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河北 | 太牛了!滄州退伍老兵用鐵皮手工打造「鐵甲艦隊」

製作/常曌宇

縱覽新聞記者 邊義婷

一張薄薄的白鐵皮,在胡效禹手中,經過裁剪、打磨、銲接、組裝、上色等多道程序,變身成一艘軍艦模型。今年46歲的胡效禹曾是一名海軍,退伍後仍難忘軍旅生涯。20多年來,他巧妙運用家傳的銲接技藝,製作了大大小小百餘艘艦艇模型,打造了一支「鐵甲艦隊」。

胡效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滄州人,說起「鐵皮銲接藝術」的由來,還得從他的姥爺講起。胡效禹的姥爺就是靠鐵皮銲接的手藝維持生計,小時候的胡效禹常常看姥爺拿著鐵皮敲敲打打,再經過銲接,將一個個普通的鐵片,變成了立體的鐵皮壺、水桶、水舀子……讓他覺得特別神奇。

從小就耳濡目染的胡效禹,對鐵皮銲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多了,也自學了一些手藝。1995年12月,胡效禹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海軍,從此有了近距離觀察、感受軍艦的機會,也讓他產生了利用鐵皮銲接,將這些威武的軍艦「複製」出來的想法。

胡效禹正在製作艦艇模型。供圖/胡效禹胡效禹正在製作艦艇模型。供圖/胡效禹

入伍後的第二年,胡效禹利用空閑時間,嘗試製作艦艇模型。從一張張平面的普通鐵皮,到立體逼真的軍艦模型,要經過畫圖、裁剪、打磨、銲接等多個複雜的工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沒有圖紙,也不能用尺子測量,怎麼辦?胡效禹就用身體「丈量」軍艦的尺寸,「比如說,從船頭走到船尾一共是走了多少步,大概算一下這個軍艦有多長,算出來的尺寸再進行等比例縮小。」胡效禹有畫畫功底,能夠熟練地處理好實物與模型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完成了第一艘軍艦模型,逼真的模型讓許多戰友都刮目相看。

這次嘗試,也讓胡效禹徹底迷上了製作艦艇模型。即使退伍後回到滄州工作,他還是堅持利用空閑時間製作艦艇模型,常常幹到淩晨兩三點。中國海軍的051型導彈驅逐艦、037系列獵潛艇……多年來,胡效禹以人民海軍現役和退休軍艦為原型,共製作了大大小小百餘艘艦艇模型。

每艘模型都由成百上千個零件組成,大的零件長度在10到20釐米之間,小的只有幾毫米,每個零件的銲接工藝也不一樣,包括遛焊、滑焊、點焊、補焊等多種銲接手法,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他將傳統鐵藝與鐵皮銲接工藝進行了完美融合。2015年,他的金屬「鐵皮銲接藝術」被滄州市列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胡效禹成為滄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鐵皮銲接藝術」項目傳承人。

胡效禹製作的中國海軍051型導彈逐驅艦。供圖/胡效禹胡效禹製作的中國海軍051型導彈逐驅艦。供圖/胡效禹

「非遺傳播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我把傳統的鐵皮銲接進行了二次創新,希望這個手藝能繼續傳承下去,讓它活起來。」胡效禹說。

除此之外,胡效禹還有另一個身份「胡老師」。「孩子不能到碼頭上去參觀真正的軍艦,你做這個軍艦模型這麼逼真,能不能給我們講一節課?」2013年,胡效禹收到了一個特別的邀請——到學校給學生們進行國防教育。

胡效禹回憶,當時在課堂上,他在課件里引用了《少年中國說》的片段,講到這裏時,學生們全體站了起來,一起朗誦了《少年中國說》全文。那一刻,胡效禹內心被深深地觸動了,也讓他明白了國防教育的意義。

截至今日,胡效禹共捐贈了三艘艦船模型,參加了20多次軍艦模型非遺展暨國防教育進校園的主題活動,參與聽課師生人數3000多人。他還與滄州市運河區解放西社區、運河區民主社區聯手組建國防教育基地,參觀人員累計達12000多人次。

「你的夢想是什麼?」胡效禹常常會在國防教育課堂上問起這個問題,當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大喊「當兵」、「報效祖國」時,胡效禹感到特別欣慰,「希望能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軍人的種子。」胡效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