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生物奧秘到人類防控智慧 徐建國院士解碼傳染病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遠離人類的微生物被帶入人類生活圈,增加了傳染病暴發的風險。視覺中國供圖

    微生物,這一微小而神秘的生命群體,以其驚人的數量和種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它們無處不在,既維繫著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又可能成為引發傳染病等公共衛生危機的「隱形殺手」。我們應如何科學地認識微生物,與之和諧共處?面對全球傳染病防控的嚴峻挑戰,我們又該何去何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獨家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微生物學家徐建國,揭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深層關係,以及未來傳染病防控的新策略。

    科學認識微生物:從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防禦

    「人的一生都在與微生物為伴,它們存在於我們的皮膚、眼睛等各個與外界相通的部位中,構成了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建國首先闡釋了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他認為,微生物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參與新陳代謝、免疫調節等。然而,當病原微生物如致病性細菌、病毒等入侵人體或導致人體環境失衡時,就可能引發傳染病,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徐建國強調,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環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的變化動態調整。「過去,我們可能將傳染病視為天災,但現在看來,很多可能並非天災,而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類與微生物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遠離人類的微生物被帶入人類生活圈,增加了傳染病暴發的風險。

    「我們需要從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防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徐建國強調。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微生物學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技術使科學家能夠更加精準地識別病原微生物,追蹤其傳播路徑,從而製定更加有效的防控策略。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疫情的流行趨勢,提前採取防控措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快速識別潛在的病原體,為疫情防控贏得寶貴時間。

    環境變化與傳染病防控的新挑戰:從古老病毒到超級細菌

    然而,隨著全球環境的變化,傳染病防控面臨著新的挑戰。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等現象,使得古老病毒的複活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徐建國提到,科學家已經在南極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標本中發現了大量未知細菌和病毒,它們在長時間冰封后可能仍然具有活性。古老的冰川病毒可能隨著冰川的融化而重新出現在世界上,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此外,海洋也是一個巨大的微生物庫。徐建國提到,過去科學家們很少關注深海微生物,現在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入。他說:「最近,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的標本中就發現了16萬餘種新的RNA病毒,而我們現在研究的病毒種類只有1萬多種。這說明我們周圍存在著巨量的未知微生物,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有些微生物可能是有益的,比如可以作為藥品幫助人類治病;而有些微生物則可能隨著海洋生物的流動傳播到其他地方,引發新的傳染病。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徐建國建議加強微生物的監測和研究,瞭解它們的生物學特性和傳播機制,製定相應的防控策略。同時,他也強調了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只有醫學、獸醫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和協作,我們才能更全面地認識微生物與傳染病的關係,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科技助力傳染病防控:從研究到應用

    在研究微生物的過程中,徐建國深刻體會到科技在傳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研究微生物,我們可以揭示傳染病的傳播規律,這是製定有效預防措施的前提。」徐建國說。例如,當我們瞭解到某些腸道疾病是通過汙染的水源和食品傳播的,就可以通過改善衛生條件降低這些疾病的發生率。

    在治療傳染病方面,微生物學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的抗微生物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是微生物學對人類健康的巨大貢獻。」徐建國強調。這些新型治療手段的出現,能夠更有效地對抗那些威脅人類健康的病原微生物。

    然而,傳染病的不可預測性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徐建國表示:「我們正朝著像預測天氣一樣預警傳染病的目標努力。」他提到,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精確地預測傳染病的發生,但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望在未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通過研發能夠識別微生物的手機或設備,可以更快速地識別潛在的病原體,分析疫情趨勢,優化防控策略。

    除了科技的應用外,徐建國還強調了日常生活習慣對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他提醒我們:「祖先通過鼓勵吃熟食、喝開水和勤洗手等,可有效殺死微生物,避免了疾病的傳播。」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實際上蘊含著深厚的科學道理。同時,在醫院等公共場所戴口罩是防止微生物傳播的重要手段。「醫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許多疾病都可在醫院環境中傳播,特別是在冬季,呼吸道病毒和細菌傳播的風險很大。」徐建國建議,「未來的口罩也可以結合病毒檢測技術,以便更及時地發現並防範微生物的威脅。」

    此外,徐建國還特別關注青少年教育中的微生物學知識的普及。他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關於微生物和人類生活歷史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養成科學的衛生習慣,增強對傳染病的防範意識。通過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為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未來貢獻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詩童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30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