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荊高鐵開通在即!從荊州魚糕吃到荊門蟠龍菜,最短只需20分鐘

11月27日14時35分,G6857次試運行列車從荊州出發,沿著江漢平原一路疾馳,開往荊門西站。

荊荊高鐵,是連接荊州與荊門的快速通道,隨著荊荊高鐵的開通,荊州至荊門的鐵路旅行時間將壓縮至20分鐘左右。時空距離的縮短,讓人間煙火氣更濃,一天的時間就能感受兩地美食。

吃點好的,吃點暖的,

是冬天來臨,人們的精神慰藉。

咱們先從荊州出發,過個早!

喝早酒、荊州魚糕、早堂面、黃家塘米粉、元豆泡糯米……各款美味為你開啟美好的一天。

街頭香氣氤氳,小方桌中央架起紅泥爐子,牛雜鍋溫吞吞冒著白氣,三五好友推杯換盞將荊州式慢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

提到早酒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早上喝酒嗎?有什麼稀罕的?這就大錯特錯了,在吃早酒人的桌上,主角永遠是那些花樣繁多的下酒菜。

一個土火鍋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豐儉由人。小小的「土火鍋」味道綿長深厚,你還能吃到「煎划水」,在荊州很多地方把「魚尾」稱為「划水」,本地人說的「煎划水」也就是煎魚尾,與早酒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一道熱氣騰騰的魚糕,在荊州人眼裡足以勝過任何山珍海味。把鮮魚剁成魚肉泥,再和入蛋清、肥膘丁蒸熟,最終還要再抹上一層蛋黃再次清蒸。用魚肉糜做出來的魚糕內裡嫩白,外邊黃白分明,非常有彈性。

麵條和米粉也是荊州人的最愛,碳水腦袋在荊州狂喜。

「油厚碼肥、湯鮮味美」是早堂面的特點。每一碗早堂面都是點餐後才開始現煮,鮮麵條用一口大鍋煮熟、撈出用清水衝洗掉上面的堿,再用撈勺裝好每一份面過一遍熱水裝碗、打湯、加「碼子」、撒蔥花,一氣嗬成。再配上店家的秘製泡菜,絕對是一種味蕾的幸福。

黃家塘米粉是許多食客的心頭好,也是荊州的網紅品牌。荊州籍演員袁泉、曾黎、李現以及奧運冠軍諶龍曾都為它「站台」。荊州手工米粉厚實且有嚼勁,比機器米粉大一號,拌上牛肉或者豬肉「碼子」,各樣湯底的鮮美和炸醬的鹹鮮點綴得恰到好處,再加點蔥花和醋,是好吃到豎大拇指的程度。

在荊州哧溜溜吃完麵端起碗喝幾口湯早餐才能算是正式結束。

滴滴,荊門西站到了!

荊門美食不僅口感獨特,更承載著荊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厚道荊門的情懷。

口感綿密的鍾祥蟠龍菜、鮮嫩爽滑的荊沙甲魚、軟糯香甜的京山橋米、細膩滑嫩的漳河魚糕……

這些特色美食以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味,展現了荊門獨特的飲食文化。

蟠龍菜用精肥肉、精瘦肉再加以澱粉、雞蛋、鹽、薑等輔助佐料製成的蟠龍菜,以「吃肉不見肉」而著稱,是中國明朝時的宮廷「皇菜」。色澤鮮豔、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食用時,裝碗成形,酷似「龍」的形狀,宛如蟠龍騰飛,食而不膩,美味爽口,故被嘉靖占士賜封為「蟠龍菜」。

排骨香腸製作技藝是荊門市東寶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地道的荊楚傳統臘味,食療補鈣佳品。成菜臘香撲鼻,色鮮味美。清末時石橋驛烹飪匠人趙昌金依據楚人口味對排骨香腸的傳統製作技藝加以改進,使之成為了獨具風味的一道佳品。

漳河清水小龍蝦是荊門市打造的農業八大品牌之一,新建的漳河清水小龍蝦養殖基地利用優質的漳河水養出具有荊門特色的「三白蝦」,有「鰓白、腹白、肉白」的特點。

荊門市石牌鎮是世界豆腐之鄉,有1800年的歷史,石牌豆腐郎遍佈全國乃至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千年技藝傳承的石牌豆腐品質,非一般豆製品所能比。2013年,石牌豆製品製作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遺名錄。石牌豆腐鮮嫩、細膩、味甜,豆皮薄如紙,白似雪;生產出來的五香豆乾則色澤茶紅,香味綿長,味道鮮美。

漳河青花椒煮魚製作技藝是荊門市漳河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選用漳河沿岸特產荊山青花椒作調料,煮胖頭魚,魚肉鮮嫩味美,椒香滿口,湯濃汁醇,是一道大眾喜愛、享譽荊楚的名菜。

荊門風乾雞(臘香雞)是荊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選400天以上老母雞,在智能科技控溫風乾房寒風吹足15天,非常香,有嚼勁,輕鹽健康!有各種各樣的做法,可蒸、炒、涼拌、火鍋、煲湯等。

走完荊州、荊門,直感歎需要八個胃!

吃飽喝足,用美食的溫度,與寒冬battle!

小編的這份美食list,你收好了嗎?

記者:陳孝伍

見習記者:彭潤傑

編輯:朱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