的差異化,以更好服務不同客群的差異化需求。

不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貝殼財經記者指出,理財產品起購價由原先的1元起購調降至0.01元,起購門檻沒有實質區別,更傾向於是部分機構宣傳和營銷方式,起購金額接近零也體現理財產品的普惠特性。

除了下調理財產品申購起點,多家理財公司還提高了產品申購上限,延長申贖時間。平安理財宣佈,自2024年11月26日起,平安理財啟元添利90天持有5號固收類理財產品A份額單筆申購上限、單一投資者持有上限均從40萬元上調至1000萬元。招銀理財也對旗下理財產品「招睿鑫鼎日開三個月滾動持有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單戶持倉上限進行調整,從5000萬元上調至1億元。

另據公告,建信理財擬於2024年11月27日(含)起延長建信理財私行精選福星固收類最低持有2年產品、建信理財私行精選福星固收類最低持有18個月產品等多個理財產品申購贖回交易時間,截至時間均從15:00調整至17:00。

婁飛鵬認為,理財公司降低產品申購門檻、提高申購上限並降低費率踐行了普惠金融服務理念,提高了申贖的靈活性,有助於在市場競爭下吸引更多客戶購買理財產品。

為吸引投資者 理財公司費率「卷」至0

今年下半年,多家理財公司已對部分產品費率進行減免。臨近年末,理財公司費率再度「開卷」,多家理財公司宣佈部分理財產品施行優惠費率,華夏理財、光大理財階段性將部分理財產品優惠費率降至0。

「優惠後費率0.00%/年。」華夏理財宣佈,根據產品費率階段性優惠安排,公司擬對華夏理財悅安封閉式理財產品163號開展費率優惠,從2024年12月3日(含)起,2024年12月31日(含)止,上述理財產品固定管理費率為0。

華夏理財部分產品優惠費率低至0。公告截圖華夏理財部分產品優惠費率低至0。公告截圖

光大理財也宣佈,2024年11月21日(含)起開展「陽光碧樂活 100 號」理財產品(EW2663)費率優惠活動,R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2%降至0。

11月22日,寧銀理財宣佈將階段性對6款理財產品費率實施優惠,優惠期間,費率均下調0.1%。同日,招銀理財表示,擬對招銀理財招贏日日金21號現金管理類理財計劃給予階段性費率優惠,優惠後費率0.01%。

「理財公司降費有助於增厚投資者收益,吸引投資者配置理財產品,也有助於理財公司擴大產品市場規模,從而穩定或者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婁飛鵬稱。

對於銀行理財公司費率一降再降,董希淼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費率下調是理財公司應對挑戰的措施之一,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是理財公司短期內穩住規模、吸引投資者的手段之一。

董希淼進一步指出,理財公司通過費率下降傳遞出對自身投資能力和市場發展的信心,也將理財公司與投資者利益捆綁得更為緊密,有助於增強雙方黏性。此外,費率下調也有助於理財公司擴大與公募基金競爭的優勢。

費率高低並非選擇關鍵 投資者需合理配置資產

「買不買理財產品取決於自己有多少錢,以及有多少錢可以投資低風險產品。」有投資者稱,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產品費率以及其他細節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董希淼表示,對投資者而言,費率下調可以降低投資成本,變相增加收益,但費率高低不應作為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的關鍵因素,投資者應基於自身的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投資能力等因素進行資產配置,在資產配置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10月份銀行理財規模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2.14%,較上月降低56bps。規模視角看,10月末理財產品存量規模29.3萬億元,環比上升約4000億元,判斷9月末資本市場向好帶來的「蹺蹺板衝擊」逐步消化。

上述研報指出,10月理財規模是綜合「股債蹺蹺板」和「存款搬家」綜合效應後形成的結果。

周茂華認為,未來理財公司競爭力仍要體現其投研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儘量在降低產品淨值波動情況下,為投資者提供可持續、有吸引力的收益回報。

「面對市場波動和投資者多樣化需求,銀行和理財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中做好動態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挑戰。」董希淼稱。銀行和理財公司應加快引入和培養專業人才,不斷提升對宏觀形勢和金融市場研判能力,持續提升投資研究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為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董希淼進一步表示,銀行和理財公司應同時加強市場溝通,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強化「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持續提升國民金融素養,引導投資者養成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雨婷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