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博會上再論能源轉型,清潔能源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1月26日,第二屆鏈博會在京開幕。先進製造、清潔能源、智能汽車、數字科技、健康生活、綠色農業等鏈條以專題展覽和會議論壇的形式亮相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

在「清潔能源鏈成就專題會」上,多位行業大咖深度把脈我國能源轉型的發展情況,指出清潔能源發展剛剛進入關鍵時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國能源研究會發佈了「能源創新」及「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案例及成果。

「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加,清潔能源鏈不僅促進了光伏、風電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帶動了儲能、氫能等前沿技術的進步,為能源結構的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正運表示,清潔能源鏈的穩定發展,對於實現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增強能源自給能力,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屆鏈博會在京舉辦。主辦方供圖第二屆鏈博會在京舉辦。主辦方供圖

為什麼要進行能源轉型?

能源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

「當今世界氣候變化的挑戰日益嚴峻,能源轉型的需求迫在眉睫,清潔能源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重塑著全球能源的格局。」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表示。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王仲穎表示,當前能源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是能源總量供給不足與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迫切需要之間的矛盾,現在是能源供給高碳結構製約,甚至可能倒推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過去是保障煤炭供應以解決總量供給的不足,現在是發展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電力以優化能源供給結構。

「十年來,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新能源規模化躍升發展,多元驅動能源供應體系加快形成,含綠量、含新量不斷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鏈發展壯大,互利共贏的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加快形成,‘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高質量推進,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方案正在貢獻力量……」 王仲穎說道。

王仲穎解釋,之所以我國的能源轉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經研究發現,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環境是全世界最好的。

第二屆鏈博會清潔能源鏈展覽現場。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白華兵 攝第二屆鏈博會清潔能源鏈展覽現場。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白華兵 攝

能源轉型接下來怎麼走?

必須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王仲穎表示,我國的化石能源消費整體佔比還很高,發展綠色能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就要求,能源轉型應該處理好兩對關係:一是碳達峰碳中和與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關係;二是生態文明建設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係。如果這兩對關係不能處理好的話,能源轉型的方向就會走偏。

「能源與經濟社會的關係,就像人離不開土地、糧食和水一樣——能源相當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土地、糧食和水。」 王仲穎表示,我國需要遵循能源安全新戰略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這個體系就是「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綠色、安全、經濟才是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要素。

「未來的新型能源體系一定是綠色的,更是安全的和經濟的。要建立新型能源體系,傳統的能源體系就必鬚髮生一場深刻的變革。過去的大系統要變成未來的模塊化(可集成的電子子系統);過去以集中式為主,未來分佈式和集中式並舉;過去是自上而下,未來應該自下而上;過去是封閉的,未來是開放的;過去以供應方為中心,未來以消費者為中心。」

如何擴大我們的清潔能源優勢?

要持續推動清潔能源創新發展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展局局長陳葛鬆表示,要從四個維度解決能源轉型和清潔能源發展的問題。

第一,要推動理念和戰略創新。理念創新要把綠色理念根植到個人內心中,同時還要通過規劃進行戰略實施。國家、政府部門、企業在製定政策的時候,要把低碳轉型擺在很重要的位置,把「雙碳」目標貫穿到政府的具體規劃。

第二,要推動技術和裝備創新。技術和裝備創新雖然確定成效,但還是不夠的,比如說未來清潔能源從現在的百分之十幾到未來的80%甚至100%的時候,面臨兩個「雙高」,一個是高比例的清潔能源隨機性,一個是高比例的電力系統慣性問題。所以這些問題還是要通過新的技術、新的裝備來解決。

第三,要推動標準和項目創新。全球這麼多主體怎麼在這麼短時間內解決面臨的問題,一是要利用標準讓轉型更順利,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膽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新標準。

第四,要推動政策和機制創新。只有通過政策和機制創新,才能把新能源的發展和傳統能源退出有機結合起來,避免顧頭不顧尾的情況發生。

國際投資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琳娜表示,雖然清潔能源發展受到國際貿易、地緣政治、國際關係等挑戰,但依舊是全球投資的熱門行業,全球合作勢不可擋。

主辦方進行「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成果發佈。主辦方供圖主辦方進行「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成果發佈。主辦方供圖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