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凝聚合力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陳 佳(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勇於探索。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構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這一重要指示為湖北乃至全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基礎。以長三角地區為例,該地區城市群密集,發展優勢可以形成良好互補。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建設統一大市場,取得了顯著成效。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將自身發展與區域重大戰略緊密結合,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諸多實踐說明,找準自身定位,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共同編織緊密相連的經濟社會發展網絡,地區發展就能取得更大突破。
交通運輸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託。今年,湖北交通運輸系統開展「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加快創建武漢港武湖港區集裝箱鐵水聯運示範工程,荊州依託「雙十字」通道服務結構優化調整鐵水公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專業性貨運樞紐)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等。
全面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首要的是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近年來,我國清理了大量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做法。通過加強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外地企業得以與本地企業平等競爭,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這也要求我們進一步推動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加強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規範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
完善要素市場制度規則是構建公平、有活力市場環境的基礎。要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打破城鄉土地市場的二元結構,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同時,完善促進資本市場規範發展的基礎制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實體經濟提供穩定、可持續的資金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技術和數據已成為新生產要素,培育全國一體化的技術和數據市場是當前市場改革的重要方向。
各種所有製經濟是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各種所有製經濟健康發展,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通過深化內部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增強了核心功能和競爭力。未來,要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明晰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優化與結構調整,實現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賽前分析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在推動多種所有製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中,要為非公有製經濟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當前,我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發展迅速,多款火箭成功發射,成為航天力量的有力補充,由此可見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性。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應積極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並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此外,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應完善融資支持政策,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比如,浙江製定並實施《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和營商環境,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是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關鍵動力。深圳從小漁村崛起為國際大都市,就得益於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各地應借鑒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成功經驗,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同時,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強化貿易政策與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的銜接協同。仍以浙江為例,該地通過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優化通關、稅務、外彙等監管環節,為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營造便利的制度環境,在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中走在了前列。
面對新機遇和挑戰,各地應結合區位特點,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比如,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全球集散分撥中心,支持企業有序佈局海外流通設施,推動有條件的地區發展成為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內陸省份應抓住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積極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如陝西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多邊合作平台建設,統籌推進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行和民生項目援建,不僅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也提升了開放樞紐功能,為內陸省份高質量發展開闢了新路徑。
新時代新徵程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勇於探索,凝聚合力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