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救助蝙蝠,被反咬一口不幸身亡
來源:新聞晨報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1月30日報導,美國加州一名女老師發現有只蝙蝠躺在教室里,她不忍心傷害小動物,小心翼翼將其撈起來試圖移往戶外,卻遭蝙蝠咬了一口,最終感染狂犬病,不幸身亡。
加州費爾斯諾縣官員上個星期證實這起狂犬病例。根據好友斯普洛奇轉述,60歲的美術老師冼拿格10月中旬某天課前發現教室里躺了只蝙蝠,「冼拿格試圖把這隻蝙蝠撈起來帶去外面,她不想傷害它。但就在那時,這隻蝙蝠撲過去咬了冼拿格一口,然後就飛走了。」冼拿格不以為意,之後卻開始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11月18日被女兒緊急送醫,病情仍急劇惡化,在使用藥物誘導昏迷4天后,於11月22日宣告不治。
美國疾控中心資料顯示,狂犬病是一種通過唾液傳播的致命性疾病,這種病毒通過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抓傷傳播給人類。幾種美國常見野生動物可能攜帶該病毒,尤其是蝙蝠和浣熊。患者感染後若及早發現,可通過疫苗治癒。
傳播狂犬病的動物有哪些?
動物傳染狂犬病的風險分三類:
狂犬病高風險動物:犬、貓、鼬獾、貉、狼、狐狸等野生食肉哺乳動物,以及蝙蝠。被這些動物致傷後,一定要儘早去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處置。
狂犬病低風險動物:牛、羊、豬等家畜和兔形類,以及囓齒類動物,如老鼠。這類動物理論上存在傳播狂犬病的風險,但是傳播風險極低。被這些動物致傷後,一般無需進行常規的狂犬病暴露後處理。
狂犬病無風險動物:除哺乳動物以外的動物,如鳥類、魚類、爬行類動物等。這些動物均不傳播狂犬病。
來源 | 海外網、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