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觀潮丨非遺技藝遇上數字潮玩 「瓷猿」煥新歷史經典產業

第二屆良渚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盛宴上,一隻小小的「瓷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良渚論壇開幕禮上,一場極具東方美學的展覽吸引了中外嘉賓的目光,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展呈現了木雕、根雕、青瓷等40多件工藝美術品,其中,一隻通體由青瓷打造的小猴子「瓷猿」出現在「C位」。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顧少波告訴記者:「這次來了很多外賓,青瓷他們可能見了也多,但突然間青瓷做了一個這麼潮的東西,他們就特別感興趣。在他們概念里,第一這是孫悟空,第二仔細看它就很酷。」

這隻由工藝美術大師顧少波團隊打造的「瓷猿」,其實是一件數字藝術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進入瓷猿的數字收藏頁面,除了包含精美的圖片和影片,還可以憑藉數字權益,線下領取文創產品。為了讓中外嘉賓更好瞭解「瓷猿」的獨特魅力,團隊還專門設置了陶土體驗展位,嘉賓可以親手體驗青瓷製作過程。

對此,斯洛文尼亞作家彼得·斯韋迪納說:「我非常喜歡瓷器,我喜歡喝茶所以我喜歡這些,但我從沒有嘗試去製作。世界範圍內,傳承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必須有創新。」

來自希臘的作家塔索斯·蘭普羅普洛斯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社會,身邊都是工業化的痕跡,我們應該牢記我們的傳統。

來自西班牙的詩人沙維爾·巴利卡德則認為,年青人在創造全新的東西,讓文化得到傳承,尊敬這些年青人。

如何讓傳統技藝被現代年青人所喜愛,這是本次良渚論壇熱議的話題,也是顧少波創作瓷猿的初衷。團隊與浙江文投共同合作IP的開發,經過形象設計、青瓷製作、數字開發等多個環節,一點點打磨出了瓷猿的形象。

「我們前期做了很多的嘗試,後面就想到了將它和數字潮玩做一個結合。目前來說反響是比較好的,無論是在現場還是在線上。」浙江省文投集團浙文古旅瓷猿項目負責人陳佳鑫告訴記者。

良渚論壇上,通過與各國嘉賓的交流,顧少波對青瓷技藝的發展創新,有了更多想法。希望通過青瓷與非遺技藝、現代藝術、數字潮玩探索「跨界」合作,碰撞出更多可能。「我們有了這個IP之後,可以跟龍泉窯、婺州窯很多的窯口做一個碰撞。讓全世界的人來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顧少波說。

浙江省文投集團浙江古旅策劃部副總監王蓉蓉說:「這些都是我們去做歷史經典產業煥新這方面的工作。改變傳統,通過數字去賦能它,更好地被全球的嘉賓能認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