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水深入推進婚喪改革:紅白事簡辦,有面子有裡子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沂水縣以「喜事新辦」和「惠民禮葬」為核心內容深入推進婚喪改革
紅白事簡辦,有面子有裡子
11月2日淩晨四點,天還未亮,沂水縣龍家圈街道崮安村的喜事新辦誌願者們身著紅色馬甲,帶著電子鞭炮,齊聚新人趙同洋和王靜家中。他們分工協作,打掃衛生、整理床鋪、佈置婚禮現場。村黨支部書記作為證婚人,為新人送上祝福。「婚禮辦得熱熱鬧鬧,還不鋪張浪費,給我們這個小家庭省了2萬多元,真是面子裡子都有了。」趙同洋對這場婚禮讚不絕口,現在村里年青人辦婚禮基本都這樣,既節省了開支又避免了攀比。
趙同洋與王靜的婚禮現場。
同樣感受到移風易俗變化的還有沂城街道西朱家莊社區的新人們,這裏的移風易俗服務站免費提供喜慶裝飾、傳統婚禮服飾等,並協助佈置新房。「婚俗改革不僅減輕了新婚家庭的經濟負擔,還讓村里的黨群、干群關係更加和諧,民風、鄉風也更加淳樸。」沂城街道西朱家莊喜事新辦誌願隊隊長劉為民說,「現在不論誰家辦喜事,大傢伙兒一起幫忙張羅,既省了錢又熱鬧隆重,真是一舉多得。
紅白理事會成員們幫忙佈置婚禮現場。
婚俗改革並非一蹴而就,針對以往婚嫁領域存在的攀比風氣和大操大辦現象,沂水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縣級層面出台《關於推進婚俗改革倡導喜事新辦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廣集體婚禮、文化婚禮、民俗婚禮三種簡約文明的婚禮形式;鎮村結合實際製定《紅事理事會章程》《喜事新辦指南》,全縣1040個村居全部成立喜事新辦誌願服務隊;打造21處集體婚禮基地,引導新人主動參加集體婚禮,縣委宣傳部組織各界文藝人才為新人提供攝影服務、贈送書畫作品、歌舞送祝福等。如今,該縣九成以上新人選擇新式婚禮,每場婚禮平均節省1萬—3萬元。
為了讓簡約文明的婚嫁理念在全社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沂水縣創作了《鄉村喜事》《石榴花開》等移風易俗小戲小劇,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自覺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環保健康的良好社會風氣。
在殯葬改革方面,沂水縣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11月6日,記者走進沂水縣四十里堡鎮的金鑾福澤生命紀念園,數以百計的大理石臥碑整齊排列,四周側柏環繞。紀念園還配設了集中祭祀區、告別廳、家屬休息室、看護房、停車場等基礎服務設施,創新性地採用草坪葬、樹葬、壁葬等多種生態節地葬式。「以前村里辦喪事,火化後大都是骨灰裝棺再葬,起墳頭、立大碑,各項費用都不低。」沂水縣四十里堡鎮黨委二級主任科員杜以偉說。
沂城街道公墓。
2017年5月,沂水縣在全國率先實施以「惠民禮葬」為核心內容的殯葬改革,全面免除了本地逝者的遺體運輸、火化、骨灰盒及悼念廳、公墓使用等費用。為推動改革順利進行,沂水縣在全縣範圍內一次性建設「生態化、園林化」公益性公墓110處,現有墓穴18萬多個,新去世人員骨灰進公墓安葬率達100%。
每當有村民離世,紅白理事會成員會迅速響應,攜帶條幅、音響設備、黑紗白花等物品前往逝者家中,協助操辦喪事,並舉辦「追思會」。「追思會」由鄉鎮工作人員主持,村黨支部書記致悼詞,簡化了喪事流程,讓每位逝者走得有尊嚴、有體面,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目前,沂水縣的殯葬改革已經步入常態化、長效化發展軌道,6.7萬戶逝者家庭享受到「殯葬全免費」政策,節約社會殯葬支出14億多元,節省土地1400多畝。
婚喪改革的深入推進離不開群眾的積極參與和認可。沂水縣在縣級媒體開設專欄、創演小戲小劇,並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全方位宣傳;對主動參與改革、表現突出的家庭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沂水縣委書記陳士賢說:「我們以‘喜事新辦’和‘惠民禮葬’為核心內容深入推進婚喪改革,蹚出了一條移風易俗新路徑,沂水也成為全國唯一婚俗改革、殯葬改革雙試點縣。」
(大眾新聞記者 杜輝升 劉元迪 通訊員 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