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科技創新高地才有全國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湖北科教資源豐富、製造業基礎深厚,要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機遇,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抓住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

湖北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國家老工業基地、製造業重地。當前,湖北製造業轉型升級正處在關鍵期,要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趨勢,把科教人才優勢、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在製造業智能化、服務化上走在全國前列。

以科技創新「第一方陣」的突出優勢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湖北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大省,是首批國家創新型省份,在國家創新體系佈局中處在全國前列。2023年湖北創新驅動發展區域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躍居全國第七,為近五年來最高位次,創新驅動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的鮮明底色和強力引擎。

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塑製造業發展格局。湖北工業門類齊全,是全國8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湖北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發力,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鬥等五大優勢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2023年,湖北在全國率先推出《關於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製造強國高地的意見》,明確堅持製造業優先,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大推進」戰略,以新型工業化引領帶動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湖北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5.1%,高於全國16.0個百分點,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35.8%。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新三樣」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但要實現「到2027年,全省製造業產值達到8萬億元,力爭邁進全國製造強省第一梯隊行列」這一目標,仍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更好發揮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策源功能。製造業走向智能化、服務化,高度依賴以研發為重點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兩個70%」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一組衡量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其一是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70%,其二則是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0%。目前,湖北要充分發揮科教優勢、人才優勢,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新業態,爭取到2030年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的比重達到60%左右,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才競爭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日益明顯。目前,湖北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未來5到10年,需要進一步把科技人才優勢發揮好,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扮演重要角色。

當前,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硬科技」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重點、焦點。從我國情況看,以數字技術應用和場景創新為重點的「軟科技」發展取得重要進展,並快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與此同時,「硬科技」的短板仍然比較突出。湖北在光通信、激光、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硬科技」發展具備較好的基礎,有條件打造成為我國「硬科技」創新高地。要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中心,吸引中外有實力的科技企業在湖北設立「硬科技」研發機構,在工程設計、光電子、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全球主要科技創新強國加快科技資源國內國際優化佈局,搶佔世界創新高地。近年來,我國以國內為重點的科技要素佈局取得重要進展。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十。從湖北來看,武漢東湖高新區在建設「中國光穀」上已經取得重要進展,未來需要進一步以「中國光穀」為依託,對標國際一流,加快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的融合發展,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

形成人才價值實現的良好制度環境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把湖北高層次人才總量居全國第一方陣的突出優勢發揮好,並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參與科技攻關,最重要的是形成人才價值實現的良好制度環境。

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國家之間的科技競爭,可以說就是頂級人才的爭奪戰。在2023年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中,武漢位列第九,並連續六年成為人才淨流入城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湖北要確立國際化視野,把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作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重要目標,面向全球彙聚和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打通創新、人才、教育和產業的連接。

創新科技人才激勵機制。從國際經驗看,科技人才的價值實現,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集聚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的「牛鼻子」。湖北要在創新科技人才激勵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在高校和科研單位開展綜合授權改革,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科研經費「包干製」;推進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項目經理人制度改革,賦予項目經理人項目選題、經費分配、成果轉化等更大自主權;允許科研人員將橫向科研項目結餘經費以現金出資方式入股科技型企業,以「技術入股+現金入股」的方式與單位共享成果轉化收益。

實現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重要突破。從改革實踐看,新型研發機構具有更具靈活性、更有效率的體制安排,可以為科技人才施展抱負提供重要平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和規範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湖北要把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更多培育多主體方式投資、多樣化模式組建、企業化機制運作,投管分離、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新型法人組織。

(作者:湖北大學榮譽教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